hepingdao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6-05-25 帖子: 8106
hepingdao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08-07-01 15:19:58 发表主题: 揭秘奥运圣火登顶珠峰背后故事 人类的伟大壮举 |
|
|
这是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全新诠释,这是中国人庄重兑现7年前向世界许下的承诺: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峰顶,象征“和平、友谊和进步”的奥运火炬熊熊燃烧,奥运精神照亮世界!
为了这一天的成功,有关各方进行了大量艰苦的准备工作。在人类首次将奥运圣火送达世界之巅的背后,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最先进设备和最优秀人员提供气象保障
登顶壮举能否成功,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世界最高峰的气象条件。
“作为全球最特殊的气候单元,珠峰地区气候变化无常,因此珠峰登山活动中气象保障尤其重要。”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气象保障队前方服务组秘书长、中国气象局预报员张志刚说。
为此,中国气象局把气象探测的最新设备搬到了珠峰大本营,并召集了包括中国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在内的38名工作人员,分别安排到珠峰大本营和珠峰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聂拉木县探空站。
前方服务组组长、气象专家杨兴国说:“为了能够获得珠峰高空风的数据,我们每天早上7点一刻放一次探空气球,晚上7点一刻又放一次探空气球,探测从珠峰大本营到海拔1万米高空不同高度的高空风速。同时,每天早上气象专家汇总从自动气象站、气球等上面传输回来的数据,预报员对此进行分析,中午12点将预报结果由首席预报员送到指挥长手中,为登山提供实时数据。”
珠峰地区天气变化无常,每年的5月和10月是登顶的最佳时间段。为了能够准确预报好天气出现的时间,国家气象部门从两三年前就开始了气象保障筹备工作,在珠峰周边地区架设了各种设备,并在去年进行了实地演练,获得了大量气象数据和资料。
在确定最后登顶时间的时候,指挥部和气象部门之间出现了分歧。登山指挥部曾计划在5月5日登顶,但气象部门提出了不同意见。张志刚说,他们预测到5日是阴天,不利于电视转播,8日、9日不错,并预测到6日的风速开始加大,8日减小,最大风速为每秒19米,有少量的云。指挥部最终采纳了气象部门的建议,将8日定为登顶时间。后来的事实证明,5日这天确实不符合登顶的条件,山上全是雾。
特制火种灯和火炬确保圣火不熄
5月8日9时17分,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登山队队员将北京奥运会火炬、火种送上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峰顶。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克服低温、低压、缺氧、大风等极端不利条件,在珠峰之巅漂亮地燃烧,举世为之惊叹。在这史无前例的壮举背后,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智慧与辛劳。
当中国登山运动员在珠峰峰顶高举火炬的时候,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看似与平原传递所用一样的火炬,其实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为珠峰登顶特别研制的。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火炬研发部副总指挥高炳欣说:“奥运火炬登顶珠峰,首先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特殊气候条件,还要充分考虑到登山队员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可能遭遇到的各种困难,所以火种灯和火炬必须做到耐燃、轻巧、操作简便。”
记者有幸在珠峰大本营亲眼目睹了珠峰火种灯:一个柱形密闭圆筒,有小型暖水瓶大小,这是珠峰火种灯的“外套”。“外套”上下各有两个三角形扣环,可以穿上带子,让登山队员背着。打开“外套”顶盖,拎着一个金属圆环拉出来,珠峰火种灯才现出真身。这同样是一个圆柱体,体积与普通火种灯相当,但并没有普通灯那种可以看见内部火苗的玻璃小窗,而是通体包裹着银色金属外壳,表面是红色云纹和北京奥运会会徽图案。
火种在珠峰火种灯内不是明火燃烧的,它借助一种特殊的固体碳柱燃料缓慢燃烧。记者看到,这种燃料的样子和形状都很像一节一号干电池,矮墩墩的圆柱形,灰黑色,有蜡一般的质地。旋开珠峰火种灯的顶盖,就可以把碳柱投进去,其续燃时间是8小时。也就是说,携带珠峰火种灯的登山队员每8小时添加一次燃料就可以了。其他时间,把灯随便放在什么地方,哪怕是零下几十摄氏度的露天里,火种都不会熄灭。
与珠峰火种灯相比,珠峰火炬的技术要求更高。除了要应对低温、低压、大风环境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在顶峰高强光的背景下,能够燃烧出让人看得见的明亮、饱满、美丽的火焰来。用高炳欣的话来说,就是要“点得着、吹不灭、看得见”。
“我们试验了上百种燃料方案,做出样品后,不仅在实验室里进行模拟测验,还到黑龙江漠河等高寒地区进行测试。模拟环境比珠峰顶上的实际条件还要苛刻。”高炳欣说。
现场直播让全世界分享那历史一刻
奥运圣火登顶珠峰,中国电视媒体首次在海拔8800米以上的高度,用高清电视设备进行现场直播,中国媒体也首次从海拔8000米以上高度的现场实时传回新闻照片。据统计,全球共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个电视机构转播了央视播出的登顶新闻,现场直播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传递过程中,新华社总共播发了顶峰现场照片27张,囊括了从点燃火炬到顶峰展示的全部重要画面。鲜为人知的是,这些照片中相当一部分是用手机“即拍即传”的。摄影师用特定的手机拍照后,不需要进行任何操作,手机自动将照片传回后方编辑部的电脑系统中,而且“照片质量好得出乎预料”。
“不是不想用相机拍摄,而是相机拍摄后无法以最快的速度发出。”新华社高级摄影记者刘宇说。
“在顶峰拍照可能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相机会被冻住,无法正常工作。”刘宇说,“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要求队员们把相机放在登山背带裤的前兜里保暖,拿出来拍照的时间不超过30秒。关于几个必须力保的重要画面,对每个队员的拍摄角度都进行了周密设计。”
为央视和新华社发回图像和照片的摄像和摄影师,都是从登山队员中选拔出来的。虽然不是专业摄影摄像人员,但他们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专业素质”。(半月谈) _________________ 为网友服务: 端茶倒水勤打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