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子 举人
注册时间: 2008-01-04 帖子: 1383 来自: US 悠子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08-04-04 18:04:45 发表主题: 化妆品真相大公开(ZT) |
|
|
胶原蛋白的真相
想要了解胶原蛋白的真相, 就必须要讲到皮肤生理的东西了. 胶原蛋白是真皮的主要成份, 随着皮肤因为内在或外在因素的老化真皮内的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就会慢慢减少或变性. 如果只是单纯局部擦胶原蛋白,因为分子太大保湿力差对皮肤帮忙不大. 现在技术进步把分子变小后, 胶原蛋白对皮肤的保湿力也就增加了.
但目前来说还是没有实验证实胶原蛋白分子可以透过表皮而达真皮更没有说在表皮擦胶原蛋白能促使真皮直接长胶原蛋白
即使做到最彻底的情形把胶原蛋白分解成小生太(peptide)链或氨基酸, 因为分子很小假设可以通过表皮的话又如何? 因为皮肤真皮胶原蛋白减少变性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缺少这些胶原蛋白的原始制造原料或氨基酸所致, 而是经年累月经过外在自由基的破坏及氧化或是细胞内部自行老化的综合结果.
现在想想看如果一直补充原料但工厂却是罢工状态,结果一定还是不好的. 此外目前胶原蛋白很多是萃取动物真皮组织而来其技术及成分纯度也是关键. 因为如果真的能经表皮吸收, 异种蛋白的东西还是有可能产生过敏的.
目前很多含胶原蛋白的产品, 都还有添加很多美白萃取物,保湿剂或果酸成分. 这些东西本来就可以改善肤质,所以即使肤质有改善胶原蛋白的角色有多少,其效果真的有如广告这么神奇吗?
聪明的消费者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现在的胶原蛋白要做到保湿是没问题的
但要达到厂商宣称的神奇效果
则需要更多的实验证明才行..
防晒系数的真相
在理想的状态下,SPF15的防晒品就应该可以阻隔93.3=14/15[遮蔽率(%)=(SPF-1)/SPFx100%] 的紫外线. SPF30的防晒品就应该可以阻隔96.6%=29/30的紫外线。但须要注意的是,一般人在涂抹防晒品的时候通常未达2mg/cm2的标准量,致使产品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日常,不过度曝晒的一般情形下,选择SPF 15 ~ 25 左右 PPD 8 ~ 10 左右或PA ++ ~ +++ 就可以了。如果肤色偏白、易晒伤、易长斑的人就需更高防晒系数的产品。若须从事长时间户外活动或水上活动时,不但需要使用高防晒系数的产品,甚至需要防水(Waterproof)或抗水(Water-resistant)的防晒商品才够。而皮肤容易过敏的人,应尽量选用物理性防晒品或标示通过低敏感度测试(Hypoallergenic)防晒产品。
UVB防护目前常见以 SPF(或是B) 或 IP(或是LSF)值来表示. SPF = Sun Protection Factor 而欧洲系统则以IP(Indicia Protection,防护指针)表示,与SPF之间的转换为:IP X 1.5 = SPF(在不少欧系产品中是把IP值视为SPF值,学理上是有点怪怪的,但关系不大就是了)
UVA防护以PA、IPD、PPD、PFA、INDICE UVA、UVA-Faktor或是 A 来表示其中PPD、INDICE UVA、UVA-Faktor或 A表示的方式意义上较接近.
日本系统是以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值或PFA(Protection Factor of UVA)表示防晒品对UVA的防御能力。欧洲系统则是用PPD - 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及IPD - Immediate Pigment Darkening 来表示防晒品对UVA的防御能力。
PA+ :轻度防护,有效防护时间为2-4个小时 = PFA 2 ~ 4
PA++ :中度防护,有效防护时间为4-8小时 = PFA 4 ~ 8
PA+++:高度防护,有效防护时间为8小时以上 = PFA > 8
另外有一种是标明 ##B##A的产品,前面的部分大致上跟SPF类似,也就是说 20B = SPF 20;而后面的部分 4 ~ 8A 约等于PA++; 9A 以上约等于 PA+++
以IPD表示的方法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少用,一般来说IPD 25 左右就可以了以PPD表示的方法比较常见,一般说来PPD 8 ~ 10 左右的防护就可以了
有些还标示有IR的字样,这代表产品本身甚至连红外线都具有阻隔效果。
Q: 如果产品上只有标示SPF,就是表示它只能够防止紫外线B波而没有防止紫外线A吗?
A: 如果产品标示是正确的话的确是如此,但事实上你会看到有些产品成分中其实有加入防紫外线A波的成分却没标示,为何如此我就不太清楚了…
Q:美国的标示系统跟欧洲一样吗?
A:不一样, 美国系统其UVB部分是以SPF来标示,但在UVA部分常用标示为UVB/UVA 或 Broad spectrum; 欧洲系统就比较复杂,UVB的部分除了SPF还有IP, LSF, **B, 或 UVB** [**为数字], 而UVA的部分则以IPD、PPD、INDICE UVA、UVA-Faktor, **A 及 UVA** 来表示
Q: SPF值和PA值之间是有很大的关联吗?
A: 没有, SPF跟PA值没有绝对的关系,没有说SPF越高PA值一定越高,要看成分而定.
Q: PA跟UVA, IPD, PPD之间该如何转换呢?
A: IPD及PPD因测量方式完全不同所以并无法转换,
IPD在学理上意义比较小, 所以用IPD表示的方法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少.至于PA是以区间来表示PA+ = PFA 2 ~ 4 ; PA++ = PFA 4 ~ 8 ; PA+++ = PFA > 8. 而PPD、INDICE UVA、UVA-Faktor或 **A 及 UVA** [**为数字] 意义上较接近. 现在产品越来越注重UVA的部分,像PPD 12 已经约等于 1.5倍的PA+++所以也可以看出以PA来表示的方式有其限制性. 以后大多数防晒产品应该会直接用数字来表示其防晒能力
Q:到底要使用多少系数的防晒才够呢??
A:这必须取决于你是否常常会晒到太阳,是否常常在大太阳下工作,是否要游泳戏水,是否有特殊用途(如果酸换肤后或雷射后),是否肤色偏白易长斑…等等. 原则上来说: 常在大太阳下工作的人,常在中午左右时间晒到太阳的人, 需要一段长时间晒到太阳的人,需要在大太阳下运动(如打球,游泳,登山,滑雪…)的人或肤色偏白易长斑的人;对于UVB的防护就要增加. 对于只是早上及傍晚上下班时间才会晒到太阳,平常时间都在办公室内的人,其实对UVA的防护会比UVB重要. 在日常生活不过度曝晒的一般情形下,选择SPF 20 左右;PPD 10 左右或 PA +++ 就可以了
Q:目前常见的防晒成分为何?
A:因为防UVB的成分众多,族繁不及备载,
而防UVA的成分相对之下比较少一点,以下是比较常见的部分, 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把自己手边的防晒乳液对对看是否有以下成分就知道是否有无防UVA的功能了
Oxybenzone ( Benzophenone-3 ) ( Eusolex 4360 )
Sulisobenzone ( Benzophenone-4 )
Dioxybenzone
Butylmethoxydibenzoyl methane ( Parsol 1789 ) ( Eusolex 9020 )
Isopropyl dibenzoylmethane (Eusolex 8020)
Menthyl anthranilate ( Meradimate )
Zinc oxide
Titanium dioxide
Tetraphthalydine dicamphor sulfonic acid ( Mexoryl SX )
Drometrizole trisiloxane ( Mexoryl XL )
Tinosorb S (bis-ethylhexyloxyphenol methoxyphenyl triazine)
Tinosorb M (methylene bis-benzotriazolyl tetramethylbutylphenol)
( 悠子注: 上述有些成分在美国没有许可。 一般来讲,所以化学放晒剂都能吸收紫外线,对皮肤有害。最安全的放晒为物理防晒,氧化锌(Zinc oxide) 和 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 氧化锌防UVA的效果更好。)
维他命A衍生物 真相大公开!!
A酸: 就是Retinoic acid,第一代A酸外用部分
- All-trans retinoic acid = Tretinoin: 爱肤露(Airol)、蕾婷(Retin-A)
- 13-cis retinoic acid: 爱索思(Isotrex)
A醛: 就是 Retinaldehyde
A醇: 就是Vitamin A = Retinol
A酯: 举例像Retinyl palmitate
以上为常见及常听到的的维他命A衍生物, 在皮肤内的代谢步骤为A酯 --> A醇 --> A醛 --> A酸. 而这些维他命A衍生物在细胞中会引起反应的是A酸. 所以无论在皮肤上涂的是A醇、A醛或A酯最后都是要在细胞内转化成A酸才能发挥作用
一般说来A酸是拿来治疗痘痘粉刺、改善肤质及抗老化使用. 但因为刺激性较大而且有些还有光敏感性, 所以是当作医师处方用药来使用.
A醇及A酯常在强调抗老的化妆品中见到, 因为A醇及A酯要在细胞内转化后才能产生作用. 加上在化妆品中这些成分浓度都不高, 所以效果相较下就比A酸弱很多但刺激性也较低. 至于A醛,是A醇代谢至A酸的中间产物. 就效果而言比A醇及A酯快且有效而且刺激性比A酸低, 所以目前这成分主要是在药妆市场当作皮肤抗老化使用像雅漾(Avene)的 Ystheal 系列就有添加这成分
维他命A衍生物当作皮肤抗老用是医学上证实的效果. 因为其产生的效果及刺激度跟维他命A衍生物的浓度、种类及使用频率有关. 所以使用时要注意最好依肤质肤况来使用、最好在夜间使用及循序渐进来使用
维他命C真相大公开
人体无法合成维他命C,需要从饮食中获得。然而从饮食吸收后分布到皮肤的维他命C的量大约只有7%,如要让皮肤吸收多一点,除了从饮食中多摄取一点外, 另一个方法就是直接用外涂的方法。
维他命C依结构可分为左旋及右旋两种,只有左旋维他命C是可以被人体所吸收利用。外用的左旋维他命C在皮肤的功用为促进胶原蛋白合成、防止紫外线伤害、抗氧化及自由基伤害及美白。
但因为维他命C易氧化不稳定,无法长时间保存在保养品中,所以厂商就研发出各种不同的剂型及衍生物让维他命C能更稳定及长效保存。但这些衍生物还是必须先进入皮肤之后经组织转化成活性维他命C后才会发挥作用。所以不同的维他命C剂型或衍生物就会有不同的经皮吸收度、转换度及效果。
所以不是只要是擦了维他命C就一定有效果, 要看看剂型、相关成分、浓度及包装才知道效果如何.
目前常见的剂型种类如下
水溶性
L-Ascorbic acid: 左旋维他命C
Magnesium ascorbyl phosphate(MAP): 维他命C磷酸金属盐类
Ascorbyl glucoside(AAG 或 AA2G): 维他命C醣甘
Sodium ascorbate: 维他命C盐类
脂溶性
Ascorbyl palmitate / stearate, ascorbyl tetraisopalmitate: 酯化型维他命C
特殊剂型
Ascorbyl polypeptide(Ascorbic acid polypeptide),
Ascorbyl methylsilanol (pectinate): 维他命C于长链聚合物剂型
L-Ascorbic acid within liposome: 维他命C于微脂粒剂型
L-Ascorbic acid in W/O emulsion: 维他命C于水溶于油乳状剂型
玻尿酸真相大公开
玻尿酸 = 透明质酸 = 醣醛酸 = Hyaluronic Acid( HA ) = Hyaluronan. 在化妆品中常用的是其钠盐亦称为Sodium hyaluronate. 因为玻尿酸最早是从牛眼中的玻璃体所分离出来的一种糖醛酸所以称为Hyaluronic acid, 也就是 Hyaloid (玻璃体) 及 Uronic acid (糖醛酸)的缩写. 但因为Uro的字头是“尿“的意思所以中文命名就把它称为玻尿酸. 但事实上玻尿酸跟“尿“实在没什么关系...^!^
玻尿酸为一粘多醣类物质, 是由葡萄糖醛酸 ( Glucuronic acid ) 及 N-乙醯氨基葡萄糖( N-acetylglucosamine), 为双醣单位所组成的直链无分支高分子多醣体, 一般分子量介于10万 ~ 1000万 Dalton 之间 .目前玻尿酸的制造技术主要有三种:
1. 动物组织提炼法: 最常见是由鸡冠所萃取,虽然生产效率低价格昂贵但保湿效果最好
2. 基因工程微生物酦酵法:制程比较容易控制,安全性及产能也比动物组织提炼法高,为目前医疗原料制造厂商最常用的方法。玻尿酸注射除皱所使用的NASHA(Non-Animal Stabilized Hyaluronic Acid) 就是这种技术所制成
3. 化学合成法:成本低生产速度快但分子大小不一保湿效果也较差
玻尿酸为透明具粘性的胶状物质并有柔顺滑润的触感, 在外用的化妆品里主要是当作润滑保湿剂及增稠粘着剂来使用. 玻尿酸是属于高分子吸水保湿剂的一种, 跟多元醇类吸水保湿剂(如 propylene glycol或 butylene glycol)比较起来其吸水及保水能力更好且具有低致敏性及低刺激性的优点
但单单只有玻尿酸的话并不是肌肤保湿的万灵丹, 要发挥良好的保湿作用还是需要有水及油性锁水保湿剂的辅助. 所以在洗脸后皮肤含水量高的时候使用才能发挥较好的效果. 此外所使用玻尿酸的浓度也不宜太高, 否则反而会吸取表皮的水分而造成皮肤干燥的情形. 在冬天天气干冷时单独使用玻尿酸后, 最好再加上乳液或乳霜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保湿效果
玻尿酸的吸水保湿力和浓度、纯度、分子大小及分子立体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其价格也跟以上的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产品中玻尿酸的浓度并不能做为产品保湿效果性评估的唯一指针. 里面用的是何种等级的玻尿酸及与与其它成份的搭配组合为何, 更会影响到其最后保湿的效果
常见的酸性换肤去角质成分
最常见的就是Alpha hydroxy acid = AHA = α羟基酸
最常见的就是第一代AHA: Glycolic acid(甘醇酸、果酸)Lactic acid (乳酸). 低浓度的时候是当作吸水保湿成分[史帝富乐蒂克果酸保湿乳液], 较高浓度时就是有辅助青春痘的治疗、淡化浅层黑斑及去除表层老化角质的作用. 此外Citric acid(柠檬酸)、Malic acid(苹果酸)、Tartaric acid(酒石酸)及Mandelic acid (杏仁酸)也是同一类的成分
因为AHA刺激性较强厂商就把AHA酯化以降低刺激性而出现Esterified AHA(酯化α羟基酸: Trialkyl citrate, Dialkyl malate)的成分.
第二代AHA称为Polyhydroxy acid = PHA(多重羟基酸: gluconic acid(葡萄糖酸)), 除了有温和换肤的效果外还有抗氧化及保湿的效果
第三代AHA称为Lactobionic acid = Complex PHA(乳糖酸), 是半乳糖(galactose)结合葡萄糖酸(gluconic acid)的产物. 温和度及抗氧化力更佳主要是当作保湿抗老产品使用
还有一种常见的种类是Beta hydroxy acid=BHA =β羟基酸=水杨酸(Salicylic acid), 可以当作粉刺、发炎性青春痘及毛孔角化症的辅助治疗成分. 对于去除老旧角质及帮助角质代谢也稍有效果. 而AHA + BHA combo(α+β羟基酸组合)也出现在一些抗痘的理疗品里. BHA也有酯化型称为Esterified BHA = LHA = lipohydroxy acid = 酯化β羟基酸(Capryloyl salicylic acid)
此外最近在皮肤科界还有较新的换肤方法像是
氨基酸换肤AFAs = Amino acid filaggrin based antioxidants
丙酮酸换肤Alpha-keto-acid = Pyruvic acid
植酸换肤 Phytic Acid = Inositol Hexaphosphate = IP6
甚至是鸡尾酒复合式换肤(含有α羟基酸、β羟基酸、曲酸、对苯二酚、间苯二酚…等)
但因为使用的人还不多所以目前经验也不多, 仍需后续更多的临床实验才能了解其效果及安全性
售活泉水喷雾真相大公开
Avene Thermal Spring Water雅漾舒护活肤水
为低张性活泉水主要有舒缓、消炎及抗敏的效果, 对于减缓敏感性肌肤或皮肤受到刺激时的不适感有帮忙, 如晒伤、发炎性皮肤疾病(皮肤炎、青春痘)、雷射治疗/果酸换肤后及除毛/刮胡后目前来说以雅漾活泉水在皮肤科疗效所发表的论文最多
La Roche Posay Thermal Spring Water理肤泉脸部温泉舒缓喷液
为低张性活泉水里面有含较多的Strontium及Selenium具有舒缓、抗敏及抗氧化的功效, 白天在上妆或擦防晒乳液前使用, 可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产生的自由基伤害
Saint-Gervais Thermal Spring Water圣泉薇修护活肤水
为等张性活泉水里面含有较高的 Calcium及Sulfate具有舒缓、消炎及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Uriage Thermal Spring Water优丽雅含氧细胞露
为等张性活泉水里面含有较高浓度的Zinc、Manganese、Copper、Calcium、Sulfate及Magnesium具有舒缓、消炎、抗敏、促进伤口愈合及抗自由基的作用, 因为矿物离子含量较高并可以当作保湿型化妆水来使用
Vichy Thermal Spa Water薇姿温泉舒缓喷雾
为低张性活泉水里面含有较高浓度的Bicarbonate及Silica及些许的Strontium及 Manganese,具有舒缓、消炎、抗敏及抗自由基的作用
厂商建议低张性活泉水使用时是喷上去后水分停留在肌肤上约20秒再用面纸轻轻按干, 而等张性活泉水是喷上去后让其自然干燥并不需拭干, 此外这些活泉水在上妆、补妆后使用也有定妆的效果
最新抗老除皱成分真相大公开:
人类纤维母细胞培养基培养液( Human Fibroblast Conditioned Media )(brands: Nouricel-MD, SkinMedica): 其中包含一些由纤维母细胞所分泌的生长因子( Growth Factors )如TGF-B:转型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HG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Factor)、KGF: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Interleukin-3(IL 3),Interleukin-6(IL-6)介白素、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抗氧化剂、氨基酸、维他命、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及可溶性胶原蛋白等。体外实验发现有促进胶原形成、促进血管新生、帮助细胞生长、减少发炎及加速愈合的效果。但有意思的事情来了..这样的成分早期都是在伤口愈合的研究实验里发现的。有伤口的时候这些成分的确可以比较容易进到真皮层发挥效果,但如果是在一般的皮肤上使用,因为这里面许多对细胞有影响的分子分子量都相当大,根本就很难穿透表皮而进入真皮层,所以要用外擦的方法影响到真皮层里的纤维母细胞是有难度的。此外这些生长因子或细胞激素其功能都是一体两面,太过及不及会发生问题的,如何让它不影响到其它细胞而发生不良反应这中间的拿捏是相当重要的。简单来说这成分对皮肤是有保养性(至少有保湿性及护肤性)但能达到多大的抗老除皱疗效可能要更多更广泛的的临床实验才能证实。
而SK II中的PITERA酵母萃取物其实也是一种利用细胞培养液技术产生的成分Pitera的生成方法如下1.在培养液中加上SK-II精选的酵母。2.酵母吸收培养液中的养份。3.经过一段时间在发酵作用下就会产生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等活性成分。5.最后从这发酵液中过滤去除酵母后,所取得的物质就是SK-II Pitera酵母精华。如果把其中的酵母改成纤维母细胞,最后所得也就是这里的Nouricel-MD成分。代表产品:SkinMedica TNS (Tissue Nutrient Solution) Recovery Complex
胜肽( Peptide) : 胜肽是由2 ~ 100个氨基酸(Amino Acid)所组成的分子。虽然胜肽分子量不大(通常小于1万道耳吞)但因为亲水性高所以并不容易由外用的方式吸收进入真皮。于是厂商就把其分子加上棕榈酸形成亲油性物质而增加经皮吸收率。即使胜肽能藉由这方法经由外用的方式进入真皮,如何能让它产生专一性的作用及如何避免这些小分子被体内吸收循环而造成其它器官不可预期的反应才是重要的思考点。
这些小分子在细胞培养的层级或许都有其特殊效果,但如果要当做一般化妆品使用,其安全性远比效果性更需要重视。跟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的道理一样,厂商目前都很想把有效成分藉由不同方式导入真皮发挥抗老除皱作用,但如果这些具有活性小分子进入真皮后反而影响到其它细胞的正常生理反应,或经由体内吸收造成其它器官生理反应错乱那可就是麻烦的事了。
胜肽主要目前用在保养品里有两大类
(1) Acetylated peptides
Argireline = Acetyl hexapeptide-3 = Ac-EEMQRR-NH2
厂商号称是当作类肉毒杆菌素使用,可以舒缓脸部表情肌收缩,减少细纹及皱纹的产生。 Argireline 还会减缓过多的 catecholamine 释放。(虽然厂商如此宣称,但如果真的外擦就能达到减缓神经分泌的功效,其实已经达到药物层级,放在化妆品里任意使用实在有点危险)。文献上虽然有资料记载, 其外用抗皱的效果,但因为实验人数太少且缺乏完整的临床实验设计及资料记录,仍需更多的后续研究才能确认其外用疗效。
(2)Lipopeptides ( Palmitoyl oligopeptide )
Palmitoyl Tripeptide (Palmitoyl-GHK) = Biopeptide-CL
厂商宣称实验显示可以增加胶原蛋白及细胞间质的玻尿酸合成。
Palmitoyl Tetrapeptide -3 (Palmitoyl-GQPR)
是由4个胺基酸加上棕榈酸所形成的脂溶性胜肽链,在实验中发现有似DHEA(Dehydroepiandrosterone)贺尔蒙的生理机能而维持细胞激素激活素(IL-6)的平衡,能降低发炎反应及避免皮肤老化。
Palmitoyl Pentapeptide-3 (Palmitoyl-KTTKS) = Matrixyl
是由5个胺基酸加上棕榈酸所形成的脂溶性胜肽链,在纤维母细胞的培养实验中证实可强化第一型及第三型胶原蛋白的合成。而体外实验有显示可以增加第四型胶原蛋白及细胞间质的玻尿酸合成。
以上几种成分就学理来说的确是蛮有潜力,但其真正的外用有效性及长期的安全性目前都没有定论,使用上还是要多注意一下比较好。
化妆品中常见的防腐剂
会释出甲醛(Formaldehyde)的种类
Quaternium-15, DMDM Hydantoin, Imidazolidinyl urea, Diazolidinyl urea, 及 2-bromo-2-nitropropane-1,3-diol( Bronopol )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Parabens)的种类
Methyl paraben, Ethyl paraben, Butyl paraben, Propyl paraben, Isobutyl paraben, Isopropyl paraben
酸类及盐类
Sorbic acid 及其盐类 Potassium sorbate
Benzoic acid及其盐类Sodium benzoate
Dehydroacetic acid
抗菌剂 ChlorhexidinePiroctone olamine TriclosanGlycacil (Iodopropyl butyl carbamate)Euxyl K400 (Methyldibromoglutaronitrile + Phenoxyethanol)Kathon CG (5-chloro-2-methyl-4-isothiazolin-3-one, 2-methyl-4-isothiazolin-3-one)
醇类 Alcohol, Isopropyl alcohol, Benzyl alcohol, Phenoxyethanol, Propylene glycol, Pentylene glycol
其它:
Benzalkonium chloride, Thimerosol, Colophony (Rosin), Chitosan
转载来源:“化妆品真相大公开“电子报
http://mychannel.pchome.com.tw/chan...o/cosmeticfac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