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东 童生
注册时间: 2007-03-15 帖子: 37 来自: 中国 曹东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07-12-14 05:49:49 发表主题: 对曹东几首诗歌的评点 |
|
|
1、废墟
曹东
深夜我醒着。
我听见一些脚步声,坚定地离开。
梦想、友情
散乱的青春
凝固在一起的往事。
听到伐木者,在阴晦的林间挥舞斧头
月光碎裂,低沉。我身上木屑纷飞。
我在变,越来越轻
现在,只剩下一点身体的废墟......
张华昌点评:
曹东这首诗最醒目的地方莫过于诗题:废墟。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都市人在极大的物欲满足之后真能获得所谓的幸福吗?一个人在深夜不眠,又是为何?“深夜我醒着。/我听见一些脚步声,坚定地离开。”诗歌用简捷的笔触塑造出一个鲜明的现代人形象:孤寂,漠然,疏离,失落,而这些情感仿佛已经成了现代人精神深处的全部。再有,如果我们稍微细心一点,便会发现诗句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细节:诗句里有一个表示“程度”关系的修饰语“坚定地”!“深夜我醒着。/我听见一些脚步声,坚定地离开。”再次读这一句诗, “我”言说的语气是如此冷静而又轻描淡写以至于立刻叫读者为之内心一颤,禁不住生疑:到底是什么东西会坚定地离开“我(们)”呢?!
“梦想、友情/散乱的青春/凝固在一起的往事。”至此,我们猛然醒悟:啊,这些东西“我(们)”岂不是也在快速失去?!紧接着我们发现,除了这些“固定的精神财产在不断消逝外”,冥冥中似乎另有一番幻境:有一位伐木者在隐晦的林间挥舞着斧头。我们不禁又生惑:伐木者到底在砍伐什么呢?而作为叙述者的“我”并没有直接告诉读者伐木者到底在砍伐什么,但是从“月光碎裂,低沉。我身上木屑纷飞。”一句我们不难推测出结果。我们看到“我(们)”身上落满木屑,而“月光是破碎的”。很有意思的是,诗句中用了一个形容词“低沉”与“破碎的月光”构成一个并列短语,而在严格的语法中这是讲不通的,但在诗中却似乎有着别样的感觉:低沉可以是一种月光破碎后的沉重感的呈现,也可以是一种“我”内心情感的传达。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在古典文学以及传统的诗歌创作中,月光一向是“美好”的象征。古典文学中对月光的赞美多不可举,妇孺皆知的便有“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现代诗歌浪漫主义诗派里,月光(以及月亮)多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及譬喻。但在曹东的这一句中,很巧妙的“反向”利用了这一特点:月光的破碎可看作是美好事物的破碎,而这一点上又很好的呼应了前面“梦想、友情、青春”等美好事物的消逝。至此,开头“我”冷静中的漠然演变成一种“撕心的悲痛”,但这种悲痛是潜藏在内的,而这一点更加大了诗歌的震撼效果:“我”看着美好的一点点离去然而却又无能为力,要说这是何等的残酷啊!再有,上面我们看到的这一幕,有着极强的“梦境特征”:不连贯中又带着一种必然的联系。
在青春、梦想、情感、月光及一切美好的事物离“我(们)”而去之后,“我(们)”不禁自问“我(们)”到底还剩下些什么呢?而现实是残酷的,“我在变,越来越轻。/现在,只剩下一点身体的废墟......”至此,我们不得不感叹“好一个生命无法承受之轻”!
细细品味完整首诗作后,我们猛然发现语气冷漠下的“我(们)”是如此悲伤、阴郁,甚至绝望。但再次阅读这首诗,也许你会获得一些新的感受:悲观的主体之下却隐藏着作者的一种“低沉”的悲悯:对逝去的青春梦想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缅怀与哀悼。此废墟仿佛是人生美好的坟墓与挽歌,冷静中却是扎人的心痛!
2、端午
曹东
河流在月光下向荒野逃奔
亡者之灵在河面聚拢嘴唇
他们等待着,垂钓者将他们的冷
钓走
五月的中国,一滴雨追赶另一滴雨
一个夜将另一个夜逼下悬崖
总有人在梦中失声尖叫
声音向下,像野草的根须
扎痛坟墓中那些苏醒者
他们说,他们的骨头锋利如剃刀
割断命运的河流,千年不锈
他们说,他们活在自己的命里
头颅发芽,周身开满花朵
风过喜玛拉雅点评:
阅读曹东的诗,必须进入一种险境。想进入他的诗歌内部,就好象我们站在悬崖边上向万丈深渊俯瞰一样,想要看清楚下面的风景,是要冒一定的风险的,有的时候甚至使我们晕眩,但是我忍不住还是要去冒险。端午与屈原有关系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当时他是怀者怎样的心情去写伟大的屈子的呢?在端午节能看见的月亮应该不是特别明亮,“河流在月光下向荒野逃奔”,在那样的夜晚屈原不可能开口说什么,那么在这样的夜晚有什么人在河边垂钓呢?在诗的第二节中的两个平行的句子写五月,可能特指“端午”,五月是一个多雨的季节。很多的相书上说,五月出生的人应该有文学天赋,当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说法,可能与屈原有关系,第三节可以看作是一个过渡段,在第四和第五节中诗句的确很棒:“他们的骨头锋利如剃刀/割断命运的河流,千年不锈”,“ 他们活在自己的命里/头颅发芽,周身开满花朵”,是我特别喜欢这首诗的原因,稍不小心,就会成为经典句子。
3、蚂蚁在大地上搬运黄昏
曹东
薄得很,大街上的人群
在黄昏到来之前,表情陈旧
被速度涂上一层虚幻的药粉
欲望的蔓草,长满缝隙
在锈蚀的
百货公司面前,影子低垂
不断滑落三两声唏嘘
初入城市者,站在顶端
像一头准备出行的鲸,身体幽暗
内心湿润
他知道,蚂蚁在大地上搬运黄昏
惟有黑夜,锋芒闪烁
能够将这个世界修剪整齐
陈灏点评:
在规定条件下和一定温度下以一定的速度拉伸至断裂时的长度,即延度,以cm表示。我想:好诗歌是没有标准的,但好的诗歌也一定会拉伸至断裂。对于写作者:速度是一个写作者独立的思考;温度是写作者与现实摩擦出的火花。现实是附着物,我们冲凉时洗不掉,就像我们身体内的某些病菌,它们不想逃,只是我们的身体在挣扎。人只是黑夜的附着物,一只蚂蚁或一群蚂蚁能不能搬动我们的内心?惟有黑夜能让这个世界保持平衡。曹东的诗歌里词语多有金属碰撞之音,内视是他诗歌的特色。
4、许多灯
曹东
许多灯,在我身体的房间
亮着。我轻轻走动
它们就摇晃
影子松软,啮咬一些痛觉
我上班下班,挤公交车
陪领导笑谈。十年了
竟无人发现
只在一人时,我才小心地打开
并一一清点,哪些灯已经熄灭
宋世安点评:
曹东的诗《许多灯》,我一读就喜欢,只觉写得真好,有绵长诗味,有深刻禅机。后来网上搜索,才知道这诗已是他多年前的作品了,早在大刊发过,譬如在最近《人民文学》做的诗歌专刊里——因为做得不错,我当时就认真有选择地读过,但并没留意到《许多灯》,直到重新翻读四川民刊《锦江诗刊》,蜷蜗页面一角的曹东组诗《身体中的瓦片》才让我眼前一亮,其中就包括这首《许多灯》。或者吧,是金子走到哪里都会发光的。但曹东在诗歌《许多灯》里告诉我们,“身体里的灯”却没有那么幸运,走到哪都得小心翼翼地藏掖着。
曹东诗歌中那些在“身体的房间/亮着”的“许多灯”,其实都是一些“心灯”。关于“心灯”,《心灯录》曾经有这样的说法:“人皆不信自家心灯光明,惟恨散乱昏沉两魔滋扰。然当散乱昏沉之时,你能知散乱昏沉,你又恨,这不是心灯是什么?能于此识得,则心灯何尝一刻离汝,乃汝自迷之也。”大意是说,人们不相信自己内心有光明的心灯,只痛恨常常有心魔滋扰。但也正是在受到心魔滋扰之时,你能觉悟反省,能感觉到不满和愤恨,这其实就是心灯的作用。心灯一直都在人们心里,只不过人们自己不知道,或者不肯直面而已。姑且勿论曹东与《心灯录》的“心灯”在概念外延上存在多少涵盖和解释的差异,但它们的本质显然是相同相通的,通过“心灯”的存在,都能辨析“散乱昏沉”,保持“心有光明”。因此对“心灯”的理解是完全正面的因素,譬如代表正义、光明、智慧、诚信和幸福等等。
再看曹东的“心灯”,状况却并不乐观,早已处在明灭的边缘:“我轻轻走动/它们就摇晃/影子松软,啮咬一些痛觉”——“摇晃”是对人生立场的徘徊和犹豫不定的指喻,内心光明与阴暗同在,一些本来明亮本真的东西面临熄灭和缺失。在正义与邪恶之间,光明与黑暗之间,诚信与虚伪之间等等,正是这种立场的游走,致使对生命出现阴暗、偏颇和消极的认知,这样矛盾的生态让诗人痛苦不已。然而,更令人心寒的是“我上班下班,挤公交车/陪领导笑谈。十年了”,但这种内心边缘和矛盾状态“竟无人发现”,这种变化了无声息,诗人面对这些现状,在陈述中表现出不解和强烈的不安,其实这是一种不自觉的揭露,同时也是一种自觉自省。这里值得细细品味的是,为什么如此长时间,这种边缘生态都“无人发现”?是诗人有所顾忌,把这种状态藏捏得很深,旁人不易发现?还是这样的一种边缘生态已有一定的群体性,甚至到了多见不怪的程度?如果是其一,那么又是什么迫使诗人如此小心翼翼?无论什么原因,诗人对当下社会生存的窥探和发现得出了结果:“心灯”已灭,或者将灭,社会出现明显的诟病。而社会对边缘生态的漠视,以及“心灯”迫于明灭出现群体性趋势,而诟病(“心灯”熄灭)从个体到群体的蔓延正是需要深刻反思和直面剖析的。诗人的反思在继续深入,“只在一人时,我才小心地打开/并一一清点,哪些灯已经熄灭”,这种小心谨慎到底是因为什么?诗人没有说,但我们分明看到了来自周遭“黑暗”对“心灯”光明的“逼视”,这种“围歼”是社会道德底线濒临破裂的征兆,是对社会道德的继续挑战。但毕竟诗人的自觉自省已经开始了,于是诗歌中透漏的就不仅仅只是一种无可名状痛,还有希望和光明,就在眼前——而社会的自省和集体的反思,需要从每个个体开始。社会的雄起或者振兴,需要个体之间相互密切的关怀和知照,需要道德底线和尺度的重建明确,需要“激浊扬清”的整合章显,需要有更多正面因素的坚挺匡扶。
佛说,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虽然说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心灯”,但千万别让其日久封尘,油枯灯灭,必须勤于打理,清楚“哪些灯已经熄灭”,及时把它们重新点燃,保护好每盏“心灯”,这也正是古语所说,日三省其身。而诗歌《许多灯》内涵的意韵也正在于此。
5、 抽屉
曹东
从黑夜缓缓地抽出白天
摊开在面前的生活
不过是一些杂乱的物件
举起又放下
生活的抽屉,悄无声息地合拢
这样不断反复,生命被抽空
像一张抹布
在擦亮几件东西之后
沉闷地蜷缩在角落
而那擦亮的部分
又能保持多久不会生锈
卢辉评点:曹东写诗很善于“谋划”,他的“无缝隙”写作,我又不想用一个精准来替代。《抽屉》这首诗的“虚实”运用,看似传统技法,但诗人的思量决不肯在“传统”的“问责”上羞涩。抽屉的推拉是简单的,可诗人又不想“简单”,所以,正是在这样的“节点”上,曹东来回“打磨”,甚至到“生命被抽空”的份上,只好让思想的“外壳”——“ 沉闷地蜷缩在角落”。这类耽于“思量”的诗在曹东的许多诗中得到体现。
6、一枚钉子穿透沸腾的海洋
曹东
我突然嗅到一点棺木气息
从某个人身体的缝隙漏出
这是在集贸市场,人人都为利益游说
阳光穿透云层,像一只巨臂
伸进尘世的瓦缸
坐在稠密的阴影深处,我寂寞地
看着这一切
世界像一个庞然大物,缓缓向我逼近
我不得不把自己贴在上面
变成一张寓言的标签
也许时候到了,我不再作什么比喻
一枚钉子穿透沸腾的海洋
卢辉评点:这首诗集合了曹东的智性、荒诞、严谨、融通、互渗的特点,这样的“完整”不等于是说《一枚钉子穿透沸腾的海洋》是标签式的“贴诗”。我一向认为,一首诗可能是突如其来的“乍现”,也可能是厚积薄发的“豁口”,也可能是苦心经营的“雕垒”。。。。。。这首诗的价值是曹东自由奔突的“行迹”,一个人的经验、体悟、性情、阅读,总会在一个不经意的“片刻”被有意者“收复”并“放电”。这需要一个“磨擦”或“磨难”的体验时刻及遐想空间。曹东的这首诗凸显了这个特点。“我突然嗅到一点棺木气息/从某个人身体的缝隙漏出/这是在集贸市场,人人都为利益游说/阳光穿透云层,像一只巨臂/伸进尘世的瓦缸”、“世界像一个庞然大物,缓缓向我逼近/我不得不把自己贴在上面/变成一张寓言的标签”,激发的知性和冷静的荒诞成就了他对当下的“合理颠覆”。的确,重心的压阵使曹东的“镇定”穿透与望断浮世:“也许时候到了,我不再作什么比喻/一枚钉子穿透沸腾的海洋”,这是我的“世相”与“世相”的我之“双重”变线与交织。 _________________ 我的主页http://blog.sina.com.cn/cao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