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 榜眼
注册时间: 2006-12-21 帖子: 4381 来自: SFO 博弈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1-05-13 08:29:03 发表主题: |
|
|
一位台灣年輕人的讀感. 原文照轉.
原先告知我這篇文章的是位菲律賓老華僑, 哈佛的MBA,
他只說: 很好玩, 有趣.
我覺得, 短短8天, 這篇教授遊記顯然是下了功夫的, 直言的.
多交流能相互多了解.
引用: |
重新認識了一課,這教授來到臺灣,至少有看見幾點臺灣的隱藏,
也有些是從不同角度去觀看,比如:
本人由南向北一路走了高雄、嘉義、台中、花蓮、臺北,各城街頭都有“不宜矗立”的舊房。有的大陸客說臺北市容遠不如京滬,可這正是人家先進之處──不搞強行拆遷。舊房的存在說明臺灣政府對民權的尊重,視百姓權益在政府面子之上。這是臺灣舊房背後的人文理念,而不是大陸思維定勢的“政府無能”。
這段該是被許多人垢病或說是東補一點西補一塊的證明,
卻他說是政府對民權的尊重,這聽在我們耳朵裡簡直感到不可思議,
對於市容整治薄弱的臺灣,與一些已開發國家相比仍可見其鑿痕斑斑,
且或許他大多去的是觀光門面的地方,真的要深入得要自由行,下鄉,
並體會如背包客般的行旅,這需要時間與政府配套,讓他們在一定的規制內,
也能對臺灣的文化感到興奮,逐漸潛移默化了自我,影響回頭。
這對於民權尊重也許是沒錯,但也有其衍生的後遺症,
畢竟並非每處都是台北,台北是被重點美化出來的,
臺灣不只是台北,而台北也無法全面替代臺灣的整個淵源的文化,
對此,中國大陸的人們可能還需用心體會。
這篇這位教授寫得不錯, |
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斷的審醜裡終將建立起新的審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