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姜显遵 童生
 
  注册时间: 2008-10-04 帖子: 1
  山东姜显遵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08-10-04 15:05:56    发表主题: 全国李叔同诗歌奖揭晓:山东陈亮,浙江梁健获奖 | 
				     | 
			 
			
				
  | 
			 
			
				全国首届李叔同诗歌奖获奖名单、授奖词
 
花间一壶 发表于:2008.09.30 14:42 
 
 
 
 
 
全国首届李叔同诗歌奖获奖名单
 
 
 
由中国作协诗刊社与2008中国·平湖西瓜灯文化节组委会联合主办,平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全国首届李叔同诗歌奖”评选工作已经完成。本次评选活动自2008年6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稿,共收到诗歌稿件3100余首。经专家认真评选,共评出李叔同诗歌奖获得者2名,提名奖4名,入围奖6名。现将评奖结果公布如下:
 
 
 
 
李叔同诗歌奖——
 
 
陈 亮 娘总在黄昏时分喊我(组诗) (山东胶州)
 
 
梁 健 闭关(组诗) (浙江杭州)
 
 
 
 
提名奖——
 
 
阿卓务林 飞越群山的翅膀(外二首) (云南宁蒗)
 
 
李见心 诗三首 (辽宁锦州)
 
 
陆永祥 金缕曲 (浙江平湖)
 
 
吴乙一 吴乙一的诗 (广东梅州)
 
 
 
 
入围奖——
 
 
黑 枣 祈祷词 (福建龙海)
 
 
钟 磊 忆弘一(组诗) (吉林长春)
 
 
李 波 江阁行 (辽宁葫芦岛)
 
 
陈星光 诗三首 (浙江永康)
 
 
冯金斌 光与水 (浙江平湖)
 
 
李钢志 浣溪纱·题弘一法师 (湖南长沙)
 
 
 
授奖词——
 
 
 
陈亮
 
 
  陈亮的组诗《娘总在黄昏时分喊我》运用了大量的北方乡村意象,并以其整体的隐喻性及主体情感的冲击力,突出了诗歌艺术一个永久且必须时刻警醒的主题,即“回家”。对现代汉诗来说,对这一主题的申诉尤显迫切。因为在日益清晰和壮阔的工业文明背景下,在机械和激烈的城市化进程中,长期习惯于缓慢、简朴、亲和的农业社会生活的人们免不了有“离乡背井”之感。而对于一个内心敏感、柔软的诗人来说,这种游子心态和返乡愿望更为强烈。生活在乡村的陈亮对此有着真切的体验,因而他对这一主题的抒写更具可信度和现实性。
 
  陈亮的这组诗每首均为16行,形式整饬。诗歌语言简洁、干净。诗中云集的乡村事物看似散乱,却在极具个人化的修辞与果决的语气下,固着于一个明确的情感坐标,呈现出针对主题的强大向心力。我们认为,陈亮的诗以其对农业文明的回望、歌吟,以其诗艺上的沉着、自然,对某种程度上题材混乱、形式花哨的当代诗歌创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梁健
 
 
  向以先锋姿态独立于诗坛的梁健,其生活与创作两方面都对“老一套”有着不同程度的超越。先锋诗歌的标志之一,就是对世界感知角度的更新和感受力、表达力的提升。或许,梁健的诗歌对我们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才让我们在一个新颖的审美空间不断获得来自诗歌意境和语言的惊喜。上世纪初,李叔同在艺术领域的大胆实践以及取得的成就早为历史所铭记。这个意义上,诗人梁健在写作上的先锋倾向无疑是对先辈创新精神的一种继承。
 
  由16首短诗构成的《闭关》,结构精致,气息流转自如;用词、运句干净利落,不拘一格,迭现奇奥诡谲。同时,意象的选择、叙述的推进借鉴了超现实主义及意识流的手法,让来自记忆和幻觉中的一些或真实或虚构的时间、地点、事物交叉浮现于整首诗中,并以对动与静、内与外、出与入、善与恶、生与死等一系列相对概念的诗意阐述,对人生真义作了一番基于自身经验和某种宗教规训的探察与辩证。梁健的诗让我们进一步相信,诗歌就是对一个不断游移的自我的确认,无论是从艺术风格的层面,还是从作品题旨的层面。
 
 
 
 
 
 
于[诗生活·信息论坛]
 
http://www.poemlife.com⊙转帖请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