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福治 探花
 
  
 Joined: 30 May 2006
 Posts: 3456
 Location: 中国北京
 赵福治Collection
 | 
			
				|  Posted: 2008-01-05 18:15:12    Post subject: 探密状元“顶尖传奇”与星宿神话之迷 |   |  
				| 
 |  
				| 探密状元“顶尖传奇”与星宿神话之迷 •文/赵福治(中国)
 
 年初,一个人踽行在“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山东省内,内心感慨颇多,尤其是留连于曲阜距孔府不远的中国状元文化博物馆中目睹清朝黄马褂、状元及第牌匾、年羹尧试卷、凤冠霞帔,状元书法……传说中的、中国唯一发现的连中三元缸、鲤跳龙门、文曲星雕像等千余件与状元相关的珍贵文物,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星宿、神话、状元和传奇之中穿行……恍惚中,那高不可及的星相、神话、还有那正在离我们渐行渐远的状元“顶尖传奇”的故事仿佛在一刹那伸手可触。
 “三元缸里洗洗手,状元代代有。”
 馆内的“三元缸”高90厘米、宽130厘米,是清•同治年间陶土烧制的“连中三元缸”。“三元缸”的全称是“连中三元缸”。“三元”是封建科举中的一个名词,即:解元、会元、状元的合称。
 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整个科举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需经五个阶段,其中县试和府试系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形式。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府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是乡试次年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参加,第一名称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主持或任命大臣代理主持,会试合格者参加,是最高层次的考试,合格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公元1906年,大清光绪皇帝的一纸谕令,终结了在中国延续了1380多年的科举制度。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科举中,摘下三元桂冠的仅仅十七人,平均百年才有一人。如唐朝的张又新、宋朝的王曾、金朝的孟宗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商辂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刘春霖。最为后世钦敬的状元,是南宋宝四年丙辰科状元民族英雄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对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的状元是清咸丰六年丙辰科状元翁同龠禾,促成了“戊戌变法”。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癸好三年女科状元傅善祥。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将教育制度化、吏治制度化,提高了选拔官吏制度的公证性。而古代教育讲究“修身治国平天下”, 通过生活的潜移默化使书生们达到在“修中学”的目的,可谓是他们的高明之处。这从馆中代表气节高雅的竹梅装饰窗棂、凸显价值观的“千功床”等古人日常起居用品点缀修饰中就可体现出来。
 站在“三元缸”前,耳旁不知中响起先人“三元缸里洗洗手,状元代代有。”的俗语,手不觉伸入乌黑发亮的缸池中。
 从“三元缸” 前走过,一雕刻有鲤鱼水花图饰、在神话故事中才能听到的“龙门”石雕耸立在眼前。“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在中国流传甚广。相传,很久以前,黄河泛滥,舜起用大禹治理洪水。禹凿石开渠,排泄洪水,一干就是10多年,禹的精神感动了玉帝。玉帝命女儿下凡,嫁大禹为妻,送给禹一把神犁和一柄鬼斧两件法宝助他治水。一日,大禹在治理黄河中,遇一大山挡住洪峰去路,大禹举起手中鬼斧,左砍右劈,劈就了一个形如门阙、分跨黄河两岸的的山崖豁口(就是现在的禹门,鬼斧神工的词语也由此而来),疏通了河流,使百姓摆脱了水患的侵扰,但居住在此的鲤鱼面对禹门势不可当的浪花,却再也无法返回故乡。
 鲤鱼们发出警告:快把豁口堵上,把我们送回上游去。否则,就闹水患!
 禹说道:与百姓为难,算什么能耐,有本事跃过去!
 玉帝的女儿说:我奏请玉皇大帝,凡能跃上豁口者,天火烧起尾,即可成龙。
 自此,每逢春季,就有无数金鳞红尾色的鲤鱼逆黄河而上,聚在禹门下,顶着激浪,奋力跳跃。偶有一跃而过者,便霎时化为苍龙,腾飞九天之上,后来,人们又把禹门称作“龙门”。
 在科举时代,获得进士功名的人也被称作“登龙门”,书生们也把“科举取仕”入仕途建功业的一条途径,终日书不离手,三更起,五更眠,掘壁盗光,悬梁刺股,梦求着鲤跳龙门金榜题名。馆里的“龙门”青石刻就,图象逼真,镌刻细腻,是对民间流传故事的形象表述。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创建博物馆的刘晓馆长,是中国著名的收藏家,源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耗资数千万元人民币,历时13年,广搜各类与状元相关流传民间的文物,其中一些文物多为孤品和珍品,建立了中国首座状元文化博物馆,也可称谓是当今博物馆建设史上的一大“状元”行为也。
 跨过“龙门”,一樽明朝木雕镏金文曲星雕像进入我的视线。神话中,文曲星乃上天二十八星宿之一,是主管文运的神仙。封建社会,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被认为是文曲星下凡。一般认为,民间“鲤跳龙门”所出而被喻为文曲星的有范仲、包拯、文天祥。文曲星在俗间的名字叫张亚子,又称文昌帝君,晋朝四川梓潼县七曲山人,因生性孝順,后人为他修了一个善板祠。至元朝,張亞子被封為“文昌帝君”,农历二月初三张亚子的出生日期被人们尊称为“文曲星”诞辰。传说,他每次出驾,总要骑一头白骡,后随天聋、地哑两个童子。其原因是因为文昌帝君掌管文人仕途穷达,所以叫聋、哑二童相随,“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机弗泄也。”
 “文物让我们读出历史,自省让我们铭记传承。”
 徜徉在这座独家以文物展现状元文化的专题博物馆里,“状元——古代顶尖文化”这个字眼不觉映现在我的脑海里……
 此时,窗外的阳光温暖地照耀着大地,窗内的我则沉醉于历史的文化长河里,一步步去走近传奇,抚摸一段华夏民族的神话。
 |  | 
	
		| Back to top |  | 
	
		|  |  | 
	
		|  | 
	
		| 半溪明月 榜眼
 
  
 Joined: 30 Sep 2006
 Posts: 4760
 
 半溪明月Collection
 | 
			
				|  Posted: 2008-01-05 22:01:47    Post subject: |   |  
				| 
 |  
				| 文昌庙离我们很近,曾去过~ 看了你写的有更多感触!
 |  | 
	
		| Back to top |  | 
	
		|  |  | 
	
		|  | 
	
		| William Zhou周道模 探花
 
 
 Joined: 10 Jun 2007
 Posts: 3950
 Location: 中国四川广汉
 William Zhou周道模Collection
 | 
			
				|  Posted: 2008-01-06 13:07:26    Post subject: |   |  
				| 
 |  
				| 喜看赵君的文章,有两个想法: 
 近期去梓潼看文昌庙。
 
 此文客观地记述那段历史那种制度。中国的科学精神没有培养出来是否和科举有关?
 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是灵魂的歌唱.
 周道模
 |  | 
	
		| Back to top |  | 
	
		|  |  | 
	
		|  | 
	
		| 荷梦 进士出身
 
 
 Joined: 19 Dec 2006
 Posts: 2826
 Location: 湖北,黄梅
 荷梦Collection
 | 
			
				|  Posted: 2008-01-06 21:12:13    Post subject: |   |  
				| 
 |  
				| 有机会也去看看。 科举制度是在某种程度上让平民百姓有了“跳龙门”的盼头,不过,发展到后期的八股文就僵化了。
 |  | 
	
		| Back to top |  | 
	
		|  |  | 
	
		|  | 
	
		| William Zhou周道模 探花
 
 
 Joined: 10 Jun 2007
 Posts: 3950
 Location: 中国四川广汉
 William Zhou周道模Collection
 | 
			
				|  Posted: 2008-01-08 11:49:19    Post subject: |   |  
				| 
 |  
				| 荷梦在四川啊? 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是灵魂的歌唱.
 周道模
 |  | 
	
		| Back to top |  | 
	
		|  |  | 
	
		|  | 
	
		| 荷梦 进士出身
 
 
 Joined: 19 Dec 2006
 Posts: 2826
 Location: 湖北,黄梅
 荷梦Collection
 | 
			
				|  Posted: 2008-01-09 21:59:17    Post subject: |   |  
				| 
 |  
				| 不是,在湖北! |  | 
	
		| Back to top |  | 
	
		|  |  | 
	
		|  | 
	
		| 白水 大学士
 
  
 Joined: 02 Oct 2006
 Posts: 14102
 Location: TORONTO
 白水Collection
 | 
			
				|  Posted: 2008-01-09 22:08:11    Post subject: |   |  
				| 
 |  
				| 何日一游  |  | 
	
		| Back to top |  | 
	
		|  |  | 
	
		|  | 
	
		| 赵福治 探花
 
  
 Joined: 30 May 2006
 Posts: 3456
 Location: 中国北京
 赵福治Collection
 | 
			
				|  Posted: 2008-01-13 20:18:46    Post subject: |   |  
				| 
 |  
				| 科举是古代教育的一个缩影,曾是先进教育思想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落后和僵化的一面. |  | 
	
		| Back to top |  | 
	
		|  |  | 
	
		|  | 
	
		| 佳忆 童生
 
 
 Joined: 14 Jan 2008
 Posts: 96
 
 佳忆Collection
 | 
			
				|  Posted: 2008-01-15 17:26:11    Post subject: |   |  
				| 
 |  
				| 如今天的教育与古时的科考没什么两样.... 
 问好赵福治...这篇字写得好....赞一个.....
 _________________
 我只说三句话,加上上面的一句,我的话说完了
 |  | 
	
		| Back to top |  | 
	
		|  |  | 
	
		|  | 
	
		| 赵福治 探花
 
  
 Joined: 30 May 2006
 Posts: 3456
 Location: 中国北京
 赵福治Collection
 | 
			
				|  Posted: 2008-01-16 21:08:31    Post subject: |   |  
				| 
 |  
				| 多提意见. |  | 
	
		| Back to top |  | 
	
		|  |  | 
	
		|  | 
	
		| 赵福治 探花
 
  
 Joined: 30 May 2006
 Posts: 3456
 Location: 中国北京
 赵福治Collection
 | 
			
				|  Posted: 2008-01-16 21:09:22    Post subject: |   |  
				| 
 |  
				| 白兄好,已经修改编辑完成,远握. |  | 
	
		| Back to top |  | 
	
		|  |  | 
	
		|  | 
	
		| William Zhou周道模 探花
 
 
 Joined: 10 Jun 2007
 Posts: 3950
 Location: 中国四川广汉
 William Zhou周道模Collection
 | 
			
				|  Posted: 2008-01-17 05:52:02    Post subject: |   |  
				| 
 |  
				| 欢迎佳忆加入! 
 祝你创作丰收!
 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是灵魂的歌唱.
 周道模
 |  | 
	
		| Back to top |  | 
	
		|  |  | 
	
		|  | 
	
		| 白水 大学士
 
  
 Joined: 02 Oct 2006
 Posts: 14102
 Location: TORONTO
 白水Collection
 | 
			
				|  Posted: 2008-01-17 10:43:23    Post subject: |   |  
				| 
 |  
				| 
 
	  | 赵福治 wrote: |  
	  | 白兄好,已经修改编辑完成,远握. |  
 辛苦了. 谢谢, 我会转告他他们. 问好.
 |  | 
	
		| Back to top |  | 
	
		|  |  | 
	
		|  | 
	
		| 冰清 同进士出身
 
 
 Joined: 29 Mar 2007
 Posts: 1921
 
 冰清Collection
 | 
			
				|  Posted: 2008-01-17 13:13:55    Post subject: |   |  
				| 
 |  
				| "文物让我们读出历史,自省让我们铭记传承。" 只有高素养的人,才能如此悟出常人难以理解珍惜并值得铭记传承的文化.
 学习! 问好!
 |  | 
	
		| Back to top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