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 秀才
Joined: 30 Jul 2007 Posts: 135
千里Collection |
Posted: 2007-09-25 16:30:23 Post subject: ◎十四行,之一。二 |
|
|
◎十四行,之一。二
《之一。弱》
萤火虫
包在手心里,裹得
密密的,只在眼睛细缝前
小心翼翼的闪着,一点
一点
孱弱的光
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之二。病》
其实,真的
很需要说出更多更多更多,更多卑鄙的话
敷在夜的创口上
一处处
一处处
治疗
我们喜欢写诗,不是吗?
2007.09.25 |
|
| Back to top |
|
 |
 |
 |
沙漠 秀才
Joined: 26 Jan 2007 Posts: 977 Location: 中国温州 沙漠Collection |
Posted: 2007-09-25 17:30:32 Post subject: |
|
|
两首都是最后一句让整首诗具有了空间和张力,活了! _________________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056295180 |
|
| Back to top |
|
 |
 |
 |
nobody 进士出身
Joined: 31 Dec 2006 Posts: 2651 Location: Madtown nobodyCollection |
Posted: 2007-09-25 17:32:01 Post subject: |
|
|
十四行?
两首加起来?  _________________ I'm nobody! Who are you? |
|
| Back to top |
|
 |
 |
 |
千里 秀才
Joined: 30 Jul 2007 Posts: 135
千里Collection |
Posted: 2007-10-05 04:57:07 Post subject: |
|
|
| nobody wrote: |
十四行?
两首加起来?  |
覆:
或,腰斩之后
谢谢二位,祝好。 |
|
| Back to top |
|
 |
 |
 |
白水 大学士

Joined: 02 Oct 2006 Posts: 14102 Location: TORONTO 白水Collection |
Posted: 2007-10-05 05:32:36 Post subject: |
|
|
WHAT IS 14 行  |
|
| Back to top |
|
 |
 |
 |
戴玨 秀才

Joined: 03 Jan 2007 Posts: 808
戴玨Collection |
Posted: 2007-10-05 11:51:26 Post subject: |
|
|
| 白水 Moonlight wrote: |
WHAT IS 14 行  |
Obviously it's not sonnet.  _________________ I labour by singing light
我的blog
我的專欄 |
|
| Back to top |
|
 |
 |
 |
杯中冲浪 进士出身
Joined: 29 Sep 2006 Posts: 2891 Location: 中国 杯中冲浪Collection |
Posted: 2007-10-05 16:07:44 Post subject: |
|
|
第二首,很有张力,夜可不就是一道创伤么,什么能安抚呢?需要声音。寂静与声音,一对矛盾体。但这里,读者自然已经把思路转移到人上了,想到了一个生病的人,需要安慰,或者需要自己辱骂,从而发泄痛苦。卑鄙的话,如何理解呢? _________________ 杯中冲浪.披履而行
http://blog.sina.com.cn/shoutao006 |
|
| Back to top |
|
 |
 |
 |
杯中冲浪 进士出身
Joined: 29 Sep 2006 Posts: 2891 Location: 中国 杯中冲浪Collection |
Posted: 2007-10-05 17:01:48 Post subject: |
|
|
第二首,很有张力,夜可不就是一道创伤么,什么能安抚呢?需要声音。寂静与声音,一对矛盾体。但这里,读者自然已经把思路转移到人上了,想到了一个生病的人,需要安慰,或者需要自己辱骂,从而发泄痛苦。卑鄙的话,如何理解呢? _________________ 杯中冲浪.披履而行
http://blog.sina.com.cn/shoutao006 |
|
| Back to top |
|
 |
 |
 |
博弈 榜眼
Joined: 21 Dec 2006 Posts: 4381 Location: SFO 博弈Collection |
Posted: 2007-10-05 17:54:41 Post subject: Re: ◎十四行,之一。二 |
|
|
| 千里 wrote: |
◎十四行,之一。二
《之一。弱》
萤火虫
包在手心里,裹得
密密的,只在眼睛细缝前
小心翼翼的闪着,一点
一点
孱弱的光
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之二。病》
其实,真的
很需要说出更多更多更多,更多卑鄙的话
敷在夜的创口上
一处处
一处处
治疗
我们喜欢写诗,不是吗?
2007.09.25 |
标点符号是现代诗的一种活用平仄(平仄此处比喻字句身后法规)
自标题起,到偶句结构(用“,”行处),不妨以交流方式来自解,我没看出来
后面的“引子”。杨牧也曾喜欢用偶句,并有“戏为六绝句”形式(源自杜甫),你的又不像是戏为十四行;而,之二有点论诗诗的味道。
喜欢诗中心与境的互移。 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斷的審醜裡終將建立起新的審美) |
|
| Back to top |
|
 |
 |
 |
千里 秀才
Joined: 30 Jul 2007 Posts: 135
千里Collection |
Posted: 2007-10-06 04:06:25 Post subject: Re: ◎十四行,之一。二 |
|
|
| 博弈 wrote: |
| 千里 wrote: |
◎十四行,之一。二
《之一。弱》
萤火虫
包在手心里,裹得
密密的,只在眼睛细缝前
小心翼翼的闪着,一点
一点
孱弱的光
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之二。病》
其实,真的
很需要说出更多更多更多,更多卑鄙的话
敷在夜的创口上
一处处
一处处
治疗
我们喜欢写诗,不是吗?
2007.09.25 |
标点符号是现代诗的一种活用平仄(平仄此处比喻字句身后法规)
自标题起,到偶句结构(用“,”行处),不妨以交流方式来自解,我没看出来
后面的“引子”。杨牧也曾喜欢用偶句,并有“戏为六绝句”形式(源自杜甫),你的又不像是戏为十四行;而,之二有点论诗诗的味道。
喜欢诗中心与境的互移。 |
博奕,你好
我阅读过你的网志,关于诗歌的钻研显见很用心
得到你对这首的关注,自然是高兴的
然而,我必须坦诚对于诗歌,甚至国学,我其实没有一点点的基础,
在此处发帖,每发一次都感到胆颤得很,这也是为什么 Kohko 曾说
不发回帖的就你们几个 — 不是不发,实在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资格写心得 ( 笑 )
每一首,我都是仅就自己的情感试图作一次文字的表达而已
《十四行,之一。二》当然不是 SONNET,诗题里的十四行,是情人
藉由二节中的最后一行,形成与情人之间的对话,至于 之一。二
在我想说的确实是腰斩的意思,活生生拦腰截断成弱与病
是:
“身首异处的撕裂—— 因为有脑袋,所以不可以有身体”
再一次谢谢大家,并祝各位愉快。
千里敬上
2007.10.06 |
|
| Back to top |
|
 |
 |
 |
博弈 榜眼
Joined: 21 Dec 2006 Posts: 4381 Location: SFO 博弈Collection |
Posted: 2007-10-06 19:58:38 Post subject: Re: ◎十四行,之一。二 |
|
|
| 千里 wrote: |
| 博弈 wrote: |
| 千里 wrote: |
◎十四行,之一。二
《之一。弱》
萤火虫
包在手心里,裹得
密密的,只在眼睛细缝前
小心翼翼的闪着,一点
一点
孱弱的光
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之二。病》
其实,真的
很需要说出更多更多更多,更多卑鄙的话
敷在夜的创口上
一处处
一处处
治疗
我们喜欢写诗,不是吗?
2007.09.25 |
标点符号是现代诗的一种活用平仄(平仄此处比喻字句身后法规)
自标题起,到偶句结构(用“,”行处),不妨以交流方式来自解,我没看出来
后面的“引子”。杨牧也曾喜欢用偶句,并有“戏为六绝句”形式(源自杜甫),你的又不像是戏为十四行;而,之二有点论诗诗的味道。
喜欢诗中心与境的互移。 |
每一首,我都是仅就自己的情感试图作一次文字的表达而已
《十四行,之一。二》当然不是 SONNET,诗题里的十四行,是情人
藉由二节中的最后一行,形成与情人之间的对话,至于 之一。二
在我想说的确实是腰斩的意思,活生生拦腰截断成弱与病
是:
“身首异处的撕裂—— 因为有脑袋,所以不可以有身体”
|
你这首诗写得非常好。我相信你是用了心情写的。
在我的解读里, “◎ 与 。”,搭配你所谓的“腰斩”,
“◎十四行,之一。二 ”
有生(“,”),损(“。”),灭(句绝),还原◎的意外效果。
行文亦是可以放后而收回至“◎”的初始状态,也就是说,眼睛在读至诗末尾时,回顾标点可以删删又回至初始, 妙!
或许你失手,我过读,但是首很好的创作!! 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斷的審醜裡終將建立起新的審美) |
|
| Back to top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