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非馬專欄 William Marr's Column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安晨:笃笃有声的马蹄─ ─ 读非马的诗
非马
秀才


注册时间: 2006-06-22
帖子: 907
来自: 芝加哥
非马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6-10-18 17:47:39    发表主题: 安晨:笃笃有声的马蹄─ ─ 读非马的诗 引用并回复

安晨:笃笃有声的马蹄─ ─ 读非马的诗

最近有机会读到了非马的两本诗集:一本是1983年台湾商务印书馆人人文库出版的
《非马诗选》,另外一本是1984年时报出版公司出版的《白马集》。在这之前,我
只零星地从报纸副刊上读到非马的诗,但他所拨动的诗的竖琴早在我这个爱诗者的
心壁上引起了久远的回响。听说非马是在芝加哥研究能源的。我不知他研究的是何
种能源,但我觉得他在研究能源之余,从语言矿石中提炼出来的诗的镭,产生著足
以温暖读者心灵的能量。如果说,七、八十年前,美国人有幸听到从芝加哥传出的
「工业美国的桂冠诗人」卡尔榆廒w堡自弹吉他的动人歌唱,那么,今天各地的华人
也有幸听到从芝加哥传出一位华裔能源研究员感人的诗的吟诵。

每次读非马的诗,我总会看见一个聪慧而沉稳、幽默而谨严的中年诗人形象。而更
可贵的是,这位富有时代感的诗人有著饱满的热情、广阔的视野。他目光炯炯地注
视著人世,全身心地感受著世界上的一切重大事情。他的敏感的神经常因动荡的世
局杌陧不安,他的爱思索的头脑常倔强地思考著社会与人生。诗人的心真挚地祈望
著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安宁。他参加集会,在默哀中回顾战争带给人民的沉重苦难,
谴责那些恬不知耻的抵赖战争罪行的行为(《白马集》:〈默哀〉);他读报,关
心有关战场上伤亡人数的报道,感叹那些谁也搞不清楚的数字,「只有那些不再开
口的/心里有数」(《白马集》:〈战争的数字〉);他也看电视,即使在关掉电视
机的瞬间,那屏幕上闪现的一粒萤光也会使他联想起引发熊熊战火的仇恨火种(
《非马诗选》:〈电视〉);有时他也会对一段冒烟的烟蒂,缅怀人类的历史,想
到人类的无知与健忘。出神的思考常让「将成正果的烟灰」炙烫他的手指,而使他
突然发出一声声呼叫(《非马诗选》:〈饭后一神仙〉)。

非马所选取的诗的题材,正是我自己、相信也是许多读者所关心、所注目的题材。
如果他所表现的仅仅是一己的玄想和幻觉,所抒发的仅仅是极其狭窄的个人情感,
读者就不一定会与他发生共鸣。我想非马一定意识到一个诗人的社会责任和作用。
他不是为写诗而写诗,不是为写自己而写诗。读他的诗,我感到他在写自己的感受
的时候,正是在写我们的时代和社会,在记录著时代打击在大众心灵上的创痕,在
记录著社会各个角落发出的良知的呼声。他的〈默哀〉、〈战争的数字〉、〈电视〉
等是如此,写他个人经历的〈醉汉〉(《非马诗选》)、〈罗湖车站〉(《白马集》)
等也是如此。

〈罗湖车站〉写他在大陆边境的罗湖车站看见一个极像他父亲的拄拐仗的老先生,
又看见一个极像他的母亲的老太太。他明知他们不是他的父亲、母亲,但他又多么
希望他们是他的父亲、母亲,希望他的离散已经三十多年、如今一个在台北、一个
在广东澄海的双亲能在同一个月台上相遇。但是当他看到月台上的这两个老年旅客
相见而不相识,立刻想到他父母亲即使真的相遇,彼此也只会视同陌路,失之交臂。
诗人此时此刻所感受到的希望和失望、无奈和悲哀,显然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而
是代表了当今由于国家分裂而骨肉长期离散的千万个家庭。即使像我这样没有这种
家庭遭遇的人读了这首诗,也会感到一阵揪心的隐痛。

非马的诗,大多很短小,有的四行、六行即一首,最长的也不过二、三十行。若用
「诗贵凝炼」这个标准来衡量,非马的诗确属上乘。他惜墨如金,写得简约、含蓄,
使他的诗言简意深,以约串丰、含而不露、意在言外。他的诗是感情的浓缩,思想
的结晶,「味之,咀英嚼华;诵之,想像飞逸」。如《非马诗选》里的〈伞〉:

共用一把伞
才发现彼此的差距

但这样我俯身吻你
因你努力踮起脚尖
而倍感欣喜

短短五行,三十四个字,却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塑造了一个饶有趣味而耐人
寻味的诗境。它描绘的显然不仅是一对恋人雨中共伞的情景。我们似乎也可以将这
把伞理解为「家」。当夫妇之间发现差距和歧异时,难道不可以像这对共伞的恋人
一样,依然怀著爱心、互相体谅、互相适应,去弥补彼此的差异吗?推而广之,朋
友之间、同事之间、社会之间、国家之间,彼此不也可以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而愉
悦相处吗?

非马善于调动诗歌艺术的形象化手法,用富有多层次联想功能的象征、意象、比喻
来排除那种冗长而浅露的散文式的平铺直叙。他的咏物诗大多具有象征性,用短小
的篇幅揭示出由象征所暗示的普遍性意义。如《白马集》里的〈羊〉,通过对吃草
却感恩,从未迷途却聆听说教、最后被宰杀当作牺牲品的羊的描述,刻画了社会上
一些卑怯愚昧、麻木不仁、奴颜婢膝、逆来顺受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又如同集里的
〈花·烟火〉,通过对「一群植根于泥土的花」仰看大都市夜空中「花枝招展的烟
火」的情景的描绘,对照了社会上一些脚踏实地、不求闻达的人们的朴实天真,以
及一些哗众取宠、投机钻营者飞黄腾达时的得意和身败名裂时的悲哀。

非马以他敏锐的艺术感觉捕捉并创造了鲜明而精致的意象,从而使诗具有隽永而深
邃的意境。我尤其喜爱他在〈猎小海豹图〉(《白马集》)里所营造的小海豹的新
鲜意象。根据作者「附记」的介绍,每年冬天在纽芬兰岛浮冰上出生的小海豹群,
长到两三个星期大小时,浑身皮毛纯白,引来大批猎人大肆捕杀。这种大屠杀持续
五天左右,直到小海豹的毛色变成褐黄,失去商用价值为止。作者在报上看到两张
照片,一张是一只小海豹无知而好奇地抬头看一个猎人高举起木棍,另一张是木棍
落地后一了百了的肃杀场面。照片上的景象是固定不动的,却在诗人的脑海中活动
起来,飞扬起来,他仿佛具体地感觉到了猎人手中的棍棒,看见他们上下挥舞地向
小海豹击去。由小海豹的头随棍棒舞动而上下起落的样子,诗人联想到它们第一次
好奇地看到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样子,脑海中便又出现了一串流动的意象群:冉冉升
起又冉冉沉下的红太阳,悠悠飞起又悠悠降下的海鸥,匆匆涌起又匆匆退下的波浪
àà而就在这升沉、飞降、涌退之际:

纯白的头仰起
纯白的头垂下
在冰雪的海滩上
纯白成了
原罪
短促的生命
还来不及变色
来不及学会
一首好听的儿歌

只要我长大
只要我长大....

诗下部分的这些启示性诗句与上半部分具有浓重感情色彩的意象结合在一起,使读
者想像得更多,感受得更深,甚至能把他们吸引到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上来。正如
作者在「附记」中所点明的:「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初生海豹,多像战火中成千上
万无辜的幼小人类啊!不同的是,小海豹们只要捱过这短短的(或长长的)五天,
便算逃过了一场大劫,而人类却没那么幸运罢了。」一首二十行的短诗所营造的意
象不是涵盖著十分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吗?

非马的诗在构思、想像、语言等方面也各具特色,值得探讨。但全面性的评论是诗
评家的职责,毋须我来赘言。我仅想以我的读后感,向读者推介这两本诗集。我同
时想起一位诗评家的一段话:「诗人的全部创造的意愿,在于写出那个时代的情感
的历史。àà能够较为广泛和准确地把握和再现这一时代的人们的情感的脉动,并且
以较清晰的『心电图』记载下来的诗人,历史终要肯定他的价值。」我想,非马是
一个努力把握并记载我们时代脉搏的跳动的诗人,他的诗作必将受到更普遍的注目
和承认。

写诗是寂寞的事业,尤其在一个商业化社会,更是如此。但是,诗坛并未死寂,有
人仍在驰骋。非马就是其中之一。他实际上是一匹「马」,一匹不畏寂寞、脚踏实
地、在诗的原野上攒蹄奔腾、骋骋前行的「马」。请听他在〈马年〉(《非马诗选》)
发出的蹄声:

任尘沙滚滚
强劲的
马蹄
永远迈在
前头

一个马年
总要扎扎实实
踹它
三百六十五个
笃笃

1985年1月11日 于纽约

原载:海 洋 副 刊 , 1985.1.26; 笠 诗 刊 129期 , 1985.10.15
_________________
欢迎访问<非马艺术世界>
http://feima.yidian.org/bmz.htm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非馬專欄 William Marr's Column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