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hongh 榜眼
 
  Joined: 14 Oct 2007 Posts: 4110
  qinghonghCollection | 
		
		
			
				 Posted: 2013-03-07 07:09:37    Post subject: 对他人诗句的引用 | 
				     | 
			 
			
				
  | 
			 
			
				对他人诗句的引用
 
 
 
在诗词中引用他人的诗句是一种常见的手法。引用分为直接引用和化用等。请看以下的例子:
 
 
《短歌行》
 
作者: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其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里曹操借用一女子在城楼等待恋人的焦急情绪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迹。“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是该诗的一二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曹操借用来表明自己敬重人才,有贤士投奔必盛宴款待。最后一句“周公吐哺”的典故出自《韩诗外传》,说的是周公有时洗一次头发、吃一顿饭都要中断几次去接待投奔来的仁人志士,唯恐怠慢了他们。曹操用典表明自己也有周公的襟怀,渴望天下归心。
 
古诗词中也有一些描写不同季节景物、触景生情的词句,为后人在创作中引用、化用。
 
 
《出塞》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后两句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写边关的凄凉和将士的怨尤。但在剑啸长虹的李白的想象中,出塞是何等豪迈悲壮的事,是男儿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也是他一生梦寐以求的理想,以至于他60岁、去世前两年还主动请缨到边关杀敌,所以,他的《关山月》一扫《出塞》的悲凉感,写得浩瀚壮阔: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小王之涣20岁,应该是李白化用王之涣的诗。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南宋的刘仙伦在《一剪梅》中有一句: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不仅借用了杜牧的词句,还借了他的韵脚“uen”。同时,他还化用了隋炀帝杨广的“流水绕孤村”一句。这些意象、词句的化用,使他的《一剪梅》特别感人。
 
 
《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北宋晏殊的《清平乐》大胆化用此诗写道: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换了一种场景,换了一种情绪,读来也换了一种意味。
 
 
《金铜仙人辞汉歌》
 
作者:李贺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致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⑴。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牛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就直接引用了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另外,宋代的万俟咏在他的《忆秦娥》
 
千里草,萋萋尽处遥山小。
 
遥山小,行人远似,此山多少?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说不了,一声唤起,又惊春晓。
 
中也直接引用了 “天若有情天亦老”。
 
再看下面的例子:
 
《七步诗》
 
作者: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替豆萁伸冤》
 
作者:鲁迅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反七步诗》
 
作者:郭沫若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五律	送友人》
 
作者: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毛泽东在《贺新郎》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翻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环宇。重比翼,和云翥。
 
 
 
中的“挥手从兹去”是化用李白的“挥手自兹去”。 | 
			 
		  | 
	
	
		| Back to top | 
		
		
		 | 
	
	
		  | 
		  | 
	
	
		  | 
	
	
		山城子 榜眼
 
  Joined: 23 May 2007 Posts: 4771 Location: 中国贵州 山城子Collection | 
		
		
			
				 Posted: 2013-03-07 10:30:15    Post subject:  | 
				     | 
			 
			
				
  | 
			 
			
				学习!!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 
			 
		  | 
	
	
		| Back to top | 
		
		
		 | 
	
	
		  | 
		  | 
	
	
		  | 
	
	
		qinghongh 榜眼
 
  Joined: 14 Oct 2007 Posts: 4110
  qinghonghCollection | 
		
		
			
				 Posted: 2013-03-08 03:05:24    Post subject:  | 
				     | 
			 
			
				
  | 
			 
			
				| 问好山城子老师! | 
			 
		  | 
	
	
		| Back to top | 
		
		
		 | 
	
	
		  | 
		  | 
	
	
		  | 
	
	
		白水 大学士
  
  Joined: 02 Oct 2006 Posts: 14102 Location: TORONTO 白水Collection | 
		
		
			
				 Posted: 2013-03-08 09:02:01    Post subject:  | 
				     | 
			 
			
				
  | 
			 
			
				| 谢谢分享 | 
			 
		  | 
	
	
		| Back to top | 
		
		
		 | 
	
	
		  | 
		  | 
	
	
		  | 
	
	
		杨光 秀才
 
  Joined: 01 Jun 2006 Posts: 683
  杨光Collection | 
		
		 | 
	
	
		| Back to top | 
		
		
		 | 
	
	
		  | 
		  | 
	
	
		  | 
	
	
		qinghongh 榜眼
 
  Joined: 14 Oct 2007 Posts: 4110
  qinghonghCollection | 
		
		
			
				 Posted: 2013-03-08 22:41:22    Post subject:  | 
				     | 
			 
			
				
  | 
			 
			
				
 
 
诗海无涯,互相学习。 | 
			 
		  | 
	
	
		| Back to top | 
		
		
		 | 
	
	
		  | 
		  | 
	
	
		  | 
	
	
		qinghongh 榜眼
 
  Joined: 14 Oct 2007 Posts: 4110
  qinghonghCollection | 
		
		
			
				 Posted: 2013-03-08 22:42:04    Post subject:  | 
				     | 
			 
			
				
  | 
			 
			
				
 
 
谢谢杨光诗友,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 
			 
		  | 
	
	
		| Back to top | 
		
		
		 | 
	
	
		  | 
		  | 
	
	
		  | 
	
	
		qinghongh 榜眼
 
  Joined: 14 Oct 2007 Posts: 4110
  qinghonghCollection | 
		
		
			
				 Posted: 2013-03-16 07:55:36    Post subject:  | 
				     | 
			 
			
				
  | 
			 
			
				| 象明代杨慎(升庵)的西江月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就明显的是化用了唐代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及宋代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 
	
	
		| Back to top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