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城子 榜眼
 
 
 注册时间: 2007-05-23
 帖子: 4771
 来自: 中国贵州
 山城子北美枫文集
 | 
			
				|  发表于: 2013-04-16 14:08:07    发表主题: 天 人 神合一的自由行走——百年新诗百首选读[50] |   |  
				| 
 |  
				| 天 人 神合一的自由行走——百年新诗百首选读[50] 作者:山城子
 
 选:
 
 《杨》
 &  西雅
 
 曾把你当作窗前的一抹风景
 与那些横断山脉一起
 金江的太阳
 马道的风
 因此在安宁河边
 你倾倒了自己
 
 一大片的树林
 是那些活在曾经的马道的灵
 后来,他们都走了
 去了远方充满欲望的都市
 风沙又渐渐肆虐
 安宁河畔的村庄和田野
 
 而今,这里还留下一些
 高大长成了的阔叶杨
 只是它们早已没有了青春的容颜
 更加沉默更加平和
 在季节之间
 转换着古老的色彩
 
 我深爱着它们的那份静穆
 那份凋零之后的素净
 那份铅华不染的孤寂
 因此,我也留下了。
 
 2009-11-16马道.阴
 
 西雅:
 女,当代专栏作家、诗人。出版有诗集《一意孤行》等。
 
 读:
 
 这与《白杨礼赞》不同,虽然也用了象征的手法。这是天  人  神合一的自由行走。神,不是唯心主义认为的虚无存在,而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人,当然是人类社会,天就是大自然了。这是普遍的意义。具体到一个诗人,具体到西雅这样的诗人,天,就是她眼中的自然环境,人,就是她目击的切近的社会生活,神,就是她引以为美的精神寄托。
 这首短诗,西雅正是将三者揉为一致,采用拟人的自由的文本行走,来表达她的思想情感的。须知,我们是处于一个工业化与商品化带动城市化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之中的,其间环境的破坏,致使“一大片的树林” “都走了”;同时,那“杨”所象征的农民,特别是新一代的青年农民,也因为“充满欲望的都市”而“都走了”。正是这种情势之下,“而今,这里还留下一些/ 高大长成了的阔叶杨”,就显得格外的受人尊重。诗人正是从这些留守农村的中老年农民的身上看到了传统的平和的默默奉献的精神。“在季节之间/ 转换着古老的色彩”,就是对他们含蓄地赞誉。
 妙在最后一节,诗人在继续拟人的行走中,连续用了三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从而在完成了何以赞誉的同时,也完成了自身精神的阐释。诚然,这是由 “因此,我也留下了”这句,作了最后的点睛。正如覃乙峰在留帖中说的:“以固守山野的杨自喻,杨固守的是:曾经马道的灵。杨珍贵的精神是:那份静穆,那份素净,那份铅华不染的孤寂。”
 是的,这样的精神境界,哪怕是清贫的,却也很神仙的了!
 这诗,就是这样以“天  人  神合一的自由行走”,而朴实无华地在我心中美起来了!
 
 2009-11-18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2013-4-13重审纳入百读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