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倦返回主页
第01部·卷十七: : 长坐则六时无倦
第01部·卷四十: : 无倦於阻修;
第02部·卷一百四十三: : 听受无倦,智周於万物,道济於天下。
第02部·卷一百七十五: : 博约无倦,诱喻多方。
第03部·卷二百三十四: : 虽日夜无倦,端倪靡躬,行坐未疲,波澜讵际。
第03部·卷二百七十九: : 老而无倦,此《易》所谓「父之蛊」,《诗》所谓「聿修厥德」者也。
第03部·卷二百九十八: : 请益无倦,经策既广,文辞极难,监司课试,十已退其八九,考功及第,十又不收
第04部·卷三百十一: : 久而无倦,肇自开辟,未尝睹闻。
第04部·卷三百十三: : 诲则无倦
第04部·卷三百三十九: : 母妻不能无倦
第05部·卷四百二十: : 躬诲无倦,常至夜分。
第05部·卷四百二十七: : 能有是而无倦,加体道以自牧,出入中外,身无择行,为不达者,未之有也。
第05部·卷四百二十八: : 导以无倦,蔡子乃盱衡而纳焉。
第05部·卷四百三十一: : 述作无倦,游心於千载之表,骋思於九流之域。
第05部·卷四百四十五: : 育德无倦,徇名知止。
第05部·卷四百六十八: : 听纳无倦
第05部·卷四百七十二: : 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得自举其才。
第06部·卷五百三十一: : 又曰:「学之无倦,行之以忠。
第06部·卷五百五十四: : 继之以无倦,得形便之地,甲兵足用,虽国家故所失地,旬岁可坐而得。
第06部·卷五百七十七: : 超越千里而无倦根也。
第06部·卷五百八十八: : ぅぅ无倦,以忘其忧。
第07部·卷六百三: : 而笃志无倦
第07部·卷六百三十二: : 信积学而无倦,岂待问而有劳。
第07部·卷六百四十一: : 冬映雪而无倦,夜聚萤而罔疲。
第07部·卷六百四十八: : 不无倦勤,箫韶九成,颇延颐养,更用旧老,以均劳逸。
第07部·卷六百七十二: : 铿锵无倦於鼓钟,好合有伤於琴瑟,既愆夫义,是弃人丧。
第08部·卷七百十六: : 虽应用而无倦,终待命于有司。
第08部·卷七百四十九: : 无倦栽培。
第08部·卷七百六十三: : 渥生人以无倦
第08部·卷七百八十五: : 盖有竭无倦,有不足无不均,有孤老幼之先,无亲疏厚薄之别。
第09部·卷八百十六: : 延纳无倦
第09部·卷八百二十九: : 力役均而民无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