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帝返回主頁
蔡茂為大司徒: 西哀帝、平帝年間以儒學顯名,徵試博士,以高等擢拜議郎,遷侍中。
張純為大司空: 哀帝、平帝年間為侍中,新莽時位至列卿。
罷三服官: 哀帝綏和二年(前7)又詔齊三服官止作勿輸,但實際未完全罷止。
哀帝立
罷樂府官: 哀帝性不好音,為定陶王時對當流行的靡靡之音十分厭惡,又不滿於外戚之傢淫侈
除任子令: 綏和二年(前7)哀帝即位詔令廢除。
許宮人出嫁: 綏和二年(前7)哀帝即位,詔掖庭宮人年三十以下許出嫁,官奴婢五十以上免為
王莽罷: 綏和二年(前7)哀帝即位,侫幸董賢與外戚丁、傅兩傢得勢。
劉歆撰《七略》: 哀帝即位之初(前7),受大司馬王莽汲引,為侍中太中大夫,又遷騎都尉、光祿
師丹請限民名田: 哀帝即位後,師丹建言:“今纍世承平,豪富吏民資數巨萬,而貧弱益睏,宜略為
免水災縣邑租賦: 綏和二年(前7)哀帝即位,下詔令河南、潁川郡水災縣邑及其他郡國災害什四以
罷大司空: 朱博嚮哀帝上奏說:按過去的制度,推選郡國守相高策者為中二千石,由中二千石
罷州牧: ”哀帝從之,乃罷州牧,更置刺史。
哀帝改元易号
夏賀良傳授《包元太平經》: 哀帝初司隸校尉解光、騎都尉李尋、長安令郭昌皆信奉《包元太平經》。
朱博自殺: 哀帝即位後,復為光祿大夫,遷京兆尹。
平當不受侯封: 哀帝即位,徵為光祿大夫諸吏騎,復為光祿大夫、御史大夫。
鮑宣上書: 哀帝時為諫大夫,敢於直言上書,抨擊時弊。
三公官分職: 哀帝建平三年(前4)以罷三公官。
哀帝死
董賢自殺: 元壽二年(前1)六月哀帝死,太皇太後即往未央宮收取禦璽,又派使者召回王莽
中山王箕子為嗣: 元壽二年(前1)六月哀帝死。
王莽排斥外戚衛氏: 上奏太皇太後說:哀帝背叛恩情道義,尊顯外戚丁傅兩傢,擾亂國傢,幾乎危及國
何武死: 哀帝即位後,欲改易大臣,遂以舉措煩苛策免何武,罷歸就國。
孔光死: 哀帝即位後,傅太後欲與成帝母俱尊稱號,群臣多順指。
班彪作《王命論》: 哀帝賜以宮中藏書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