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從返回主頁
答寧處州書(一作答寧處州報赦): 人從海上聞。
和襲美木蘭後池三詠。白蓮: 詩人從不即不離的空際着筆,把花寫得若隱若現,栩栩如生。
春閨思: 使人從一點窺見事件的前因後果。
過華清宮絶句三首(其二):   詩人從“安史之亂”的紛繁復雜的史事中,衹攝取了“漁陽探使回”的一個
晚次樂鄉縣: 本篇是詩人從故鄉蜀地東行,途經樂鄉縣時所作。
送魏二: 詩人從視(月光)聽(猿聲)兩個方面刻畫出一個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環境。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詩人從腸斷這一意念出發,於是聳峙在四周圍的崇山峻嶺,着眼點就在於它的巉削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 詩人從幼小的柑樹,遠想到它的開花結實:“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
幽居:   詩人從十五歲到五十四歲,在官場上度過了四十年左右的時光,其中衹有兩
水夫謠: 詩人從“辛苦日多樂日少”至“齊聲騰踏牽船歌”,用一大段文字,讓水夫具體述
荊門行: 逢著流人從此去。
洛橋晚望: 詩人從蕭疏的洛城鼕景中,開拓出一個美妙迷人的新境界,而明月、白雪都是冰清
菊花: 詩人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愛菊的原因
夜箏: 使人從一斑見全豹。
客有說(客即李浙東也,所說不能具錄其事): 近有人從海上回,海山深處見樓臺。
晝居池上亭獨吟: 說明詩人從蜂的勤奮勇敢受到啓示。
酬鄭州權捨人見寄二十韻: 人從桔柣至,書到漆沮傍。
樓上: 人從別浦經年去,天嚮平蕪盡處低。
寄李輈侍郎: 人從清渭別,地隔太行餘。
暮過山村:   詩人從數裏外的曠野走嚮山村,一路行來,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夜幕悄悄
商於新開路: 人從樹杪分。
中元甲子以辛醜駕幸蜀四首(第五首一作偶懷): 西幸誰人從武皇。
荊門疾中喜謝尊師自南嶽來、相裏秀纔自京至: 鶴氅人從衡嶽至,
過分水嶺: 但似乎還沒有人從這個平凡景象中發現美,發現詩。
題姑蘇凌處士莊: 新有人從物外還。
與東吳生相遇(及第後出關作): ”詩人從唐僖宗中和三年(883)流落江南起,直到昭宗乾寧元年(894)擢第,歷十
次韻衝卿除日立春: 人從故得新。
虞美人(三之二): 詞人從正、反兩面對其褒揚至極。
南歌子(三之一): 人從夢中醒來了,酒尚未全醒,到黎明為鄰雞啼醒時,看見天亮了,又要分別了,
南歌子(三之三): 古人從藍草中提取青色,故稱揉藍。
秋蕊香: 寫離別之人從黃昏到深夜,倚遍欄桿,離愁無限,對月無緒的痛苦情態。
小重山: 次相會是否能夠如願呢?是不是會有人從中作梗呢?這種種疑慮猜度藉“疑無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