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修建清西陵
| 事件經過:
雍正四年(1726)九月,雍正帝命允祥、張廷玉和工部、內務部府官員籌建他日後的陵寢。雍正五年(1727)四月,允祥選中了遵化九鳳朝陽山地,雍正帝本人也表示同意。但動工之後,發現土質不好,遂棄而不用。因遵化地方沒有中意的,又轉嚮京都西南的房山,後因這裏“地內皆砂”,又另尋他地。後雍正帝委派福建總督高其倬與允祥勘察。高其倬以通曉天文地理著稱,經他與允祥調查,選中了易州泰寧山太平峪地方,認為這裏“實乾坤聚秀之區,為陰陽和會之所,竜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鹹備”。雍正帝本人亦很滿意,但他有個顧慮,即這裏遠離父、祖陵寢,與建陵一地之理不合。於是他在七年(1729)十二月讓臣下為其尋找合理的根據。很快,大學士等奏稱:漢唐諸陵雖都建於陝西,但亦不在一縣之境。今選易州設陵,與古禮不為不合,且遵化、易州均在畿輔,離京城不遠,完全可以建陵。這樣,雍正帝算是有了根據,遂於雍正八年(1730)在易州興工,至乾隆二年(1737)方告竣工。泰陵建有碑亭、享堂、隆恩殿、方城、明樓和地宮,此外還有一群石象生,整個建築雄偉壯麗。雍正帝修建西陵,也引起了世人的猜測,有人說他狂妄自大,自建中心。也有人說他因謀奪皇位,無顔以見九泉之下的父親,故而躲避。也有人認為他是迷信風水而另擇佳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