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第十四屆奧運會開幕
| 第十四届奥运会开幕
事件經過:
1948年7月29日
第十四屆奧運會開幕
一位英國運動員在溫布利運動場點燃了奧
林匹剋聖火
倫敦曾在1908年主辦過第4屆奧運會,40年後世界各國選手再次相聚這裏,
重展奧運風采。這是中斷了12年後舉行的首屆奧運會,是奧林匹剋運動的新起
點。
17歲的美國選手羅伯特-馬賽厄第一次接觸全能項目時,距美國的奧運選拔
賽衹剩下3個星期。他硬是憑着良好的身體素質和艱苦的訓練通過了選拔賽,
在倫敦奧運會上戰勝所有對手,成為奧運史上最年輕的十項全能冠軍。4年後,
他在赫爾辛基成為奧運史上蟬聯這一項目的第一人。退役後的馬賽厄投身政
界,當選為國會議員。
匈牙利射擊運動員塔卡奇在一次事故中不幸失去右手,從此便改用左手。
經過3年頑強艱苦的訓練,終於奪得世界冠軍。倫敦奧運會上,他不僅獲得手槍
速射的金牌,還創造了該項目的世界紀錄。4年後,他又蟬聯這一項目的奧運會
冠軍。
荷蘭選手科恩在柏林奧運會上戰績平平,在刻苦訓練和期盼中度過了12個
春秋的她,終於可以在倫敦一展英姿了。雖然已是30歲的母親,卻壯心不己,
勇奪100米、200米、4X100米和80米欄四枚金牌,被譽力“荷蘭女飛人”。
1958年,有一位女性用了10小時49分從卡塔林島遊到文森角,全程33.8公
裏。在水中稍作休息後,她又遊回卡塔林島,時間是15小時36分,而當時男於
單程最短時間為13小時25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位女性在1952年患嚴重的
關節炎,在1年半的時間裏衹能靠拐杖行走。這位名揚四海的女性就是1948年倫
敦奧運會100米自由泳金牌、4X100米自由泳接力銀牌得主丹麥的格雷塔-安德
森。她還在1957、1958年兩次成功橫渡英吉利海峽。
中國派出33名男運動員參加5個項目的比賽,未取得名次。德國和日本因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策源地,被剝奪參賽資格。
倫敦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對促進戰後奧林匹剋運動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
獻。
印度隊也許是對英國實行配給製記憶猶
新,他們帶來了自己的雞蛋
獨臂射手塔卡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