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元結卒
| 事件經過:
大歷七年(七七二),文學家元結卒,年五十四。元結,字次山,自號猗玗子、浪士、漫郎、聱叟、漫叟,郡望河南人,世居太原,後移居魯山(今河南魯山)。天寶十二年(753)舉進士。安史之亂爆發後,舉傢南奔。乾元二年(七五九),由蘇源明之薦,召入長安,上《時議》三篇,擢為右金吾兵曹參軍,出任山南東道節度參謀,組織義軍,抗擊史思明叛軍,升任荊南節度判官。廣德元年(七六三),出任道州(今湖南道縣)刺史,在州減免租稅,招撫流亡。官至容管經略使,加左金吾衛將軍。他反對形式主義的詩風,提倡質樸淳厚。乾元三年(七六0),編成《篋中集》一捲,收錄瀋千運、孟雲卿等七人的五言古詩共二十四首。體現了他反對“拘限聲病,喜尚形似”的宗旨。他的詩代表作有《舂陵行》、《賊退示官吏》等。為文皆喜散惡駢短小精悍,代表作如《丐淪》、《化虎論》、《惡圓》等,對韓愈、柳宗元皆有一定影響。明人輯有《元次山文集》十捲,補遺一捲,皆行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