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敕禁惡錢
| 事件經過:
先是武德四年(六二一)鑄開元通寶錢,以後盜鑄漸起,顯慶五年(六六0)以惡錢多,官為購進,以一善錢購五惡錢,民間遂藏惡錢以待禁弛。乾封(六六六至六六八)以後,私鑄犯法日蕃,有以舟筏鑄錢於江中者,詔允各地收用惡錢,而作姦仍不息。武後時,錢除了穿孔以及鐵、錫赤銅外,皆許通用。自是盜鑄蜂起,官莫能禁。先天、開元之際,兩京錢尤濫,或熔錫模錢,須臾得百十,故不得不禁。開元六年(七一八)正月敕禁惡錢,定重二銖四分以上乃得用;收民間惡錢熔之,另鑄合格錢。於是京城紛然,買賣殆絶。宋璟、蘇頲請拿出太府善錢二萬緡(一緡千文)置於南北市,以平價買百姓滯銷之物可充官用者;並許兩京百官預藉俸錢,以使善錢迅速流入民間。從之。明年二月(青黃不接時),又敕太府及京兆、畿縣出粟十萬石作價糶之,許用惡錢糴,以回收惡錢,送少府銷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