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呂誨彈劾王安石
| 事件經過:
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在官僚人事任免上與宰相産生了分歧。熙寧二年 (1069)四月,權知開封府(今河南開封)滕甫出任瀛州(河北河間)知州後,滕甫的職務由誰代替成了爭奪的焦點。宋神宗本意是讓定州(河北定州)知州孫長卿擔任權知開封府職務,宰相富弼、曾公亮對宋神宗的意見未置可否,但王安石發表意見,認為孫長卿是姦險小人,不能擔此重任,最好由鄆州(今山東東平)知州李肅之擔任此職。於是宋神宗任命李肅之代替滕甫擔任權知開封府職務,孫長卿依舊知定州。而鄭獬與滕甫關係素來密切,王安石嚮來討厭他們二人,並攻擊鄭獬極其姦猾,宰相曾公亮本想任命鄭獬為西京(今河南洛陽)行政長官,但王安石建議讓鄭獬出知杭州(今浙江杭州)。與此同時,王安石還嚮宋神宗進言,貶王拱辰為判應天府(今河南商丘)、錢公輔為江寧府(今江蘇南京)知府。針對王安石的這一係列行動,御史中丞呂誨立即上書宋神宗,激烈抨擊王安石,認為宣徽使王拱辰是宋神宗親自召回開封府任職的,王拱辰在職期間並無過錯,為何要他立刻出任外地職務?翰林學士鄭獬在三班院任職期間,公正廉潔,謠傳是鄭獬不願執行新法來處理政事,於是被貶出開封府。錢公輔也是因為竭力營救滕甫纔被貶黜的,等等。其後呂誨又上書朝廷,認為提拔陸詵為成都府(今四川成都)知府、吳中復為成德軍知軍都是異常情況,非常值得懷疑。王安石看到呂誨的奏章後,請求宋神宗解除自己的職務。宋神宗為了安慰王安石,貶呂誨為鄧州(今河南鄧縣)知州。呂誨被貶後,御史臺官員劉琦、錢顓、劉述等人上書營救呂誨,並進一步彈劾王安石,認為王安石任參知政事不到半年時間,朝廷內外為之側目,議論紛紛,因而劉琦、劉述等人也同時被貶官,劉琦貶監處州(今浙江麗水)酒稅、錢顓監衢州(今浙江衢州)酒稅等。范纯仁、司馬光等人紛紛上書聲援劉琦等人,為此知諫院范纯仁被罷黜,宰相曾公亮在宋神宗面前竭力為范纯仁辯護,最後纔被任命為同修起居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