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更多詳解

繁異體: 拼音: zhì部首: 總筆畫: 11部外筆畫: 6
 
UTF-8: E9939AUTF-16: 94DAUTF-32: 000094DA一字全碼: zhi4jinzhi一字雙碼: zijizi
 
一字單碼: zjz漢字結構: 左(中)右漢字層次: 5筆畫: 丿一一一????一????丶一丨一筆順編號: 31115154121
 
筆順讀寫: 撇橫橫橫折橫折捺橫竪橫他人筆順: 31115154121
 
部件組構: 钅(????(丿一)二(一一)????)至(????(一厶(????丶))土(十(一丨)一))
簡單解釋
  
  (
  zhì
  古代一種短的鐮刀。
  割稻穗。
  
  筆畫數:11;
  部首:釒;
  筆順編號:31115154121
詳細解釋
  
  
  zhì
  【名】
  一種小鐮刀,古時用以割禾〖smallsickle〗
  ,獲禾短鐮也。——《說文》
  一農之事,必有一耜、一銚、一鐮、一鎒、一椎、一,然後成為農。——《管子·輕重乙》
  割下的禾穗〖themowedearofgrain〗
  百裏賦納,二百裏納。——《書·禹貢》
  古縣名〖Zhicounty〗。在今安徽省宿縣西南
  
  
  
  zhì
  【動】
  收穫,刈〖mow〗
  截穎謂之。——《小爾雅》
  ,斷禾穗也。——《釋名》
  奄觀艾。——《詩·周頌·臣工》
  又如:(割取稻穗的聲音);艾(收割。引申為收穫);權(用武力懾服與用計謀控製對手)


  Ying said that the sickle cut. - "Little Ya"
更多簡解
  zhì
  ⒈〈古〉一種短的鐮刀。
  ⒉割禾穗。
更多詳解
  1.「銍」的簡化字。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