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更多詳解·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繁異體:  ()拼音: huì部首: 
 
總筆畫: 9部外筆畫: 6UTF-8: E7BB98
 
UTF-16: 7ED8UTF-32: 00007ED8一字全碼: hui4sihui
 
一字雙碼: husihu一字單碼: hsh漢字結構: 左(中)右
 
漢字層次: 5筆畫: ????????一丿㇏一一????丶筆順編號: 551341154
 
筆順讀寫: 折折橫撇捺橫橫折捺他人筆順: 551341154
 
部件組構: 纟((????????)一)会(人(丿㇏)云(二(一一)厶(????丶)))
 
簡單解釋
绘丹图
  
  (
  huì
  畫、描畫:畫。圖。描色。
  古代指彩綉,現指某些圖畫:彩
  畫
  
  筆畫數:9;
  部首:糹;
  筆順編號:551341154
詳細解釋
  
  
  huì
  【名】
  (從糸(mì,與綫絲有關),會聲。本義:五彩綉品)同本義。也作“會”〖multicolouredembroider〗
  ,會五采綉也。——《說文》
  雜彩曰。——《小爾雅·廣訓》
  山竜華蟲作。——《虞書》
  又如:絢(彩絢麗)
  
  
  
  huì
  【動】
  畫〖draw;paint〗
  自敗狀。——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影寫光。——蔡元培《圖畫》
  像祀之。——《明史》
  中殿閣。——《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像(畫像);畫(作畫);本(畫册);捲(畫捲);事後素(指畫先以粉地為質然後施加五彩。比喻人有美質,然後可加文飾)
  用言辭形容〖portray〗。如:飾(描修飾)
  
  
  huìhuà
  〖draw;paint;picture〗∶作畫。用筆等工具,墨、顔料等材料,在紙、紡織物、墻壁等表面上畫圖或作其他可視的形象
  〖drawing;painting;picture〗∶出的圖或畫
  
  huìshēng-huìsè
  〖truetolike;veryvivid;decribevividly〗以可見或可理解的形式來描或概括。指敘述、描寫極其逼真
  色地說明他的計劃,以便贏得他們的贊同
  
  huìshēng-huìyǐng
  〖truetolike;veryvivid;decribevividly〗形容描寫逼真、生動,淋漓盡致
  影樣翻新,描寫秋娘事事真。——清·蕭山湘靈子《軒亭冤》題詞
  
  huìshì
  〖paintinganddrawing〗∶畫之事
  〖picture;paiuting;drawing〗∶圖畫
  
  huìtú
  〖draw;chart;map〗製圖樣或地圖等
  
  huìyǐng-huìshēng
  〖averyvividdescriptiontruetolike;veryvivid〗敘述或描寫人物事件深刻入微、生動逼真
  
  huìzhì
  〖draw(adesign,etc.)〗用筆或其他圖工具描畫
更多簡解
  
  (從糸(與綫絲有關),會聲。本義五彩綉品) 同本義。也作會”
  ,會五采綉也。--《說文》
  雜彩曰。--《小爾雅·廣訓》
  山竜華蟲作。--《虞書》
  又如絢(彩絢麗)
  
  
  自敗狀。--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影寫光。--蔡元培《圖畫》
  像祀之。--《明史》
  中殿閣。--《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像(畫像);畫(作畫);本(畫册);捲(畫捲);事後素(指畫先以粉地為質然後施加五彩。比喻人有美質,然後可加文飾)
  用言辭形容
  (纋)、繢huì畫,描畫,描摹~圖樣。~影~形。~聲~色。
更多詳解
   hui
  部首 糹 部首筆畫 03 總筆畫 09
  
  draw;paint;
  畫;
  
  (1)
  纋
  huì
  (2)
  (從糸(mì,與綫絲有關),會聲。本義五彩綉品) 同本義。也作會” [multicoloured embroider]
  ,會五采綉也。--《說文》
  雜彩曰。--《小爾雅·廣訓》
  山竜華蟲作。--《虞書》
  (3)
  又如絢(彩絢麗)
  
  (1)
  纋
  huì
  (2)
  畫 [draw;paint]
  自敗狀。--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影寫光。--蔡元培《圖畫》
  像祀之。--《明史》
  中殿閣。--《聊齋志異·促織》
  (3)
  又如像(畫像);畫(作畫);本(畫册);捲(畫捲);事後素(指畫先以粉地為質然後施加五彩。比喻人有美質,然後可加文飾)
  (4)
  用言辭形容 [portray]。如飾(描修飾)
  
  huìhuà
  (1)
  [draw;paint;picture]∶作畫。用筆等工具,墨、顔料等材料,在紙、紡織物、墻壁等表面上畫圖或作其他可視的形象
  (2)
  [drawing;painting;picture]∶出的圖或畫
  
  huìshēng-huìsè
  [true to like;very vivid;decribe vividly] 以可見或可理解的形式來描或概括。指敘述、描寫極其逼真
  色地說明他的計劃,以便贏得他們的贊同
  
  huìshēng-huìyǐng
  [true to like;very vivid;decribe vividly] 形容描寫逼真、生動,淋漓盡致
  影樣翻新,描寫秋娘事事真。--清·蕭山湘靈子《軒亭冤》題詞
  
  huìshì
  (1)
  [painting and drawing]∶畫之事
  (2)
  [picture;paiuting;drawing]∶圖畫
  
  huìtú
  [draw;chart;map] 製圖樣或地圖等
  
  huìyǐng-huìshēng
  [a very vivid description true to like;very vivid] 敘述或描寫人物事件深刻入微、生動逼真
  
  huìzhì
  [draw(a design,etc.)] 用筆或其他圖工具描畫
  
  (纋)
  huì ㄏㄨㄟ╝
  (1)
  畫、描畫~畫。~圖。描~。~聲~色。
  (2)
  古代指彩綉,現指某些圖畫彩~。
  鄭碼zobz,u7ed8,gbkbbe6
  筆畫數9,部首糹,筆順編號551341154
康熙字典
未集中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鬍對切,音潰。【說文】會五采繡也。【小爾雅】雜彩曰。【玉篇】綵畫也。【論語】事後素。【何晏註】,畫文也。【釋文】本又作繢。 又【廣韻】【集韻】【韻會】????黃外切,音會。義同。 又與會同。【書·益稷】日月星辰山竜華蟲作會。【傳】會,五采也。以五采成此畫焉。【釋文】會,馬鄭作。 又與鄶同。【穀梁傳·宣十八年】邾人戕子於繒。【釋文】,本或作鄶。 又【集韻】古外切,音儈。五采束髮也。
說文解字
繪  會五采繡也。《虞書》曰:山竜華蟲作。《論語》曰:事後素。從糸會聲。黃外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