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骊歌
送魏萬之京: 朝聞遊子唱驪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灞陵行送別: 驪歌愁絶不忍聽。
送鄭州周司空: 賓禦促驪歌
點絳唇: 日日驪歌,空費行人淚。
琴調相思引(送範殿監赴黃岡): 席間奏起了凄婉的驪歌,那就是催人淚下的《陽關三疊》吧!那凄涼哀傷的樂麯在
鼕日宴群公於宅各賦一字得杯: 驪歌不用催。
鼕日宴於庶子宅各賦一字得鮮: 驪歌雖欲奏,歸駕且留連。
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製: 驪歌送錦輪。
餞許州宋司馬赴任: 驪歌一麯罷,愁望正凄凄。
海上詩送薛文學歸海東: 日暮驪歌後,永懷空滄洲。
暮春滻水送別(一作暮春送客): 當此驪歌唱晚,夕陽銜山之際,引領遙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悠然聯
浙東罷府西歸酬別張廣文皮先輩陸秀纔: 一麯驪歌又幾年。
衢州別李秀纔: 一麯驪歌兩行淚,更知何處再逢君。
散天花(次師能韻): 驪歌齊唱罷,淚爭流。
菩薩蠻: 驪歌半醉中。
雙頭蓮: 最苦唱徹驪歌,重遲留無計。
念奴嬌(和陳元載中秋小集): 驪歌凄斷,語別還應惜。
沙塞子(席上送趙戒叔,時東南方擾): 忍持酒、重聽驪歌
定風波: 一麯驪歌酒一鐘。
點絳唇(送常守陳正同應之還朝): 忍聽驪歌舉。
金人捧露盤:
驪歌幾疊,至今愁思怯陽關。
浪淘沙: 驪歌恨麯未闋。
木蘭花慢(餞公孫倅): 驪歌催唱,喚起離愁。
送陳彥恂北上兼簡李奇卿學士: 驪歌清切也堪聽。
湖上招曼叔: 未奏驪歌已愴情。
文約既行復作此送之: 驪歌未殘心欲動,剪燭夜談如昨夢。
送薛子範明府歸永嘉: 柳邊鶯語即驪歌
送友: 揮手唱驪歌
離滁陽: 一麯驪歌酒十分。
禦筵送李宣徽知真定府: 驪歌未闋長楊苑,騎吹先臨細柳營。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長安以詩寄賀: 驪歌遮去轍,竹馬望行塵。
提刑張都官回文詩: 曉驪歌罷怨人歸。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