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颀
琵琶行並序: 與李頎《聽董大彈鬍笳弄兼寄語房給事》、李白《聽蜀僧濬彈琴》、韓愈《聽穎師
放言五首(其一): 唯李頎有雲:“濟水自清河自濁,周公大聖接輿狂。
古意: 這在李頎以前的七言古詩中是沒有的。
送陳章甫: 李頎的送別詩,以善於描述人物著稱。
聽董大彈鬍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李頎此詩,約作於天寶六、七載(747—748)間。
聽蜀僧瀎彈琴: 唐代另一位詩人李頎有一首《聽安萬善吹觱篥歌》,用不同季節的不同景物,形容
送魏萬之京: 魏萬是比李頎晚一輩的詩人,然而兩人卻是十分密切的"忘年交"。
送劉昱: 他與李頎是朋友,但關係並不十分密切,兩人當時同在鎮江揚州這一帶。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旅望 [一作李颀诗]
送喬林: [一作李頎詩]
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
赠李颀
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李頎有三首涉及音樂的詩。
送魏萬之京: 魏萬比李頎晚一輩,然而從此詩看,兩人象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李頎雲:‘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
留别故人(一作李颀诗)
和李秀纔邊庭四時怨(其四): 高適、岑參、李頎等人,就以集中地寫這一方面的題材而聞名,形成了著名的所謂
鬍笳十八拍: 這在唐代詩人李頎的詩作中大約可窺見其一:
吳禮部詩話: : 李頎於諸人中尤有古意。
升庵詩話(1-7): : 李頎詩:"好在長安行樂地,空令歲月易蹉跎。
升庵詩話(8-14): : 而李頎《春閨怨》亦云:"紅粉女兒窗下羞,畫眉夫婿隴西頭。
捲四: : 王維李頎頗臻其妙,即子美篇什雖衆,隤焉自放矣。
國雅品: : 近體厭飫李頎
四溟詩話: : 李頎貽張旭詩曰:“左手持蟹螯,右手執《丹經》。
全唐詩話續編: : 琛陸贄元結蕭穎士李華裴迪祖詠邱為李頎劉□虛綦毋潛武元衡孟郊張繼陳標竇牟、
韻語陽秋(8-14): : 李頎《王母歌》雲:“武皇齋戒承華殿,端拱須臾王母見。
韻語陽秋(15-20): : ”李頎亦云:“男兒在世無産業,行子出門如轉蓬。
藝圃擷餘: : 李頎七言律,最響亮整肅。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 李頎雲:‘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
聽蜀僧濬彈琴: : 唐代另一位詩人李頎有一首《聽安萬善吹觱篥歌》,用不同季節的不同景物,形容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