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卢仝 Lu Quan  唐代   (795~835)
樂府雜麯·鼓吹麯辭·有所思 Official conservatory in the han ynasty (206b.c.-a.d.220) potpourri Advocating qu diction have one's thoughts
雜麯歌辭·自君之出矣 Potpourri songs Since the king of the carry on
月蝕詩 Eclipse poetry
哭玉碑子 Kuyubeizi
觀放魚歌 to look at Released fish cantus
示添丁 Said of childbirth
寄男抱孫 Jinanbaosun
自詠三首 Since wing 3
送王儲詹事西遊獻兵書
送邵兵曹歸江南
寄外兄魏澈
喜逢鄭三遊山
卓女怨 Zhuo women complain
守歲二首 Stay up late on new year's eve 2
新月 crescent
解悶 diversion
揚子津
人日立春 Person days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送尉遲羽之歸宣州
悲新年 sad watch in
憶酒寄劉侍郎 Liu Yi Sakayori assistant minister
白鷺鷥 white bittern
風中琴 Wind piano
感秋別怨 Feeling fall Do not complain
多首一頁
古詩 ancient style poetry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裏,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傢。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捲。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嚮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賞析】   盧仝,自號玉川子。這首詩就是同陸羽《茶經》齊名的玉川茶歌。
  
    全詩可分為四段,第三段是作者着力之處,也是全詩重點及詩情洋溢之處。第四段忽然轉入為蒼生請命,轉得幹淨利落,卻仍然保持了第三段以來的飽滿酣暢的氣勢。
  
    頭兩句:送茶軍將的扣門聲,驚醒了他日高三丈時的濃睡。軍將是受孟諫議派遣來送信和新茶的,他帶來了一包白絹密封並加了三道泥印的新茶。讀過信,親手打開包封,並且點視了三百片圓圓的茶餅。密封、加印以見孟諫議之重視與誠摯;開緘、手閱以見作者之珍惜與喜愛。字裏行間流溢兩人的互相尊重與真摯友誼。
  
    第二段寫茶的采摘與焙製,以烘托所贈之茶是珍品
  
    頭兩句說採茶人的辛苦。三、四句天子要嘗新茶,百花因之不敢先茶樹而開花。接着說帝王的“仁德”之風,使茶樹先萌珠芽,搶在春天之前就抽出了金色的嫩蕊。以上四句,着重渲染珍品的“珍”。以下四句,說象這樣精工焙製、嚴密封裹的珍品,本應是天子王公們享受的,現在竟到這山野人傢來了。在最後那個感嘆句裏,既有微諷,也有自嘲。
  
    以上兩段,全用樸素的鋪敘,給人以親切之感。詩中雖然出現了天子、仁風、至尊、王公等字樣,但並無諂媚之容,而在“何事”一句中,卻把自己和他們區別開來,把自己劃入野人群中。作為一個安於山林、地位卑微的詩人,他有一種坦直淡泊的胸襟。盧仝一生愛茶成癖。茶對他來說,不衹是一種口腹之欲,茶似乎給他創造了一片廣阔的天地,似乎衹有在這片天地中,他那顆對人世冷暖的關註之心,才能略有寄托。第三段的七碗茶,就是展現他內心風雲的不平文字。
  
    反關柴門,傢無俗客,這是一種極為單純樸素的精神生活所要求的必要環境。衹有在這種環境中,才能擺脫可厭的世俗,過他心靈的生活。紗帽,這裏指一般人用的紗巾之類。紗帽籠頭,自煎茶吃,這種平易淡泊的外觀,並不說明他內心平靜。讀完全詩,纔會見到他內心熾熱的一面。
  
    碧雲,指茶的色澤;風,謂煎茶時的滾沸聲。白花,煎茶時浮起的泡沫。在茶癖的眼裏,煎茶自是一種極美好的享受,這裏也不單純是為了修飾字面。以下全力以赴寫飲茶,而所飲之茶就象一陣春雨,使他內心世界一片蔥翠。在這裏,他集中了奇特的詩情,並打破了句式的工穩。在文字上作到了“深入淺出”,或說“險入平出”。七碗相連,如珠走坂,氣韻流暢,愈進愈美。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看似淺直,實則沉摯。第三碗進入素食者的枯腸,已不易忍受了,而茶水在腸中搜索的結果,卻衹有無用的文字五千捲!似已想入非非了,卻又使人平添無限感慨。
  
    第四碗也是七碗中的要緊處。看他寫來輕易,筆力卻很厚重。心中鬱積,發為深山狂嘯,使人有在奇癢處着力一搔的快感。
  
    飲茶的快感以致到“吃不得也”的程度,可以說是匪夷所思了。這,雖也容或有之,但也應該說這是對孟諫議這位飲茶知音所送珍品的最高贊譽。同時,從結構上說,作者也要用這第七碗茶所造成的飄飄欲仙的感覺,轉入下文為蒼生請命的更明確的思想。這是詩中“針綫”,看他把轉折處連縫得多麽熨貼。
  
    蓬萊山是海上仙山。盧仝自擬為暫被謫落人間的仙人,現在想藉七碗茶所引起的想象中的清風,返回蓬萊。因為那些高高在上的群仙,哪知下界億萬蒼生的死活,所以想回蓬萊山,替孟諫議這位朝廷的言官去問一下下界蒼生的事,問一問他們究竟何時才能夠得到蘇息的機會!
  
    這首詩寫得揮灑自如,宛然毫不費力,從構思、語言、描繪到誇飾,都恰到好處,能於酣暢中求嚴緊,有節制,盧仝那種特有的別緻的風格,獲得完美的表現。
  
    (孫藝秋)

【資料來源】 388_10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