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辛弃疾 Xin Qiji  宋代   (1140~1207)
清平樂·村居 Qingping yue Murai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The west point on the horizon where the sun _set_s the moon's reflection on a river Night walk Yellow sand Road
鷓鴣天·代人賦 Partridge days Fu generation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樓有懷 Tone of the south Teng Jingkou North-solid building Are pregnant
青玉案·元夕 Qing yuan Lantern Festival
祝英臺近·晚春 Lovers Near late spring
滿江紅 Azolla
水竜吟·登建康賞心亭 Shuilong yin Teng jian Kang delightful Pavilion
摸魚兒 Mo Yuer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Congratulate benedict Do Shigeyoshi 10 Younger brother
河瀆神 River profaneness
最高樓 top floor
太常引 Too often lead
南歌子 Southern Poems
摸魚兒 Mo Yuer
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 Mo yuer Tide Upper lobe prime minister
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s poem with Lake New home Will become
沁園春(送趙江陵東歸,再用前韻) s poem sent Zhao Jiangling East return Resume Former rhyme
水竜吟(為韓南澗尚書甲辰歲壽) Shuilong yin To Korea Nanjian Shang shu Jiachen-year-old life
水竜吟(次年南澗用前韻為僕壽。僕與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壽南澗)
水竜吟(登建康賞心亭) Shuilong yin Teng jian Kang delightful Pavilion
滿江紅(賀王宣子産湖南寇) Azolla He Wangxuan Zi Hunan bandit
滿江紅(送湯朝美自便歸金壇) Azolla DPRK sent to Tom Suit oneself Return Jintan
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Azolla Li Zheng of Tixing delivery Shu
多首一頁
古詩 ancient style poetry
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

辛弃疾


  細把君詩說。
  悵餘音、鈞天浩蕩,洞庭膠葛。
  千尺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
  乍一見、寒生毛發。
  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
  金屋冷,夜調瑟。
  
  去天尺五君傢別。
  看乘空、魚竜慘淡,風雲開合。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骨。
  嘆夷甫、諸人清絶。
  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
  南共北,正分裂。

【賞析】   淳熙十五年(1188),陳亮拜訪辛棄疾,兩人同遊鵝湖,相聚十天。其間,兩人互相唱和,各寫了三首詞,其內容都離不開抗金這件事。本詞題目說“用前韻”,指的是他寫給陳亮的《賀新郎》(“把酒長亭說”)的韻。杜叔高,名斿(yóu遊),與辛棄疾、陳亮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上片贊揚杜叔高的詩,同情他在詩中流露的鬱鬱不得志的心情。“細把君詩說”開門見山,說明以下對“杜詩”展開評論。“恍餘音”三句,稱贊杜叔高的詩象神奇美妙的音樂,在寥闊的天空和原野迴旋。“鈞天”,指鈞天廣樂,古代傳說中天上的音樂;“膠葛”,廣阔的樣子。“千丈陰崖塵不到,唯有層冰積雪。乍一見,寒生毛發。”這幾句則是形容“杜詩”的風格嚴峻、清冷。詞人對杜叔高的詩的評價很高,難免有些“過譽”,但他欣賞杜的才華,與他的友情真摯,由他的詩想到他命運乖蹇,懷才不遇,卻是很自然的事。“自昔佳人多薄命”以下五句,用漢武帝金屋藏嬌,後來阿嬌失寵,黜居長門宮的典故,以陳阿嬌受冷落,來比喻杜叔高不得志。應該說,杜叔高的文才與聲望,即使在當時,也不能和辛稼軒、陳同父相提並論,但他們恢復中原、統一祖國的理想是一致的,因此他們就有共同的語言,這一點,在下片表現得更為明朗。
  
    過片之後,由對杜叔高的鼓勵着筆,漸漸轉入對國事的感慨,使這首酬答友人的詞主題深化,意境擴大,成了感情激越、音調高昂的愛國主義篇章。
  
    “去天尺五君傢別”一句,頌揚杜叔高出身名門望族、傢世顯赫,與他人不同。“去天尺五”,見《三秦記》:“城南韋杜,去天尺五。”指的是唐代長安城南韋氏和杜氏都是世代相傳的貴族,兩傢都離皇帝很近。“看乘空,魚竜慘淡,風雲開合”三句,進一步對杜叔高的鼓勵。“乘空”,升上天空;“魚竜”,古代有魚化竜,竜飛升的傳說;“慘淡”,言辛苦經營,杜甫《送從弟赴河西判官》詩有“慘淡苦士志”的句子;“風雲開合”即風雲變化。這裏說,杜叔高衹要經過艱苦努力,政治上一定會有好機遇,是會飛黃騰達的。不妨設想,本詞的思路就此發展下去,通篇全是朋友間酬答勉勵、抒寫友情,也不失為好詞。但本詞的思想藝術價值遠不止此。
  
    辛棄疾對祖國的山河破碎耿耿於懷,在給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寫贈詞時,又很自然地想起了令他痛心疾首的國傢大事。“起望衣冠神州路”兩句筆鋒陡轉,他想起了淪陷多年的中原,似乎看到烈烈白日照射着為國捐軀的戰士們逐漸銷蝕腐朽的白骨。“衣冠”,這裏藉代文明。“嘆夷甫諸人清絶”是對南宋統治集團中那些崇尚清談、脫離實際的人的諷刺。“夷甫”,西晉宰相王衍,字夷甫,匈奴起兵侵犯西晉時,由於他清談誤國,喪失了很多國土。“清絶”,清高極了。本句用“嘆”字領起,是惋嘆之意,明寫“夷甫”,實指南宋統治集團中那些空談誤國的人。
  
    “夜半狂歌悲風起”,是心境描寫,也是感情的抒發。詞人感傷國事,無法自抑,乃至半夜裏唱起歌來,即所謂“長歌當哭”,“狂”字說明詞人憤怒已極,近乎瘋狂,“悲”字是說,由於心情懊喪,聽着風聲也在悲鳴。“聽錚錚,陣馬檐間鐵。”煩惱時,聽到屋檐下懸挂的鐵馬撞擊聲,更添凄涼。“南共北,正分裂。”結尾兩句,直接點明他的心事,他氣惱、煩躁、憤怒的原因,就是國土的分裂。結語令人想見詞人寫作此詞時怒發上指的氣概。
  
    當代學者夏承燾說辛詞《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肝腸似火,色貌如花”;藉以評價本詞,也未嘗不可。這說明辛棄疾愛國詞共具的一種豪放風格。(王方俊)


編輯者: 白水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