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人物列表
歌德 Goethe荷尔德林 Friedrich Hölderlin海涅 Heinrich Heine
拉斯克—许勒 Else Lasker-Schüler艾兴多尔夫 Joseph Freiherr von Eichendorff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君特·格拉斯 Günter Grass朋霍费尔 Dietrich Bonhoeffer葛瑞夫 Dieter M. Gräf
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席勒 Friedrich von Schiller
威廉·格纳齐诺 Wilhelm Genazino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43年1月22日2018年12月12日)

Wilhelm Genazino
威廉·格纳齐诺(Wilhelm Genazino),1943年出生于曼海姆(Mannheim),就读德国研究(Germanistik)、社会学与哲学,1965年以前担任记者工作,自1971年开始决定以自由作家的身份专事写作,目前定居于法兰克福

 

威廉·格纳齐诺简介

编辑
1998年获德国巴发利亚美艺学院的文学奖,2004年获Georg-Buchner文学奖。
威廉·格纳齐诺出生于1943年,属于欧洲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学生风潮的“68年一代”,1977年他以一部描写文员生活的小说三部曲成名,他的代表作包括《收银员》(1998年)、《给今天的雨伞》(2001年)、《女人、住房、小说》(2003年)等,尤其是最后一部被称为格纳齐诺的自传小说。与其作品中的人物相似,作家本人也深居简出。据报道,他的业余生活就是阅读和散步,而这两个爱好正是他“观察人生”的最好方式。

格纳齐诺小说的特点

编辑
格纳齐诺小说的特点是对日常琐碎生活的极其细致的描写,因此他的作品在一般读者中一向有“无聊”、“沉闷”的名声,然而在文学评论家眼中,他的小说却是以小人物为主角的“当代德国的心理历史”,出色地描绘出了“日常生活中可笑的荒诞”。自上世纪末以来,格纳齐诺已连续拿了德国国内数个文学奖。
格纳齐诺发表处女作《拉斯林大街》(Die Laslinstrasse)的时候,只有22岁,小说描写一个中学生渴望摆脱种种束缚、获得自由的梦想,然而这部颇有自传成分的小说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响。直到1977至1979年间,三部曲《阿布沙菲尔》(Abschaffel)、《摧毁忧虑》(Die Vernichtung der Sorgen)、《错误的年代》(Falsche Jahre)的相继问世,格纳齐诺才一举成名。
贯穿上述三部小说的是主人公阿布沙菲尔,这是一个格格不入的办公室小职员,他不满一潭死水的乏味生活,又拒绝接受“文化工业”提供的消费品,决心尝试一些“越轨”行为,例如充当“皮条客”,然而生性极度敏感的他,又为此担惊受怕,于是历次滑稽可笑的“冒险”都只是虎头蛇尾,最终患上了精神病,不得不住院治疗,在这里,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
该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工业化社会中人的异化过程,作家通过阿布沙菲尔的独特视角,对社会生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通过主人公的思考对社会现实极尽冷嘲热讽。读者在书中又一次看到了主人公试图冲破世俗束缚的努力,孤僻敏感的小职员形象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卡夫卡,的确如此,作者本人也不否认他受后者的影响很深,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都能见到卡夫卡的影子。
对于小人物的关注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小说创作。1981年问世的《放纵》描写的又是一位陷入自我认同危机的小职员。随后他又创作了《异战》(1984)、《痕迹、夹克、房间、疼痛》(1989)、《热爱单调》(1990)。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从1998年起,《女出纳们》(1998)、《当天的雨伞》(2001)、《一个女人、一套房子、一部小说》(Eine Frau,eine Wohnung,ein Roman,2003)接踵问世。尤其是后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它堪称格纳齐诺的自传小说,描写一个年轻人如何通过观察周遭的世界,而逐渐进入文学的殿堂,批评家认为,这是一部成功的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格纳齐诺将“观察”视作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只有通过冷静和细致的观察,作家才能揭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忽视的东西,所以在他的小说中,那些敏感神经质的主人公也都是些出色的观察者。格纳齐诺曾不无自得地说:“灵机一动产生于漫长的观察之中。”

其他作品的风格

编辑
除了小说创作,格纳齐诺还是许多报刊的特约撰稿人,写作散文、杂文、箴言体小品。读者在他的作品中能够体味出一种独特的冷峻的幽默,他继承了德语作家的嘲讽(Ironie)风格,在许多地方都能感觉到托马斯·曼式的自我嘲讽。除此之外,格纳齐诺还写过不少广播剧剧本和幽默小品。
与其作品中的人物相似,作家本人深居简出,显得落落寡合。他的业余生活就是阅读和散步,而这两个爱好正是实现“观察”的最好方式。

获得2004年度的毕希纳文学奖

编辑
6月3日,众人瞩目的2004年度毕希纳文学奖揭晓,威廉·格纳齐诺(Wilhelm Genazino)荣膺大奖。毕希纳奖是德国文学界的最高奖项,以19世纪德国著名剧作家和革命者毕希纳命名,每年由德国语言文学科学院颁发。
在文坛成为秀场的年代里,此次将毕希纳奖授予堪称“独行客”(Einzelgnger)的格纳齐诺颇有警世之意。正式颁奖仪式将于10月23日在德国语言文学科学院的所在地达姆施塔特举行。
学术论文
内容来自 


Wilhelm Genazino (22 January 1943 – 12 December 2018) was a German journalist and author. He worked first as a journalist for the satirical magazine pardon and for Lesezeichen. From the early 1970s, he was a freelance writer who became known by a trilogy of novels, Abschaffel-Trilogie, completed in 1979. It was followed by more novels and two plays. Among his many awards is the prestigious Georg Büchner Priz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