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人物列錶
弗裏德裏希·威廉·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卡爾·威特 Carl Weter康拉特·賽茨 Konrad Seitz
萊內爾·埃爾林格 莱内尔埃尔林 grid霍爾格·萊納斯 Holger Reiners烏特·艾爾哈特 Ute Ehrhardt
戴特·奧藤 Dieter Otten約爾格·艾剋曼 Jorge Ikmann赫爾曼·約瑟夫·左赫 Hermann-Josef Zoche
洛塔爾·賽韋特 Lothar J. Seiwert彼得·馬丁 Bidemading布魯諾·霍爾納格 布鲁诺霍尔 Nag
邁剋爾·舒馬赫 Michael Schumacher邁剋爾·舒馬赫 Michael Schumacher海德格爾 Heidegger
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黑格爾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卡爾·馬剋思 Karl Marx
哈拉爾特·舒曼 Harald Schumann弗裏茲·李曼 Fritz Riemann馬剋斯·韋伯 Max Weber
維姆·文德斯 Ernst Wilhelm菲利剋塔斯·海涅博多·捨費爾
提爾·巴斯蒂安沃特·哈特巴赫瓦爾特·剋萊默
戴夫·德威特斯賓格勒 Oswald Arnold Gottfried Spengler赫爾曼·西蒙
多麗斯·沃爾夫羅爾夫·梅爾剋勒丹尼爾·皮諾
托斯騰·格剋彼得·馬丁/布魯諾·霍爾納格諾瓦利斯 Novalis
葛勃爾·施丹戈特諾爾曼·榮格福爾格·剋裏戈爾
剋勞斯·P·費捨爾格奧爾格•西美爾 Georg Simmel沃爾夫‧埃爾布魯赫 Wolf Erlbruch
腓特烈·威廉四世
德國 普魯士  (1795年十月15日1861年元月2日)
開端終結
在位1840年六月7日1861年元月2日


腓特烈·威廉四世(德語:Friedrich Wilhelm IV von Preußen,1795年10月15日-1861年1月2日),霍亨索倫王朝普魯士國王,1840年至1861年在位。

生平

腓特烈·威廉少年時曾在1814年參加解放戰爭,對抗拿破侖的軍隊。他對建築學及風景園林頗有興趣,是當時著名建築傢卡爾·弗裏德裏希·申剋爾的老主顧。他在1823年與巴伐利亞公主伊麗莎白·盧多維卡結婚。二人沒有子女。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

1848年3月,1848年革命爆發。這位國王想以軍隊鎮壓革命,但在3月19日就决定撤軍,並自任政府元首。他馬上投入德國統一的事業,組成了一個自由主義政府,並召開國民議會和下令草擬普魯士王國憲法。但是,腓特烈·威廉在後來確定自己的地位穩固後,就馬上命令軍隊包圍柏林並在12月解散議會。

雖然如此,他仍然支持統一運動。於是,在1849年4月3日,法蘭剋福國民議會邀請他出任統一德國的皇帝,卻被他拒絶。腓特烈·威廉認為自己不能接受“拾取在溝渠上的皇冠”,結果令議會被迫解散。他嘗試成立愛爾福特聯盟議會 (Erfurter Union) ,企圖兼併其他邦國以統一德國並排除奧地利於這統一德國之外。然而,基於奧地利的強烈反對,他被迫放棄計劃,在1850年11月29日簽署奧爾米茨條約

雖然腓特烈·威廉四世反對民主的國民議會,卻沒有恢復官僚統治。他始終成立了一個新的憲法,設置兩院製國會上議院由貴族選出、下議院則由民選産生。下議院由所有納稅人選出,但選舉資格則基於繳稅額,所以不能實現普選。憲法容許國王任命大臣部長的權力,並重建了保守的地方議會與州份議會,也保證國王能操縱軍隊與官僚。這種制度比以前更為自由,但始終是一種保守制度,讓國王、貴族與軍官階層掌握大權。這種憲法一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普魯士王國敗戰被廢除後宣告結束。

1857年,腓特烈·威廉被中風影響,身體局部癱瘓並患上精神病。所以,從1858年開始,他的弟弟威廉出任攝政王,直到兄長在1861年去世。攝政王後來即位,成為威廉一世


<< 前一君主: 腓特烈·威廉三世普魯士腓特烈·威廉四世
(1840年1861年)
後一君主 >>: 威廉一世 威廉大帝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