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人物列錶
非馬 William Marr愛倫·坡 Edgar Alan Poe愛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
惠特曼 Walt Whitman狄更生 Emily Dickinson斯蒂芬·剋蘭 Stephan Crane
史蒂文斯 Wallace Stevens弗羅斯特 Robert Frost卡爾·桑德堡 Carl Sandberg
威廉斯 William Carlos Williams龐德 Ezra Pound杜麗特爾 Hilda Doolittle
奧登 Wystan Hugh Auden卡明斯 E. E. Cummings哈特·剋萊恩 Hart Crane
羅伯特·鄧肯 Robert Duncan查爾斯·奧爾森 Charles Olson阿門斯 A. R. Ammons
金斯堡 Allen Ginsberg約翰·阿什伯利 John Ashbery詹姆斯·泰特 James Tate
蘭斯敦·休斯 Langston Hughes默溫 W. S. Merwin羅伯特·勃萊 Robert Bly
畢肖普 Elizabeth Bishop羅伯特·洛威爾 Robert Lowell普拉斯 Sylvia Plath
約翰·貝裏曼 John Berryman安妮·塞剋斯頓 Anne Sexton斯諾德格拉斯 W. D. Snodgrass
弗蘭剋·奧哈拉 Frank O'Hara布洛茨基 L.D. Brodsky艾米·洛威爾 Amy Lowell
埃德娜·聖文森特·米蕾 Edna St. Vincent Millay薩拉·梯斯苔爾 Sara Teasdale馬斯特斯 Edgar Lee Masters
威廉·斯塔福德 William Stafford艾德裏安娜·裏奇 Adrienne Rich大衛·伊格內托 David Ignatow
金內爾 Galway Kinnell西德尼·拉尼爾 Sidney Lanier霍華德·奈莫洛夫 Howard Nemerov
瑪麗·奧利弗 Mary Oliver阿奇波德·麥剋裏許 阿奇波德麦 Kerry Xu傑弗斯詩選 Robinson Jeffers
露易絲·格麗剋 Louise Glück凱特·萊特 Kate Light施加彰 Arthur Sze
李立揚 Li Young Lee斯塔夫理阿諾斯 L. S. Stavrianos阿特 Art
費翔 Kris Phillips許慧欣 eVonne傑羅姆·大衛·塞林格 Jerome David Salinger
巴拉剋·奧巴馬 Barack Hussein Obama朱瑟琳·喬塞爾森 Josselson, R.詹姆斯·泰伯 詹姆斯泰伯
威廉·恩道爾 Frederick William Engdahl馬剋·佩恩 Mark - Payne拉吉-帕特爾 Raj - Patel
蘇珊·桑塔格 Susan Sontag
美國 現代美國  (1933年元月16日2004年十二月28日)
去世地: 紐約


蘇珊·桑塔格(1933—2004),美國著名作傢、評論傢,先後求學於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等著名學府,長期為《黨派評論》、《紐約客》等重要刊物撰稿,主要作品包括隨筆文集《反對闡釋》、《論攝影》、《疾病的隱喻》等,以及小說《恩主》、《火山情人》、《在美國》等;此外,桑塔格還積極介入各類社會事件,發揮作為獨立知識分子的巨大影響力,被譽為“美國公衆的良心”。

蘇珊·桑塔格(英語:Susan Sontag,1933年1月16日-2004年12月28日)生卒於紐約美國著名的作傢評論傢、著名的女權主義者,她被認為是近代西方最引人註目、最有爭議性的女作傢及評論傢之一。

蘇珊的寫作領域廣泛,以其才華、敏銳的洞察力和廣博的知識著稱。著作主要有《反對闡釋》(Against Interpretation),《激進意志的風格》(Styles of Radical Will),《論攝影》(On Photography),《艾滋病及其隱喻》(AIDS and Its Metaphors)和小說《火山情人》(The Volcano Lover)。另外其子David Rieff將其日記與筆記編成一本書Reborn:Journals and Notebooks,1947-1963

2000年,她的歷史小說《在美國》獲得了美國國傢圖書奬。她還是一位社會評論傢和文學評論傢,她對時代以及文化的批評包括攝影藝術文學等,被譽為“美國公衆的良心”。此外,她也是一位反戰人士,1960年代反對越南戰爭,也寫文章批評過伊拉剋戰爭

人物生平

 

桑塔格的墓園

 

早年

蘇珊·桑塔格原名Susan Rosenblatt,是Jack Rosenblatt和其前妻Mildred Jacobsen的親生女兒。Jack是從事毛皮生意的猶太商人,在桑塔格5歲時因肺結核死於中國。Mildred便改嫁給Nathan Sontag,於是蘇珊改隨後父姓。桑塔格是第三代的立陶宛裔美國人。

桑塔格於亞利桑那州圖森成長,高中在洛杉磯就讀。她跳了三級,15歲就高中畢業,入讀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在伯剋利一學期後轉學入芝加哥大學,後獲得芝加哥大學本科學位。24歲便在哈佛大學取得哲學碩士,之後並前往牛津大學聖安妮學院研究院與巴黎大學,主要工作在哲學、文學和神學這幾個範疇。

家庭

17歲時,桑塔格和菲利普·瑞夫(Philip Rieff)結婚,這段婚姻於8年後結束。他們的兒子大衛·瑞夫後來成為了作傢及其母的編輯。1989年桑塔格和攝影師安妮·萊柏維茲展開了新戀情,但這段戀情在桑塔格臨終前一年結束了,但兩人到桑塔格死時仍是朋友。

桑塔格因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於2004年12月28日逝世。三十多年來,她與不同形式的癌癥鬥爭,包括乳癌子宮癌

部分著作



外部鏈接

參考文獻

  1. ^ 跳轉至:1.0 1.1 1.2 Homberger, Eric. Obituary: Susan Sontag. The Guardian. 2004-12-29 [2019-07-09]. ISSN 0261-3077 (英國英語).
  2. ^ 跳轉至:2.0 2.1 2.2 Susan Sontag. www.susansontag.com. [2019-07-09].
  3. ^ Guthmann, Edward. Love, family, celebrity, grief -- Leibovitz puts her life on display in photo memoir. 舊金山紀事報. 2006-11-01 [2017-10-28].

外部鏈接


Susan Sontag (/ˈsɒntæɡ/; January 16, 1933 – December 28, 2004) was an American writer, filmmaker, philosopher, teacher, and political activist. She mostly wrote essays, but also published novels; she published her first major work, the essay "Notes on 'Camp'", in 1964. Her best-known works include On Photography, Against Interpretation, Styles of Radical Will, The Way We Live Now, Illness as Metaphor, 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The Volcano Lover, and In America.

Sontag was active in writing and speaking about, or travelling to, areas of conflict, including during the Vietnam War and the Siege of Sarajevo. She wrote extensively about photography, culture and media, AIDS and illness, human rights, and communism and leftist ideology. Although her essays and speeches sometimes drew controversy, she has been described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ritics of her generation."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