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人物列錶
泰戈爾 Rabindranath Tagore達摩 Dharma般剌蜜帝 Banlamidi
罽賓沙門佛陀多羅 Fishnet Binsha door Buddha doro迦葉摩騰 Mahākāśyapa Matanga瞿曇般若流支 Gautama stream support Wisdom
維摩詰 Offerings阿育王 Ashoka釋迦牟尼 Sakyamuni
基蘭·德賽 Kiran Desai什維·庫馬爾 什维库马尔拉斯金·邦德 Ruskin Bond
法天 Heaven施護 Dānapāla法賢 Faxian
達摩笈多 Dharma Gupta曇無讖 Dharmaksema求那毗地 Gunaviddhi
求那跋陀羅 Gun!abhadra真諦 Paramārtha竺律炎 Zhu Yan Law
僧伽斯那 That monk 伽斯佛陀扇多 Buddhasanta地婆訶羅 Divakara
馬鳴 Asvaghosa僧伽跋澄 Samgha-varti法救 Dharmatata
竺叔蘭 Zhu Shulan月婆首那 Upas/u^nya菩提流支 Bodhiruci
笈多 Dharmagupta法月 Dharmacandra菩提流志 Bodhiruci
金剛智 Vajrabodhi剋裏希那穆提 Jiddu Krishnamurti佛陀什
奇坦·巴哈特伊恩·麥剋米蘭埃米·清崎
愛德華·盧斯阿瑪蒂亞·森法護 Dharmagupta
阿質達霰 Ajitasena竜樹 Nāgārjuna護法 Dharmapala
世友
求那毗地
印度 南齊  (?479年502年)

釋傢類 Buddhism class《佛說須達經》
《百喻經》

閱讀求那毗地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求那毗地】 (人名)Gun!aviddhi,比丘名,譯曰德進,安進。中印度人,齊武帝永明年中來支那,誦大小乘二十萬言。見歷代三寶記十一,梁僧傳三,開元錄六。
  
  《百喻經》的漢譯工作完成於公元5 世紀末。僅次於《衆經別錄》,現存最早的經錄之一——梁僧祐撰《出三藏記集》9即記載有它的翻譯緣起:“永明十年(492 年)九月十日,中天竺法師求那毗地出修多羅藏十二部經中抄出譬喻,聚為一部,凡一百事。天竺僧伽斯[那]法師集行大乘,為新學者撰說此經。”可知本書的漢譯者為南朝蕭齊時印度來華僧人求那毗地。
  
  求那毗地是比丘名Gunaviddhi 的音譯,意譯則為德進、安進,他是中印度人,伽斯那的弟子,於南齊建元初年(479—480 年)來華,住建鄴(今南京)毗耶離寺,聚徒講學,譯經傳道,最後居住於建鄴正觀寺,齊末中興二年(502 年)鼕圓寂。《梁高僧傳》3、《出三藏記集》9、《歷代三寶記》11、《開元釋教錄》6等都收有他的傳記資料或有關他譯經情況的記載。
  
  除《百喻經》外,求那毗地還曾翻譯了《須達長者經》及《十二因緣經》各一捲,他的譯文質樸流暢,簡約明快,接近口語,易懂易記,在我國佛經翻譯史和翻譯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一席,其中《百喻經》的影響更為廣大,是他譯著中的代表作。
  
  《百喻經》一名大約就是求那毗地更定的,本書又名《百句譬喻經》、《百句譬喻集經》、《百譬經》,內中尤以《百喻經》之稱最為直率簡明而易懂,故流傳最廣,甚至超乎它的原名《癡華鬘》之上。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