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人物列表
俞樾 Yu Yue杨夔生 Yang Kuisheng汤球 Shang Qiu
黄奭 Huang Shi黄以周 Huang Yizhou王韬 Wang Tao
邹必显 Zou Bixian阿阁主人 A Gezhuren俞万春 Yu Mochun
多隆阿 Duo Longa陈澧 Chen Li黄本骥 Huang Benji
林则徐 Lin Zexu汤鹏 Shang Peng梁章钜 Liang Zhangju
方浚师 Fang Junshi钱泳 Qian Yong何曰愈 He Yueyu
徐时栋 Xu Shidong曾国藩 Zeng Guofan陈其元 Chen Jiyuan
翁广平 Weng Anping乐钧 Le Jun魏秀仁 Wei Xiuren
嬛山樵 Huan Shanqiao姚莹 Yao Ying刘铭传 Liu Mingchuan
沈葆桢 Shen Baozhen严可均 Yan Kejun阮元 Yuan Yuan
许梿 Xu Lian梁廷枏 Liang Tingnan张之洞 Zhang Zhidong
尹湛纳希 Yin Zhannaxi容闳 Rong Hong张玉纶 Zhang Yuguan
包世臣 Bao Shichen
尹湛纳希
作者  (1837年1892年)
名: 宝衡山
字: 润亭

世态人情 the ways of the world humanity《泣红亭》

阅读尹湛纳希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尹湛纳希
  尹湛纳希(1837—1892)
  蒙古族小说家。乳名哈斯朝鲁,汉名宝衡山﹐字润亭。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人,成吉思汗第28代孙。其父是一位爱国将领和古籍收藏家﹑历史学者。
  尹湛纳希自幼从塾师学会了蒙﹑汉﹑满﹑藏文字﹐对蒙﹑汉古典文学造诣颇深﹐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擅长丹青。他一生未出仕﹐青年时代常以文会友﹐饮酒赋诗﹐谈古论今。游历过内蒙古部分盟旗和国内一些名胜古迹﹐结识不少学者名流﹐这对他增长阅历﹐开拓视野﹐积累创作经验﹐起了积极的作用。
  尹湛纳希30岁以后﹐社会陷入动乱﹐家道中落。社会﹑家庭急剧的变动﹐使他思想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一方面为生计奔波﹐另一方面发奋着书立说﹐对社会问题予以关注和探索。继续撰写其父未竟遗着《青史演义》﹐断断续续历经20年﹐终告完成﹐还创作了长篇小说《一层楼》﹑《泣红亭》和《红运泪》(未完成)﹐以及杂文﹑诗歌等﹔并曾将《红楼梦》和《中庸》译成蒙文(已散佚)。
  《青史演义》﹐又名《大元盛世青史演义》。计画写一百二十回﹐至元亡为止。现出版69回﹐前59回写成吉思汗及其祖先的历史﹐后10回为斡歌歹即位后的历史。1980年在检查鉴定尹湛纳希的抄本中﹐发现补充旧章回的新30回。该书目前所存仍为69回。尹湛纳希在书中对成吉思汗及其将领﹑部属倾注了满腔热情﹐描绘了成吉思汗率诸将领统一各部的英雄业绩﹐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展现出12﹑13世纪蒙古草原的历史风貌。作者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人物形像。《一层楼》是尹湛纳希学习《红楼梦》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当时的社会现实为题材写成的长篇小说。《泣红亭》是她的姊妹篇。
  《一层楼》和《泣红亭》的故事沿着璞玉和炉梅﹑琴默﹑圣如的爱情线索展开的。而最后以璞玉之父﹐为攀附权贵﹐给璞玉娶了节度使之女苏姬为妻﹐三个姑娘星流云散﹐小说以悲剧告终。《泣红亭》以璞玉访炉梅﹑琴默﹑圣如的踪迹开始﹐描绘了三个姑娘的悲剧命运。三人经过一番波折﹐最后终于都和璞玉成婚﹐以大团圆的喜剧结束。
  尹湛纳希通过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满怀同情地描述了在封建礼教桎梏下青年男女的不幸遭遇﹐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以及清末种种腐败的社会现象﹐反映了深受剥削的农民的痛苦生活。
  作者对现实的揭露是比较深刻的﹐但他并未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衰朽灭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为可以凭藉贤人的力量加以修补﹐恢复其元气。他把这种“补天”的思想愿望纳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给作品带来了严重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同时﹐作品存在比较明显的模仿因袭《红楼梦》的痕迹。
  尹湛纳希的创作﹐为丰富民族文学宝库﹐促进蒙﹑汉文化交流以及丰富和发展蒙古族文学体裁和文学语言﹐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民族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中国清末蒙古族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省北票市)人。出身贵族,终身未仕。同治九年(1870),因家族经营的扎兰煤矿严重亏损,家境迅速衰落。光绪十八年(1892),客逝锦州。尹湛纳希精通蒙、汉、藏、满文,学问广博,蒙汉民族古典文学与蒙古史造诣很深,主要著作有《大元盛世青史演义》、《一层楼》、《泣红亭》等。
  在近代中国民主思潮的影响下,尹湛纳希在继承蒙古族传统进步思想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其他民族的思想成分,为其社会改良与民族振兴主张提供哲学论证。他认为,儒教宣扬天不变道亦不变,以“崇有”论证明现实的合理性;佛教为了“将宇宙超度到空荒”,以“虚幻”论证明现实的不真实。在他看来,这是“出自私心而各执一端”。因为,“我们这个朝代、我们本身,现在虽都是有,但不可避免地要成为空;到将来,不能把灭亡了的朝代与人称之为有,亦不能把现有的朝代与人称之为空”。所以,“有则皆有;空则皆空;有空相衔,坚密无间”。只能用“形”来证明有空。
  尹湛纳希认为,作为“有”的现实界包括自然与社会,“有”并非幻化无定,万物无不具有其理。“理”在自然界表现为“四时交替,循序不紊”;在社会表现为“以诚配天”、“承天启运”。如果统治者骄奢淫逸,尽管是堂皇正统,也难免覆灭。
  尹湛纳希通过不同民族兴衰的对比,力图探究蒙古族衰败的原因。他批评地理环境决定论,提出:江南塞北,人心无别,只是各地的人情、风俗有异而已。他批评民族优劣决定论,认为那种“北方胡人无百年之运”的观点是错误的。他还提出,历史兴衰与宗教紧密相关,“辽亡于佛教,金灭于儒道”。蒙古族经济凋蔽,文化落后,人口下降,是清朝在蒙古地区倡导佛教、不置科举的结果。他批判宗教唯心主义的目的,是为了把蒙古族对社会解放的希望,从天上移到人间。他的“勿忘祖先”说的民族观带有英雄史观的色彩,但是,其中的民族民主主义思想,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
  尹湛纳希在其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歌颂了下层男女青年的智慧和勇敢,赞扬他们的节操与品德;无情地暴露了封建官吏的腐朽生活。对封建压迫下的贫苦农民、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寄予深切的同情。因此提出“惩贪官,铲污吏,节约用度,爱抚民众”的改良主张。
  尹湛纳希在大量吸收汉族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与范畴,丰富了蒙古族哲学思想,对反帝反封建起了启蒙作用。由于社会的局限性,他未受到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他的哲学思想属于朴素唯物主义,但含有宿命论与因果报应的因素。有些研究者认为尹湛纳希的哲学思想属于唯心主义。
  尹湛纳希的《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在国际蒙古学领域中受到广泛的重视。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