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 人物列錶
海子 Hai Zi洛夫 Lo Fu舒婷 Shu Ting
席慕容 Ximurong餘光中 Yu Guangzhong食指 Si Zhi
北島 Bei Dao顧城 Gu Cheng卞之琳 Bian Zhilin
多多 Duo Duo昌耀 Chang Yao迪拜 DiBai
杯中衝浪 Wang XuSheng白琳 Bai Lin周夢蝶 Zhou Mengdie
商禽 Shang Qin西川 Xi Chuan歐陽江河 Ouyang Jianghe
翟永明 Di Yongming楊煉 Yang Lian張錯 Zhang Cuo
田間 Tian Jian馬驊 Ma Hua瘂弦 Ya Xian
羊令野 Yang Lingye管管 Guan Guan艾青 Ai Qing
喬治忠 Qiao Chizhong廣化法師 An Huafashi劉紹棠 Liu Shaotang
楊蔭瀏 Yang Yinliu伍嘉冀 Wu Jiaji李剛 Li Gang
康洪雷 Kang Honglei梁小斌 Liang Xiaobin張正忠 Zhang Zhengzhong
王小妮 Wang Xiaoni何其芳 He Jifang焦洪學 Jiao Hongxue
趙福治 Zhao Fuzhi粱小斌 Liang Xiaobin李海洲 Li Haizhou
李輕鬆 Li Qingsong鬍風 Hu Feng陳先發 Chen Xianfa
黃亞洲 Huang Yazhou洪燭 Hongzhu力虹 Lihong
王傢新 Wang Jiaxin穆旦 Mudan阿依古麗 Ayiguli
安琪 Anqi舒丹丹 Shu Dandan臧棣 Zang Di
關愛和 Guan Aihe陳岱孫 Chen Daisun劉俊 Liu Jun
趙曙東 Zhao Shudong何弘 He Hong林清玄 Lin Qingxuan
秦立彥
詩人  (1973年)
姓:
名: 立彥
籍貫: 中國黑竜江


秦立彥(Qin Liyan 1973年——)中國黑竜江人,現居北京。美國聖地亞哥加州大學文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中美文學關係、中英文學關係、英美現代詩歌、中國電影。出版詩集《地鐵裏的博爾赫斯》、《可以幸福的時刻》,《各自的世界》,出版譯著《華茲華斯敘事詩選》等。

 

詩觀:

 

我相信的詩

 

多年寫詩。關於詩,我想說什麽呢?

我相信詩。“相信”是任性的,這也使它更令人迷戀。

我相信詩不會死。仿佛散文(prose)的統治地位已經牢固,仿佛詩的立足之地正在變成立錐之地,連這也正變得睏難。然而,每當我讀到中國古人的詩而為之感動,讀到艾米麗.迪金森的詩而為之心驚,我都再次確認:詩不會死。隔着多少世紀,隔着山,隔着水,他們仍然葆有着他們的魔法。魔法並沒有消失,衹是我們寫詩的人需要勤奮學習來掌握它。我也是這魔法學校裏的一個學生。

當沒有戰爭、逃亡,沒有撕心裂肺的生死,當和平籠罩了一切並將持續下去,沒有了轟轟烈烈,這時,還有日常。中國現代生活的多少面嚮,多少動人之處,還沒有在詩中呈現過,而陶淵明寫的不就是日常,不就是一個個清晨、黃昏?外部的平靜並不代表內心無波瀾,不出傢門的迪金森的天地,反倒比那些走南闖北的人更廣阔,有更多風雨和故事。

日常生活中有詩,但並非俯拾皆是。滾滾紅塵中的那鏗然一響,需要傾聽,需要等待,其來也不能計劃,其去也無法輓留。日子像流水一樣過去,詩是多少時光的精髓。沒有詩的日子,就是“活着”吧,那是人生的大部分。詩是平淡中的光,所以這樣珍貴。

中國古詩要求“情真意切”。如今,小說獨大,而小說就是虛構(fiction),“真”仿佛變成了一種前現代的幼稚素質。杜甫衹寫真的,在現代批評傢眼中,或許成了他的缺點,表示他無能進行虛構。然而我相信,“真”是語言作為交流工具的基本要求,也是詩有別於小說、戲劇等虛構文類的最大特點。詩的語言是天下之公器,不是詩人的自言自語。詩是對他人的渴望,是嚮他人伸出的手,是寫給他人的信。如果僅為自我發泄,那麽,一聲長嘯的效果可能更好。寫為文字,就是期望別人的理解與同情。而詩人以為獨有的許多私人情感與思緒,其實很可能是人所共有。此時,詩若不“真”,就失去了交流的基礎。

形式和音樂性與詩歌的現代性並不矛盾。葉芝、弗羅斯特從未放棄對形式與音樂性的追求,然而他們的詩是現代的—身在現代,衹要是“真”的內容、“真”的洞見,如何能不現代?

這是我相信的詩,也是我想寫的詩。雖然“路漫漫其修遠兮”,但目標已有,也值得欣慰,可以免去一些彷徨吧。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