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权力“深喉” 》
第96节:乌克兰:天鹅绒革命(12)
黄誌 Huang Zhi
乌克兰是俄西部的战略屏障。由于两国经济联系密切,俄许多大财团抢滩乌克兰,掌握着乌克兰巨大的战略资源,并在其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乌克兰是世界上第6大战略导弹生产国。拥有两座主要的洲际导弹生产厂,即巴甫洛夫斯克州的"南方机械制造厂"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巴甫洛格勒机械制造厂"。2004年8月,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司令尼古拉·索洛夫佐夫公然宣称,俄战略导弹部队正寻求导弹的制造商--乌克兰南方科学生产联合体合作,延长RS-20的服役时间。索洛夫佐夫称,俄40%以上的战略导弹生产设施留在乌克兰,没有这些导弹制造商的参与,延长这些导弹的寿命是不可能的。
天然气是乌克兰与俄罗斯关系发展的晴雨表。一方面,乌是能源短缺国,其天然气进口主要依赖俄;另一方面,俄虽是能源大国,但其向西欧出口的天然气要过境乌,并借用乌的天然气运输系统。乌天然气运输系统是仅次于俄的欧洲最大的运输系统之一,是连接欧洲天然气主产区和消费区的重要枢纽,具有战略意义。乌天然气运输系统现在每年过境运输天然气1200亿立方米,待进行现代化改造后,年运输量将达1700亿立方米,其中85%运往西欧国家。
乌克兰是独联体中除俄以外的最大国家,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还是欧洲的粮仓。如果乌克兰倒向西方,俄罗斯将失去最后的战略屏障。乌克兰历代执政者一直深信,俄罗斯欲成为欧洲大国,首先便要牢牢控制乌克兰。乌克兰在苏联时代一直向莫斯科提供原料、工业产品和人力。俄罗斯一向把独联体看成是自己的战略利益区,乌克兰则是这一战略利益区的重中之重。随着美国在"9·11"事件之后进驻中亚,格鲁吉亚发生"玫瑰革命",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的势力和影响受到严重威胁。
2004年乌克兰总统选举对普京也有很大意义。普京上台时誓言要重振俄罗斯的国际声威,特别是加强对前苏联共和国的影响,但现实恰好相反。格鲁吉亚2003年爆发的群众运动,促成亲西方领袖上台;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立陶宛及爱沙尼亚2004年加入欧盟和北约;美军又以反恐为名进驻格鲁吉亚和乌兹别克;石油蕴藏丰富的阿塞拜疆仍仇视俄国;甚至连一度对俄国忠心的亚美尼亚亦已起异心。若乌克兰尤先科上台执政,俄罗斯在区内便只剩下一名盟友,就是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普京进入总统的第二任期,尽管民望很高,但普京同样无法在俄罗斯支持他的选民眼前将乌克兰丢给西方。
俄罗斯在阻止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的努力失败后,俄绝不允许北约再向其边界推进。当乌克兰在2002年5月正式宣布启动加入北约的进程后,俄罗斯十分不满。因为乌一旦加入北约,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将发生很大变化,俄自身的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俄加紧做乌克兰的工作。在2003年1月举行独联体国家元首会晤时,普京提议由乌克兰时任总统库奇马担任新一届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主席,随后这一提议获得通过。这样普京就将独联体成立以来一直由俄罗斯领导人担任的职务拱手让出,可见用心良苦。
乌克兰在北约东扩战略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欧盟来说,欧洲大陆面临着跨境犯罪、移民浪潮的威胁。这种情况下,乌克兰与欧盟的接近,有可能使大陆的安全范围从欧盟的疆界由立陶宛、波兰、斯洛文尼亚、匈牙利向东扩展。一旦乌克兰加入北约,乌克兰领土上就可以部署北约的军事力量,就会对俄罗斯所有战略力量构成实际的威胁,这对北约来讲是再好不过的。
美国非常了解乌克兰在欧洲地缘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同样重视对乌关系。美国从未放弃遏制俄罗斯,对外战略主要目的就是弱化俄罗斯,阻止俄罗斯重新恢复帝国的梦想,最好的办法就是阻止乌克兰与俄罗斯的联合,把乌克兰拉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势力范围。自苏联解体后,美国就千方百计地在这一地区提供援助,增加投资,积极扩大影响,扶植所谓的民主力量,实施削弱俄罗斯"势力范围"的战略意图。因此,2003年,美国在格鲁吉亚推行"玫瑰革命"成功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乌克兰。
乌克兰的艰难选择。布热津斯基在他的著作《大棋局》里称,乌克兰是欧亚大陆"重要的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之一。
乌克兰前总统库奇马说:"乌克兰是欧洲的地缘政治中心",它"有一个欧洲大国的分量","乌克兰作为独立的国家站住了,她没有爬向俄罗斯。但是暂时也没有跑到欧洲去"。意思是说,乌克兰不仅自身重要,而且对美国、欧洲以及独联体国家,特别是俄罗斯的影响更为关键。他的话说明了乌克兰在追求地缘政治目标方面的两难处境。
毫无疑问,独立的乌克兰首先必须走出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历史传统方面庞大、厚重的阴影,但是作为俄的近邻,她又必须同俄罗斯建立平等、友好的国际关系。与此同时,乌克兰独立以来,从克拉夫丘克到库奇马总统,欧洲政策虽然有所调整,但在整体价值取向方面,仍然是"对欧洲心怀希望"。库奇马认为,这"不仅涉及搞好同中东欧国家大规模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而且涉及乌克兰在不太久的将来加入欧盟的问题"。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前言 让理想与命运和解(1) | 第2节:前言 让理想与命运和解(2) | 第3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 | 第4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2) | 第5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3) | 第6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4) | 第7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5) | 第8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6) | 第9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7) | 第10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8) | 第11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9) | 第12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0) | 第13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1) | 第14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2) | 第15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3) | 第16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4) | 第17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5) | 第18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6) | 第19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7) | 第20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8) | 第21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9) | 第22节:叶利钦:权术者无常(1) | 第23节:叶利钦:权术者无常(2) | 第24节:叶利钦:权术者无常(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