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书评论 》 精品讀庫:這十本書改變了世界 》
第92節:《夢的解析》:心靈炸彈(2)
梅朝榮 Mei Chaorong
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出生於捷剋一個猶太人的家庭,1873年考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2年與精神病學家布洛伊爾合作,用催眠術醫治並研究歇斯底裏病;1895年後改用自己獨創的精神分析法治療歇斯底裏病。
弗洛伊德博學多才,有很高的文化素養,精通古典文學,喜歡詩歌與雕塑,對繪畫與建築也有興趣。弗洛伊德還喜歡收集文物古器,特別是那些希臘、埃及的古董,這讓他從中獲得了對美的享受。他對歷史尤其感興趣,最崇拜的英雄是漢尼拔和拿破侖,因為他們激起了他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弗洛伊德生活簡樸,他厭惡把生活復雜化,據說他一共衹有三套衣服、三雙鞋子、三套內衣,在外出旅遊的時候,他的行禮簡單到無法削減的程度。
弗洛伊德終生從事著作和臨床治療。他的思想極為深刻,探討問題中,往往引述歷代文學、歷史、醫學、哲學、宗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銳、分析精細、推斷循回遞進、構思步步趨入,揭示出人們心靈的底層,這就是精神分析的內容極其豐富的根源。弗洛伊德的著作橫跨半個世紀,幾乎滲透所有人文領域,對文學、哲學、神學、倫理學、美學、政治科學、社會學和大衆心理學産生了尤其廣泛而深入的影響。
弗洛伊德於1886年與深愛的瑪莎結婚,生有三子三女,女兒安娜·弗洛伊德後來也成為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1938年因遭納粹迫害遷居倫敦,1939年9月23日因口腔癌在倫敦逝世,終年83歲。
【原文精髓】
夢是願望的滿足
當一個人跋山涉水、披荊斬棘,終於爬上一個視界遼闊的空曠地,而眼前展現出的是伸嚮不同方向的康莊大道,他最好是停下來,好好地想一想,下一步該選擇什麽方向。同樣地,我們現在在學習釋夢的途中,此時也該做這份功夫。如今,我們正發現那乍現的曙光。夢,它不是空穴來風,不是毫無意義的,不是荒謬的,也不是一部分意識昏睡、而衹有少部分乍睡少醒的産物。它完全是有意義的精神現象。實際上,夢是願望的滿足。它可以算是一種清醒狀態精神活動的延續,它是高度錯綜復雜的智慧活動的産物。
……我們已發現夢是願望的達成,下一步驟就在决定,這是否為所有夢的共同特徵呢?或者那衹是剛剛一個我們分析過的夢的特殊內容。因為甚至我們已經得出"所有的夢均有其意義與精神價值"的結論,我們仍需考慮"每一個夢的意義並非都相同"的可能性。我們所考慮過的第一個夢是願望的達成,但很可能第二個夢是一種隱憂的發覺,而第三個夢卻是一種自我檢討,而第四個夢竟衹是回憶的喚醒。是不是除了願望達成以外,還有別種夢呢?或難道衹有這一種夢呢?
夢所代表的"願望達成"往往是毫無掩飾、極為明顯的,以致反而使人覺得奇怪,為什麽夢會到最近纔開始為人瞭解。有些夢,我經常可以以實驗手法,隨心所欲地引出來。譬如,如果我當天晚上吃了鹹菜或其他很鹹的食物,那麽晚上我會渴得醒過來。但在這"醒過來"之前,往往先有一個同樣內容的夢--我在喝水,我正喝着大碗的水,那滋味就有如幹裂了的喉頭飲入了清涼徹骨的冰水一般地可口。然後我驚醒了,而發覺我確實想喝水。這個夢的原因就是我醒來後所感到的渴。由這種感覺引起喝水的願望,而夢告訴了我它已使這願望達成,因此它確有其功能,而其本質我不久即會提到。我平時睡眠極好,不易被身體的需求所擾醒;如果我能用這喝水的夢來緩和我的渴,我就可以不用渴得醒過來。它就是如此一種"方便的夢",夢就如此取代了動作。然而,很不幸地,飲水止渴的需求,卻無法像我對M醫師、奧圖等報復的渴望一般,用夢就能滿足,但其動機是一樣的。不久前,我有一個與這稍微有點不同的夢,這次我在上床前,就已覺得口渴,而把我床頭旁小幾上的開水整杯喝光再去睡覺。但到了深夜,我又因口渴而不舒服,如果要再喝水,勢必要起床,走到我太太床邊的小幾上拿茶杯不勝麻煩。因此,我就夢見我太太由一甕子內取水給我喝。這甕子是我以前從意大利西部古邦Etrusia所買回來收藏的骨灰壇。然而,那水喝起來是那麽樣的鹹(可能是內含骨灰吧),以致我不得不驚醒過來。夢就是這般地善解人意。由於願望的達成是夢惟一的目標,其內容很可能是完全自私的。事實上,貪圖安適是很難與體貼別人不衝突的。夢見骨灰壇很可能又是一次願望的達成,很遺憾我未能再擁有那壇,就像那放在我太太床側的茶杯一樣,我現拿不到了。而且,這罎子很適合我夢中的鹹味,也因此才能促使我驚醒。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武漢大學出版社 |
|
|
| 第1節:前 言 | 第2節:《論語》:東方聖經(1) | 第3節:《論語》:東方聖經(2) | | 第4節:《論語》:東方聖經(3) | 第5節:《論語》:東方聖經(4) | 第6節:《論語》:東方聖經(5) | | 第7節:《論語》:東方聖經(6) | 第8節:《論語》:東方聖經(7) | 第9節:《論語》:東方聖經(8) | | 第10節:《論語》:東方聖經(9) | 第11節:《論語》:東方聖經(10) | 第12節:《莊子》:道傢寶典(1) | | 第13節:《莊子》:道傢寶典(2) | 第14節:《莊子》:道傢寶典(3) | 第15節:《莊子》:道傢寶典(4) | | 第16節:《莊子》:道傢寶典(5) | 第17節:《莊子》:道傢寶典(6) | 第18節:《莊子》:道傢寶典(7) | | 第19節:《莊子》:道傢寶典(8) | 第20節:《莊子》:道傢寶典(9) | 第21節:《莊子》:道傢寶典(10) | | 第22節:《莊子》:道傢寶典(11) | 第23節:《莊子》:道傢寶典(12) | 第24節:《莊子》:道傢寶典(13)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