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文化 》 女教授的19道私房佳餚:飲膳札記 》
第9節:飲膳往事(2)
林文月 Lin Wenyue
"吃在京都",隱隱然可能是我撰寫《飲膳札記》諸篇的潛在遠因。衹不過,前者需於一文之中記述多種吃食特色、環境,和當下的體驗感受,所以內容不免較為蕪雜,篇幅遂亦偏長。至於《飲膳札記》,係以單一菜餚為書寫對象,因此可以從容記述,而文章長短反而容易節制把握。
古人稱三十年為一世。從我撰寫"吃在京都"到《飲膳札記》,竟已一世。歲月擲人而去。所幸並非虛擲,即飲食一事而言,除了嘗試更多,知識味覺稍長,操刀弄鏟的廚房經驗亦隨之精進。倉山居士《隨園食單》雲:"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資稟。人性下愚,雖孔孟教之,無益也。物性不良,雖易牙烹之,亦無味也。"自省人性和物性的差強,而柴米油????、雞鴨魚肉、瓜果蔬菜之間,亦多生活樂趣。居傢生活,遂在書房與廚房之間,得到愉悅的平衡。
常常有人問:"為什麽會寫《飲膳札記》那樣的書呢?"我總是回答:"因為看到往日為飲膳而記的卡片。"至於什麽是為飲膳而記的卡片?當初全然是為了實用之目的。
我結婚以前,從未有過烹飪料理的經驗。婚後小家庭的生活,中饋鼎鼐之事,自然落在我肩上,乃不得不認真而嚴肅面對。其後,稍稍進步,勉強可以應付三餐,偶亦有所心得;但是,宴客之事則仍屬奢望。
猶記得,第一次在租賃的小屋宴請許世瑛先生和師母,有三幾個同學作陪。我和丈夫擬定的菜單,主菜是炸排骨,其餘衹不過一些傢常菜和湯而已,卻足夠我緊張興奮。清早帶着頭一夜擬就的菜式作料紙條,到附近市場採購,直忙到近午纔洗切停妥。午後稍事休息,想養足精神以對付晚餐大事。但哪裏能夠睡得着?眼睛纔合上,滿腦子都是碗盤菜餚晃動,乃起身重溫《傅培梅食譜》。那個時代,衹有傅培梅在電視上表演做菜,而且坊間書肆也衹買得到她所寫的食譜。至於當時年輕的家庭之間互相邀宴,幾乎不約而同必然出現那一道炸排骨。許是在臺灣經濟尚未起飛時代,排骨肉代表着較豐裕的非日常生活的餚饌;也可能是剛脫離學生環境的年輕主婦較容易掌握的調理方式吧。但有趣的是,源於同一食譜,傢傢自有不同的效果。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1) | 第2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2) | 第3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3) | 第4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4) | 第5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5) | 第6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6) | 第7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7) | 第8節:飲膳往事(1) | 第9節:飲膳往事(2) | 第10節:飲膳往事(3) | 第11節:飲膳往事(4) | 第12節:楔 子(1) | 第13節:楔 子(2) | 第14節:潮州魚翅(1) | 第15節:潮州魚翅(2) | 第16節:潮州魚翅(3) | 第17節:清炒蝦仁(1) | 第18節:清炒蝦仁(2) | 第19節:紅燒蹄參(1) | 第20節:紅燒蹄參(2) | 第21節:紅燒蹄參(3) | 第22節:佛跳墻(1) | 第23節:佛跳墻(2) | 第24節:佛跳墻(3)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