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魔志怪 》 女仙外史 》
第八十一回卜兑卦聖主驚心 訪震宮高人得病
呂熊 Lv Xiong
卻說錢芹,卉文十六年上朋在開封府辭別了軍師去請竜輿復位。他是草茅布衣,從未瞻謁天顔,原要約同史彬、鄭洽去的。那時廣陵甫定,沿江兩,各有重兵把守,南來北往的,總不許行走,錢祭酒卻從維揚而走通州,到如臯渡海,至江陰,便達吳門。史彬與錢芹,原是素交,闊別已久,衹道是死生不能再會的,今忽遠歸相訪,又約同請帝主復信,史彬不勝大喜。
即同起身到浦江,約了鄭洽,自衢州而至江西,轉入湖廣,達黔中,抵雲南之和麯州。
尋至獅子山之半岩,深林密箐,逶迤麯折,在層巒幽奧這處,和一茅庵,顔曰:“白竜”,蓋取白竜魚之意。史彬啓扉而入,止有五椽。帝獨坐薄團之上,病容憔悴,孤影凄涼。三人泣拜於地,帝而悲,相對大慟。史彬亟問:“希賢等何在?”
帝曰:“應能、應賢,皆卒於鶴慶山之大喜庵。止剩程濟一人,因我足疾未愈,下山求藥,今日止餐得一盞糜粥,不物無齋米,亦無人炊爨。”言未畢,帝與三人又不覺失聲慟哭。史彬等泣奏道:“這次因錢祭酒匆匆起程,未曾帶些方物,幸囊中有薏以米,尚右充饑。”帝言:“我正不識錢祭酒,無從思想。”史彬就將錢將同姚善勤王,及今始末具奏。鄭洽便去拾取鬆枝,汲泉敲火,煮薏以仁粥送至帝前。帝略進少許,嚮史、鄭二人曰:“錢祭酒草野之士,乃始則勤王,洎而破賊,今又訪朕於裏之外。自揣德薄以致飄零,何剋當此愛戴?”史、鄭齊聲曰:“錢芹匪止請謁聖容,特為奉迎聖駕復信而來。”錢芹因奏:“帝師、軍師與耆舊大臣、忠義子北及四海黎庶,爺望聖主回鑾甚切。今者淮揚已拔,中原亦定,取南取北,易如反掌。內外交武,均有職事,叭臣乞得閑身,可以跋涉,特約二臣同來敦請。伏惟聖主不以草茅而責之,臣實幸甚。”帝喜曰:“朕足疾未愈,身體未健,爾等且暫住於此,相商就道。”
次日,程濟已是藥餌並齋米回來,琚人相見,各欷一番,備述了來意。帝謂和濟曰:“朕今欲往,未知將來始終,妝其為我卜之”。濟乃焚香布蓍,與諸臣隨帝嚮南禱拜畢,筮得“兑之歸妹。”濟愕然失色曰:“大兇!大兇!此行斷乎不可。”錢芹等詢其卦繇,濟曰:“況主口知而屬金。金者,刀兵之象;口舌者,釁變之端。方今春令,金未能勝木,自然無賴,一交夏令,火來剋金,其勢必敗。且太歲幹支皆金,必與火戰,戰則危亡矣!又歸妹,女之終者也。看起來,大師一去,而帝師之事已畢,必將飄然遠舉,則內之釁變生,而外之兵戈亦至。
與其不能終始,莫若再觀動靜,庶無後悔。”帝瀋吟曰:“這不負了他十幾載辛勤戎馬之功麽?”隨問三人:“妝等詳察可否,各抒已見,以定行止,何如?”鄭洽先對曰:“臣未至濟南,實不敢臆測。”史彬曰:“臣雖到過濟南,見過他君臣,亦未能逆料將來。唯帝師確是金仙降世,不戀塵埃富貴的。若大師復位,則君臣之禮,既有難言,而男女之嫌,又復易起。卦兆之飄然遠舉,乃理之所必然,亦拋之所必至。帝師一去,脫有內釁外侮,又誰得而禁之?程道人所也。”錢芹奏道:“史彬、程濟言帝師行止自是無錯,但臣與呂軍周旋數月,見其作用,真命世奇才,所謂天生李晟以為社稷者。又高鹹寧,嚮為鐵鉉謀士,丹心凜合德,自能為陛下削平逆賊,奠安五室,何在乎帝師之高飛遠舉哉!”鄭洽曰:“祭酒之言,誰曰不然?然亦有說焉。人心不同,鹹如其面,那能人人忠義,個個同仇?即如大師當陽之日,在廷諸臣,誰忠誰姦,誰能首席得?不到利害關頭,安見熏蕕各別?帝師不去,似乎萬人一心;帝師一去,或亦人各有心,安能以二三人之忠而概其馀哉!”程濟曰:“鄭洽之言,真勘得破。”
帝又問史彬曰:“嚮者高熾請的江西張道人,斬了他一個猴精,朕雖未目擊,但得之道途傳聞。果有此事麽?”史彬對曰:“然。誠有之,臣亦不能知其委麯。”帝曰:“若無此一端,朕已早赴濟南,且復了大位,再圖始終。衹為此事可疑,所以嚮者躊躇未定。目下卦兆又見大兇,朕之不往决矣。”程濟曰:“若回絶他不往,則又不可。當日在神樂觀卜得坤卦,第三爻『無成有終』。臣已斷定,今日之『歸妹』,亦正與此四字相合。
大約主其事者,皆實心為國,所云大兇之象,不生於其下,則發於其外,豈可並忠義而絶之?臣有一策,莫若暫以足疾辭之,而諷其直搗北平,殲彼燕冠,然後大師意據北闕而復位,則已無外侮,即有內釁,容易消除。至若金陵高熾,自可招撫之,以徙封於他處。”鄭洽曰:“彼亦不服,當如之何?程濟曰:“縱使南北平分,然自古以來,北可並南,南不能兼北。以士強,總在西北。這且些復位後,再行商榷。”
史、鄭二人,皆以程濟之言為善,叭錢芹又奏曰:“鑾輿不住,則忠義失望,舊臣遺老,必致散去。莫若先發手詔,俾臣等賫赴闕下,令即興兵討寇,聖駕徐徐而來,駐蹕荊襄之上遊,以俟北平底定,庶幾可以安慰人心。”帝瀋思一會,謂程濟等:“錢芹之言,深為社稷,豈可空言以復之?朕之子文火奎,今已長成,現在黔中黎平地方,先去尋他,送至濟南,權為監國。再有朕祭死難諸臣之文,及從亡諸臣之列傳百馀篇,皆朕之親筆。再有懷想宮闕諸詩,一並封去。俾諸臣見之如見朕顔,何如?”四臣皆泣而頓首曰:“聖裁甚善。”其祭文與列傳,皆係原稿,唯詩另錄一册,略記數首於左:風塵一夕忽南侵,天命潛移四海心。
鳳返丹山紅日遠,竜歸滄海碧雲深。
此微有象星還拱,玉漏無聲水自瀋。
遙想禁城今夜月,六宮猶望翠華臨。
右題金竺羅永庵閱罷《欏嚴》磬懶敲,笑看黃屋寄團飄。
南來癉癘千層迥,北望天門萬裏遙。
款段久忘飛鳳輦,袈裟新換袞竜袍。
百官此日知何處,唯有群烏早晚朝。
右題鶴慶大喜庵露滴鬆梢濺衲衣,峨眉山半月輪微登臨不待東翹首,遙見雲從故國飛右登峨眉口占霸氣涼事已非,荒臺故跡尚依希
楚歌趙舞今何在,但見春禽繞樹啼右登章臺懷古帝親手寫畢,與文章合作一捲,加以緘封,上題:“祭酒錢芹轉奏帝師睿覽。”錢芹拜手而受。帝復論曰:“朕病未詮,須得一、二人陪侍。史彬留在於此,汝與鄭洽二人,可至黎平曾長官傢,問有廖平於某年寄養的曾文火奎,本姓朱氏。一會着了,便述朕命,同赴濟南監國。或即登基,亦無妨於大體,比不得唐肅宗靈武即位也。那時朕回靜養以娛晚景,更覺遂意。”錢芹又奏:“臣等去訪東宮,必有個憑據纔好。若衹空言,彼上如何肯信?”帝曰:“朕父子別已十年,如今相會,也認不得。當日東宮臂上,帶着一副漢玉雕成玲瓏盤竜的鐲兒,倉皇之際,跌壞其一。衹這句話當作憑據罷。”錢芹、鄭洽,遂拜辭啓行。
且問帝的太子,怎在笏平昌姓了曾氏?還未分明個來由。
當帝出亡之日,太子止有四齡,勢不能攜挈同行。兵部待郎廖平,泣請於帝,匿之而去。廖平原籍襄陽,帝往還吳楚,每至其傢,不免為人知覺,就有姦臣密告於燕王,燕王即發緹騎抄傢查勘。幸虧先一日,有黎平曾姓,客於襄陽,與廖兵部契厚,潛以東宮托之,攜入黔中。迨緹騎至察勘無獲,燕王不能加以殺戮,乃籍沒其産,流徙於蜀。後廖平訪於大喜庵,已經逐細奏明。所以建文帝嚮知太子在曾長官傢也。那時黔中尚未設有藩臬道府,皆屬流官土目所轄,安然無事。
鄭洽二人不則一日,尋到思州地方,凡屬曾氏,排傢訪問。
有雲原是廖兵部領回川中去了。大抵認不得二人,以此推辭,賺到四川同了廖平來,自然交還的。莫道蠻夷無信,這就是他不輕負托之意。於是地人復返成都,訪到平流寓所在問時,恰又到行在請安去了。鄭洽道:“如今有個道理,先生先到濟南復命,待我仍至帝所,自然遇着廖司馬,內陸再往黎平,迎請東宮,豈不兩便?”錢芹道:“甚妙。”於是分手而別。
鐵芹下至夔江,一路害起病來。總為則勤王,大志不申,今請復辭,素心示遂,一團忠義之氣,結成憤鬱。萬裏間關,路途辛苦,又受了此春寒,暮年之人,如何禁得?正合着古詩兩句云:疲馬山中愁日暮,孤舟江上畏春寒。
幸而一葉扁舟已達荊州。呂軍師即令衣入帥府。見其病體睏頓,不便問及復命。過了幾日,愈加沉重。軍師醫理通神,早知不起,遂緩言於祭酒曰:“先生脫有不諱,迎鑾大事,誰能代奏?愚意不妨從容寫成一稿,以備意外。”錢芹回言:“某已念及於此。”軍師隨令善書者捉筆是,祭酒逐句念出大略雲:臣芹同史彬、鄭洽,直至滇南武定府之獅子山,幸得覲帝於白竜庵內。帝久患足疾,竜顔憔悴,聖體贏不能命駕。奉帝俞旨,令鄭洽及臣,前往黔中之思州長官司傢,敦請東宮先來監國。不意曾姓以昔日兵部侍郎臣廖平付托,必欲原人見面。
臣等隨訪至西川,兩月有餘,方得住址。而廖平又於數日前赴行在請安矣。鄭洽遂與臣分路,令臣先復帝師之命,洽一遇廖平,好請元儲與帝駕同幸濟南也。獨是臣年衰福薄,不獲追陪耆舊之班,睹聖明之大典,仰負帝師栽培,死有餘憾!外皇帝敕付祭文、列傳,並詩一函,命臣轉奏帝師睿覽定奪。
呂軍師看了,方知錢匠已經面聖,復位有期,心切欣喜。
遂略為潤色,繕成疏表。
越三日,錢芹大呼:“聖主,何時復泣”三聲而卒。軍師亦為揮涕,隨草疏為請贈謚,並錢芹遺表飛奏闕下。開府姚襄親視含殮,撫棺慟哭。後卜葬於荊山之陽,贈為“方外少宗伯迎鑾使”雲,漫雲死死生生,耆舊不歸行闕;誰知先先後後,俊乂盡達明廷。看下回敘出何如。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一回西王母瑤池開宴 天狼星月殿求姻 | 第二回蒲臺縣嫦娥降世 林宦傢後羿投胎 | 第三回鮑仙姑化身作乳母 唐賽兒誕日悟前因 | 第四回裴道人秘授真春丹 林公子巧合假庚帖 | 第五回唐賽兒守製辭婚 林公子棄傢就婦 | 第六回嫁林郎半年消宿債 嫖柳妓三戰脫元陽 | 第七回掃新壟猝遇計都星 訪神尼直劈無門洞 | 第八回九天玄女教天書七捲 太清道祖賜丹藥三丸 | 第九回賑饑荒廉官請奬 謀伉麗貪守遭閹 | 第十回董傢莊真素娥認妹 賓善門假端女降妖 | 第十一回小猴變虎邪道侵真 兩絲化竜靈雨濟旱 | 第十二回柳煙兒捨身賺鹿怪 唐月君為國掃蝗災 | 第十三回邀女主嵩陽懸異對 改男妝洛邑訪奇才 | 第十四回二金仙九州島遊戲 諸神女萬裏逢迎 | 第十五回姚道衍倡逆興師 耿炳文拒諫敗績 | 第十六回王師百萬竪子全亡 義士三千鐵公大捷 | 第十七回黑風吹折盛帥旗 紫雲護救燕王命 | 第十八回陳都督占讖附燕王 王羽士感夢迎聖駕 | 第十九回女元帥起義勤王 衆義士齊心殺賊 | 第二十回太陰主尊賢創業 禦陽子建策開基 | 第二十一回燕王殺千百忠臣 教坊發幾多烈女 | 第二十二回鐵兵部焦魄能誅衛士 景文麯朽皮猶搏燕王 | 第二十三回鮑道姥賣花入教坊 曼陀尼懸珠照幽獄 | 第二十四回女無師延攬英雄 諸少年比試武藝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