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朱元璋   》 第二十章(2)      張笑天 Zhang Xiaotian

  朱元璋的座船剛剛靠岸,耿再成來報:“不好了,二位元帥都在葛仙臺戰敗身亡,陳也先讓我們上了個大當。”
  朱元璋眼裏涌出淚來:“都怪我,本不該讓他們二人去搶這個頭功的,明知他們不行,結果送了命,我怎麽對得起郭元帥的在天之靈啊1
  身後的郭寧蓮對李善長說,他這人心就是軟。郭子興活着時,張天佑、郭天敘一次次地加害於他,現在又都忘了。
  李善長說:“人死了嘛,寬容也是一種美德,元璋嚮來是這樣以德報怨的。”最後的一句他有意提高聲音,既讓朱元璋聽到,也讓耿再成等將領聽到。
  朱元璋答應給耿再成再撥三千馬步兵,殺回去,無論如何要把天佑和天敘的遺體找回來厚葬。
  耿再成說:“是。”
  人們退去後,衹有朱元璋和李善長二人了。李善長一直擔心的事,今天總算了結了。他長吁了一口氣,如釋重負。
  朱元璋早已明白他的所指,卻故意裝傻問是什麽了結了?
  李善長說:“張天佑、郭天敘呀!他們是郭子興的親人,郭子興臨死托孤,你左右為難,現在不是一陣大風烏雲全散了嗎?”
  朱元璋絶不能讓人有這樣的誤解,趕緊聲明,這並不是他的本意,他們再不好,他也不希望他們死。
  李善長詭秘地笑着,將惡意攬到了自己身上,他說:“這倒是我的本意,這是最好的結局。明天就嚮亳州上表,請求正式封你為元帥吧。”
  真是個聰明絶頂的人,朱元璋不能不佩服他的工於心計。其實,他的話正中朱元璋的要害,衹是不能承認而已。朱元璋有個做人的準則,即使殺人,手上也不沾血。有了這樣的想法,他對這個話題顯得很淡然,不太感興趣地說:“隨你怎麽辦都行。”
  徐達走來,朱元璋命令他全力破襲江寧,把陳也先活捉過來,他要用陳也先的頭祭奠張天佑、郭天敘。
  徐達傳達了一個驚人的消息:陳也先已經被葛仙臺的民軍殺死了。
  朱元璋關心地問,他的軍隊現在由誰統帥?
  徐達說是他的獨生子陳兆先。
  聽後朱元璋下令,蕩平江寧,掃清金陵的外圍,福壽在金陵城裏也就是甕中之鱉了。
  徐達和湯和、常遇春三路大軍合圍江寧,很快就攻剋了。得一座城池還在其次,朱元璋更看重的是陳也先的隊伍,這支隊伍驍勇善戰是遠近聞名的。郭寧蓮來告訴朱元璋,俘虜的三千六百人個個強悍,但這些人輕易不會降服,常遇春主張殺掉,不為我所用,留下就是禍害。
  朱元璋想得更遠,徵伐大仗還在後頭呢!對待俘虜,必須要有個妥善辦法。災害頻仍的年代,百姓懼怕當兵,有誰願意無謂地去送死!朱元璋看中的兵源就是俘虜,這些人都經過訓練,歷經沙場洗禮,有些兵痞就是吃當兵這碗飯的。如果朱元璋優待戰俘的名聲遠播海內,那無疑等於嚮全國佈告了招兵榜,有利無害。
  這一來,朱元璋突發奇想,他叫郭寧蓮去找常遇春,從降卒中挑五百人送過來。郭寧蓮答應一聲,又有點不解,不知他要幹什麽。
  朱元璋讓她衹管去,並沒說明原委。
  朱元璋把馮國用請來,討論對金陵城發起攻擊的部署。
  朱元璋被一陣吆喝聲驚動,與馮國用從中軍帳裏出來,衹見常遇春親自押送五百名降卒過來了。
  常遇春報告元帥,遵令綁來降卒五百個,請元帥發落,問是不是在這裏殺?
  跟着過來的充當刀斧手的人已經躍躍欲試,人人扛一把大砍刀。
  朱元璋哭笑不得,他問誰說我要殺他們?這是我請來的客人,這是我挑選的親兵!
  朱元璋說話的聲音很大,故意讓俘虜都能聽到。準備被殺頭的降卒們目瞪口呆,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常遇春、花雲他們也瞠目結舌。花雲勸諫朱元璋要三思,這都是陳也先的親兵死黨,寬縱了他們,等於放虎歸山,將來必是禍害。這善心是發不得的。
  郭寧蓮也說:“你瘋了嗎?”
  朱元璋大聲喊:“鬆綁,鬆綁1他的命令不可違。
  被鬆綁的士兵也有點莫名其妙。朱元璋又吩咐馬上給他們開飯,做最好的飯菜。
  沒人理解朱元璋,又不得不執行。
  四
  初秋的夜晚仍然熱不可當,空氣中的濕氣很重,人們打赤膊也是不行,渾身上下水淋淋的,有如坐在蒸籠裏。
  在衆多營帳中間,有一個巨大的方形帳篷,外面旗竿上有一串燈籠,每個燈籠上都有“朱”字。
  朱元璋坐在帳篷裏揮汗如雨,在看兵書。
  朱元璋營帳四周,睡了五百個降兵,有十幾個降卒取代了朱元璋原來上夜的親兵,擔負起護衛朱元璋的使命。
  這太不尋常了,不但郭寧蓮、徐達他們膽戰心驚,就是那些受寵若驚的降卒也提心吊膽,不知道朱元璋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對他們的過度“放心”會不會是毒計?
  好些人交頭接耳,面帶恐懼之色。朱元璋面帶笑容地與郭寧蓮在大帳中間聊着,談着《孫子兵法》,特別大講“置之死地而後生”。
  湯和、陸仲亨、常遇春幾個人來了,湯和氣呼呼地說:“你瘋了?自己的親兵都打發了,卻弄五百個新降的人守護你,我看你是活膩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章(1)第一章(2)第一章(3)第一章(4)第一章(5)第二章(1)
第二章(2)第二章(3)第三章(1)第三章(2)第三章(3)第三章(4)
第四章(1)第四章(2)第四章(3)第四章(4)第五章(1)第五章(2)
第五章(3)第五章(4)第六章(1)第六章(2)第六章(3)第六章(4)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