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股票 》 大災難後的金融變局 》
第8節:全球變暖(3)
安德魯·B·布希 Andrew B Busch
最後,帕特裏剋·J·邁剋爾斯(Patrick J? Michaels)引用了一些有意思的資料,發佈了一些關於極地冰冠融化的偏激言論。在其著作《天真的塌了嗎?回顧近期全球變暖的恐怖傳說》(Is the Sky Really Falling? A Review of Recent Global Warming Scare Stories)中,邁剋爾斯探討了北極(格陵蘭島)冰冠消融加速的近況。他對2005年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發佈的一份比較1979年和2005年北冰洋冰冠偽彩衛星圖像的報告表示不滿。邁剋爾斯指出:"新聞稿根本沒有提到1979年正處於20世紀北極地區第二個最冷時期末……由於1979年的氣溫僅僅高於1920年前的最低值,當衛星開始工作時,北極冰冠正好達到或接近自1930年以來的最大值。"邁剋爾斯指出,世界上最大的冰原和冰川(占全球總量的89?5%)位於南極洲。在他引用的預測全球變暖引發海平面大規模改變的研究資料中,所有有意義的模型都顯示,至少需要數千年才能將格陵蘭島大部分冰冠融化,而南極洲則需要更長時間。"在18種氣候模型中使用3種排放情景對未來100年進行預測的結果是:2100年左右,因格陵蘭島冰冠融化而産生的平均海平面上升高度為每年0?06英寸。基於上述原因,所有模型都反映出南極洲會從這個日益溫暖的星球上得到更多的冰。"
這是全球變暖的兩難局面。我們知道溫室氣體含量很高,我們知道它助長了溫室效應,我們已觀察到空氣和海洋出現高溫,我們也已經在過去的20年間經歷了很多。我們並未確切瞭解的是它所導致的地球天氣模式改變會有多快,我們不知道極地冰冠何時會融化或融化多少,我們不知道海平面是否會改變以及會如何改變。正如我所提到的,很難將繁雜而誇大的環境因素與全球氣候變暖的真正原因區分開來。
那麽,我們能否冒險假設情況不會進一步惡化?拋開道德因素,僅站在金融市場的角度來看,風險與回報是否相當?我們是否應該繼續燃燒化石燃料,排放廢氣,産生溫室氣體,使地球變暖從而造成潛在災難、改變天氣模式、提高竜捲風/颶風的發生頻率和強度、導致幹旱不斷惡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當然,如果你以這種方式組織問題,答案就是我們必須采取行動。然而問題遠比這復雜,並且關鍵在於是否達成了一致同意減排的國際性協議。我們必須站在政治的高度來審視這些問題,以理解當前真正的危機所在。
國際與國內背道而馳
無論你相信與否,關於溫室氣體和全球氣候,各國之間實際上有着大量的協議。問題並不在於我們是否應該做某些事情,而在於我們應該怎麽做。解决辦法是什麽?怎樣纔是公平的?如果它像臭氧層問題那樣,大傢達成一致協議(如《蒙特利爾議定書》)限製氯氟烴(CFCs)的産生,那該多麽美好。不幸的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京都議定書》是一項國際協議,簽署於1997年,後於2005年生效,旨在規定工業化國傢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協議的目標是:要求簽約國傢聯合限製溫室氣體排放量,到2008~2012年使其較1990年水平低5%。《京都議定書》需要至少55個國傢簽署,這些國傢必須占所謂的"附件1 "國傢(38個被設定減排目標的工業化國傢,加上白俄羅斯、土耳其和現在的哈薩剋斯坦)排放量的55%以上。之後,它才能成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議。澳大利亞和美國沒有簽署該協議,不過俄羅斯的簽署使國傢總數超過了規定限額。如今,《京都議定書》對簽約的國傢具有法律約束力。
2002年,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際能源署(IEA)的說法,世界上二氧化碳最大的排放源,依次分別是美國、歐盟(當時為25個國傢)、中國、俄羅斯、日本和印度。《京都議定書》最大的問題在於,中國和印度被認為是發展中國傢,因此未被要求減少排放量。鑒於目前中國和美國的貿易關係,美國國會幾乎不可能再為中國人獲利增加籌碼。由此,《京都議定書》的簽約國名單上失去了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前6位的國傢當中的3個。
有趣的是,這並沒有妨礙美國國內個別州或幾個州聯合製定自己有關溫室氣體的法律。最典型的例子來自於美國人口最多的州加利福尼亞。在2006年9月,加利福尼亞州州長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簽署法案,要求到2020年減少25%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的排放。這使得加利福尼亞成為美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先驅。該法律規定,加利福尼亞大氣資源局(Air Resources Board)於2008年1月製定新的標準,要求大多數行業報告它們當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屆時,大氣資源局必須確定所需達到的減排量精確數值。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推薦序(1) | 第2節:推薦序(2) | 第3節:地震和海嘯(1) | 第4節:地震和海嘯(2) | 第5節:地震和海嘯(3) | 第6節:全球變暖(1) | 第7節:全球變暖(2) | 第8節:全球變暖(3) | 第9節:全球變暖(4) | 第10節:全球變暖(5) | 第11節:瘋牛病(1) | 第12節:瘋牛病(2) | 第13節:瘋牛病(3) | 第14節:瘋牛病(4) | 第15節:瘋牛病(5) | 第16節:瘋牛病(6) | 第17節:禽 流 感(1) | 第18節:禽 流 感(2) | 第19節:禽 流 感(3) | 第20節:禽 流 感(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