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大宋中興通俗演義   》 第七十四回 效顰集東窗事犯      熊大木 Xiong Damu

  話分兩頭,續說錦城士入鬍生名迪,性志倜儻,涉獵經書,好善惡惡,出於天性。一日自酌小軒之中,飲至半酣,啓囊探書而讀,偶得秦檜《東窗傳》,觀未竟,不覺赫然大怒,氣涌如山,擲書於地,拍案高吟曰:長腳邪臣長舌妻,忍將忠孝苦謀夷。
  天曹默默緣無報,地府冥冥定有私。
  黃閣主和千載恨,青衣行酒兩君悲。
  愚生若得閻羅做,剝此姦回萬劫皮。
  朗吟數遍,已而就寢。俄見皂衣二人至前,揖曰:“閻君命僕等相招,君宜速行。”生尚醉,不知閻君為誰,問曰:“閻君何人?吾素昧平生,今而見召何也?”皂衣笑曰:“君至則知,不勞詳問。”強輓生行。及十餘裏,乃荒郊之地,煙雨霏微,如深秋之時。前有城郭,而居人亦稠密,往來貿易者,如市廛之狀。既而入城,則有殿宇崢嶸,朱門高敞,題曰“曜靈之府”,門外守者甚嚴。皂衣者令一人為伴,一人入白之。少焉出曰:“閻君召子。”生大駭愕,罔知所以。乃趨入門,殿上王者袞衣冕旒,類人間祠廟中繪塑神像。左右列神吏六人,緑袍皂履,高幞廣帶,各執文簿。階下侍立五十餘衆,有牛首馬面、長喙朱發者,猙獰可畏。生稽顙階下。王問曰:“於鬍迪耶?”生曰:“然。”王怒曰:“予為儒流,讀書習禮,何為怨天怒地,謗鬼侮神乎?”生答曰:“賤子後進之流,早習先聖先賢之道,安貧守分,循理修身,未嘗敢怨天尤人,而矧乃侮神謗鬼也。”王曰:“然則‘天曹默默緣無報,地府冥冥定有私’之句,孰為之耶?”生方悟為怒秦檜之作,再拜謝曰:“賤子酒酣,罔能持性,偶讀姦臣之傳,緻吟忿恨之詩,顓望神君特垂寬宥。”王呼吏以紙筆令生供款,讓曰:“爾好捷筆頭,議論古今人之臧否,若所供有理,則增壽放還。若辭意舛訛,則送風刀之獄也。”生謝過再四,援筆而供曰:伏以混沌未分,亦無生而無死;陰陽既判,方有鬼以有神。為桑門傳因果之經,知地獄設輪回之報。善者福而惡者禍,理所當然;直之升而屈之沉,亦非謬矣。蓋賢愚之異類,若幽顯之殊途。是乎不得其平則鳴,匪沽名而釣譽;敢忘非法不道之戒,故罹罪以招愆。出於自然,本乎天性。切念某幼讀父書,蚤有功名之志,長承師訓,慚無經緯之才。非惟弄月管之毫,擬欲插天門之翼。每夙興而夜寐,常窮理以修身。讀孔聖之微言,思舉直而措枉;觀王?之確論,想激濁以揚清。立忠貞欲效鬆筠;肯衰老甘同蒲柳。天高地厚,深知半世之行藏;日居月諸,洞見一 心之妙用。惟尊賢而似寶,第見惡以如讎。聞嶽飛父子之冤,欲追求而死諍;既睹秦檜夫妻之惡,便欲得而生吞。
  因東窗贊擒虎之言,緻北狩失回鑾之望。傷忠臣被屠劉而殘滅,恨賊子受棺槨以全終。天道何知,神明安在?俾姦回生於有幸,令賢哲死於無辜。謗鬼侮神,豈比滑稽之士;好賢惡佞,實非迂闊之儒。是皆至正之心,焉有偏私之意?飲三杯之狂藥,賦八句之鄙吟。雖冒天聰,誠為小過。斯言至矣,惟神鑒之。
  王覽畢笑曰:“腐儒倔強乃耳。雖然好善惡惡,固君子之所尚也。至夫若得閻羅做,其毀孰甚焉!汝若為閻羅,將吾置於何地?”生曰:“昔者韓擒虎雲:‘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又寇萊公、江丞相亦嘗為是任,明載簡册,班班可考。
  以此徵之,冥君皆世間正人君子之為也。僕固不敢希韓、寇、江三公之萬一,而公正之心,頗有三公之毫末耳。”王曰:“若然,冥官有代,而舊者何之?”生曰:“新者既臨,舊官必生人道,而為王公夫人矣。”王顧左右曰:“此人所言,深有玄理。惟其狂直若此,苟不令見之,恐終不信善惡之報,而視幽明之道如風聲水月,無所忌憚矣。”即呼緑衣吏,以一白簡書云:“右仰普掠獄冥官,即啓狴牢,領此儒生,遍視泉局報應。
  毋得違錯。”
  既而吏引生之西廊,過殿後三裏許,自石洹高數仞,以生鐵為門,題曰:“普掠之獄”。吏叩門呼之。少焉,夜叉數輩突出,如有擒生之狀。吏叱曰:“此儒生也,無罪,閻君令視善惡之報。”以白簡示之,夜叉謝生曰:“吾輩以為罪鬼入獄,不知公為書生也。幸勿見怪。”乃啓關揖生而入。
  其中廣袤五十餘裏,日光慘淡,冷風蕭然,四維門牌皆榜名額,東曰“風雷之獄”,南曰“火車之獄”,西曰“金剛之獄”,北曰“溟泠之獄”,男女荷鐵枷者千餘人。又至一小門,則見男子二十餘人,皆披發裸體,以巨釘釘其手足於鐵牀之上,項荷鐵枷,舉身皆刀杖痕,膿血腥穢,不可近傍。一婦人裳而無衣,憚於鐵籠中,一夜叉以沸湯澆之。緑衣吏指下者三 人謂生曰:“此秦檜父子與萬俟卨,此婦人即檜之妻王氏也。
  其它數人乃章惇、蔡京父子、王黼、勔、耿南仲、吳開、莫儔、範瓊、丁大全、賈似道,皆其同姦黨惡之徒。王遣吾施陰刑,令君觀之。”即呼鬼卒五十餘衆,驅檜等至風雷之獄,縛於銅柱,一卒以鞭扣其環,即有風刀亂至,繞刺其身。檜等體如篩底。良久,震雷一聲,擊其身如齏粉,血流凝地。少焉,惡風盤旋,吹其骨肉復為人形。吏謂生曰:“此震擊者,陰雷也。吹者,業風也。”又呼獄卒驅至金剛之獄,縛檜等於鐵牀之上,牛頭者長哨數聲,黑風飄揚,飛戈衝突,碎其肢體。久之,吏呵曰:“已矣。”牛頭復哨一聲,黑風乃止,飛戈亦息。
  又驅至火車之獄,一夜叉以鐵撾驅檜等登車,以巨扇拂之,車運如飛,烈焰天作,且焚且碾,頃刻皆為煨燼。獄卒以水灑之,復成人形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斡離不舉兵南寇第二回 李綱措置禦金人
第三回 師中大戰殺熊嶺第四回 金粘罕邀求誓書
第五回 宋徽欽北狩沙漠第六回 宋康王泥馬渡江
第七回 嶽鵬舉辭傢應募第八回 宋高宗金陵即位
第九回 李綱奏陳開國計第十回 嶽飛與宗澤談兵
第十一回 嶽飛計劃河北策第十二回 李綱諫車駕南行
第十三回 宗澤約張所出兵第十四回 宗澤定計破兀朮
第十五回 黏沒喝京西大戰第十六回 宗澤大勝兀朮兵
第十七回 高宗車駕走杭州第十八回 苗傅作亂立新君
第十九回 張瀎傳檄討苗傅第二十回 韓世忠大破苗翊
第二十一回 洪皓持節使金國第二十二回 鬍寅前後陳七策
第二十三回 嶽飛破虜釋王權第二十四回 兀朮大戰竜王廟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