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走嚮共和   》 第十二章 最恨是馬關(三)      盛和煜 Cheng Heyu    張建偉 Zhang Jianwei

  見沒人應聲,翁同龢沉重地說:“敗師辱國者沒有得到懲處,反而在這裏要挾朝廷,你不覺得過分!翁某代天下人斥責他幾句,你就覺得過分了!你的良知何在,身為大臣,難道連這點是非都真的分不清了嗎?”
  李鴻章這時已經緩過氣來,冷冷地說:“翁師傅,你不要在這兒教訓人了,我倒想嚮你討教,你剛纔要我在談判桌上和日本人去爭、去鬥,請問,我們是戰敗國,怎麽去爭,怎麽去鬥?”
  翁同龢:“折衝樽俎,正是李中堂的強項,難道還要我教你嗎?”
  李鴻章悲涼笑道:“好一個折衝樽俎,戰場上被人傢打得一敗塗地,又讓我這麽一個年過七十的老傢夥到談判桌上把本扳回來,翁師傅太擡舉我了。”
  光緒這時煩躁道:“局面已是這個樣子,你們還兀自在這兒爭吵不休,你們眼中還有沒有朕?心中還有沒有國傢?”
  他這一生氣,李鴻章和翁同龢同時跪下,“請皇上恕罪1
  光緒:“你們都起來。李中堂,朕知道你不想去,衹環顧朝堂,除了你確實也沒有人能胜任議和大臣一職。老中堂,你難道就不肯為朕分憂了嗎?”
  當今皇上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李鴻章衹得答應:“皇上千萬不要這樣說,臣去就是了。”
  恭親王及好些個大臣不禁深深籲了口氣。
  李鴻章:“不過臣有兩件事想請旨——”
  光緒:“你說吧1
  李鴻章:“這一去日本人肯定提出割地賠款的要求,臣想請旨,款怎樣賠?地割不割?”
  光緒沉吟片刻:“你的意思呢?”
  李鴻章:“臣以為賠款當在一萬萬白銀之內,地是萬萬不能割的1
  光緒:“李中堂這話深獲朕意,不過……”
  他遲疑一會兒說:“不割地日本人能答應嗎?”
  李鴻章:“這正是臣第二件要請旨的,讓翁師傅與臣一同前往日本1
  大傢都是一驚,翁同龢更是急道,“我於外交一無所知,和你一起去日本有何作用?”
  李鴻章冷冷道:“翁師傅過謙了,軍國大事,翁師傅的主張見解,從來就是高人一籌,怎麽會於外交一無所知呢?”
  衆人這纔明白李鴻章的用意:既然你翁同龢自己都承認不懂外交,那以後在這方面的發言就純屬信口雌黃,而聽信你信口雌黃的人比你也好不到哪裏去!
  李鴻章繼續說:“而且,正如皇上所擔憂的,不割地和約難成。可若是割了地,李鴻章必將成為千古罪人賣國賊!翁師傅愛國,朝野皆知。有他與日本人去爭,去鬥!和約成與不成,那都無所謂了1
  翁同龢的臉一下憋得通紅。
  光緒替他解圍說:“外交的確非翁師傅所長,而且他政務繁多,抽不出身來。李中堂,還是委屈你走一趟吧1
  李鴻章不好再說什麽,緩緩跪下,叩頭道:“臣謹領聖命。”
  三
  日本,馬關,這是一座寧靜的小鎮。
  緑樹叢中,隱隱露出玲瓏的佛塔和唐式飛檐,一陣鐘聲悠悠傳來,又悠悠消散在濃濃的霧氣之中。
  狹窄整齊,常年被海霧浸潤得濕漉漉石板街道上,偶有一個穿和服,打一把小花傘的仕女走過,驚鴻一瞥,衹留下她窈窕的背影和漸行漸遠的木屐聲引人遐思……
  春帆樓,位於馬關紅石山下安德天皇祠旁,這座幽雅的二層小樓又經過了全面整修,從正廳到樓上的走道都鋪上了紅地毯,映着方格窗欞上的雪白窗紙,典雅和諧。
  窗外,幾樹櫻花含苞欲放。
  春帆樓會議室,陸奧外相親自指揮幾個僕人在佈置房間。
  房間正中,厚厚的地毯上是一張豪華的談判桌,僕人在桌旁擺放上歐式的高腳靠背椅。
  “噢,不行。”陸奧宗光拍着西嚮第一把椅子道,“這是李鴻章大人的位置,他老了,坐這種椅子會不舒服的,趕快換掉。”
  一名僕從趕緊又從外面搬進一把矮腳高靠背的沙發。
  “嗯”,陸奧點點頭,又說,“這裏,他手邊,還得放一個茶几,預備一套他們景德鎮的茶具。噢,這裏,他的腳邊,要放一個痰盂,中國人不講衛生,喜歡隨地吐痰,不好,很不好……”
  春帆樓前,一頂紅藍兩色,四周鑲有玻璃的轎子在前,一溜人力車在後,中國使節團逶迤而來。
  轎子停下,一直護衛在轎旁的馬三俊上前一步,掀開轎簾,將面無表情的李鴻章從轎內攙扶出來。
  李鴻章剛出轎,就聽得耳畔隱約傳來“中國佬!中國佬1的聲音。
  他定了定神,往四周望去,判斷聲音是從哪裏傳來的,卻見早已等候在春帆樓前的伊藤博文等人已迎將上來。
  “見鬼1他心裏駡一句,臉上擠出一絲笑容,勉強握住伊藤博文伸來的手。
  談判桌前,李鴻章坐在談判桌西嚮的第一個位置上,和他並排隔着一張小茶几,坐着伍廷芳和另一名中國官員。
  他們對面,依次坐着日方談判代表伊藤博文、陸奧宗光和一名外務省官員。
  桌子的兩端各坐着中日雙方的書記官與翻譯。
  “十年不見,中堂大人豐神依舊……”伊藤以閑談的語氣做了開場白。
  “哪裏,閣下纔是正當盛年,令人羨慕埃”李鴻章的感嘆卻是發自內心。
  “中堂大人剛纔進來的時候,不知註意沒有?這春帆樓前的幾株櫻花都已經含苞了,希望在櫻花開放的時候,我們能夠輕鬆地賞花。”
  李鴻章:“櫻花是貴國的國花,我恐怕很難領略到它的美麗……而且我身上所擔負的職責,也讓我輕鬆不起來啊1
  伊藤沒有想到李鴻章兩句話就切入正題,衹好附合道:“中堂大人的心情,我非常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大型60集歷史劇同步圖書《走嚮共和》《走嚮共和》美化李鴻章?相關圖書即將出版
《走嚮共和》兩極爭議白熱化 導演張黎解迷津《走嚮共和》編劇盛和煜稱:願為李鴻章負責
南方周末:《走嚮共和》的內幕故事第一章 修園子(一)
第一章 修園子(二)第一章 修園子(三)
第一章 修園子(四)第一章 修園子(五)
第一章 修園子(六)第二章 洋務運動(一)
第二章 洋務運動(二)第二章 洋務運動(三)
第二章 洋務運動(四)第二章 洋務運動(五)
第二章 洋務運動(六)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一)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三)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四)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五)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六)第四章 一局雙贏(一)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