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类 莊周的歡樂生活禪:人間莊子   》 第72節:成王敗寇與仁義的功利(1)      吳建雄 Wu Jianxiong

  第二十九講 成王敗寇與仁義的功利 --《莊子o雜篇o盜蹠》解讀
  在莊子論述觀點的事例中,我看到很多"扭麯":嚴重駝背、捕起蟬來卻百發百中的長老是一種扭麯,肢體殘缺卻受人尊敬、無所不能的老頭是一種扭麯,後羿射箭,怎麽也射不中的靶子亦是一種扭麯。在先前的文字裏,我們看到莊子總喜歡把兩種截然相反的特性(或結果)放在同一個個體裏。而在《盜蹠》裏,曾經的扭麯有了進化,這樣的扭麯,不再是某個人、某個事物、某個現象所特有的。
  愛情、血統、友誼,在兩個原本獨立的人之間就形成了一種難以割離的關係,如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在《盜蹠》中,莊子把利益相對的兩種身份施加到命脈相連的雙方身上,設計了幾段對話,把儒傢學說打了個落花流水。
  首先是蹠與孔子的對話。孔子有個特別好的朋友叫柳下季,就是那個坐懷不亂的柳下惠。柳下季的弟弟就是有名的強盜頭子蹠,據說盜蹠的手下有九千多人,他們無惡不作,橫行天下,常常侵襲諸侯的住所,穿室破戶,拉走官府的牛馬,搶劫婦女的金銀首飾;他們貪得無厭,從不理會父母兄弟的感受,清明時節也不肯去祭祀祖宗,不考慮自己的行為到底有沒有使祖宗蒙羞。他們所到之處,一般大國嚴守城池,小國則堅守城堡,天下民衆都因為他們的騷擾而痛苦、傷腦筋。
  孔子實在看不過去,就找到柳下季:"人傢都說,做父親的一定要教導好兒子,做兄長的也一定要教管好弟弟。否則,天下就沒有人再看重父子兄弟的親屬關係了。現在,你是大傢公認的才智之士,而你的弟弟卻是強盜賊子。盜賊,那是天下的禍害啊,你不能對他施加管教,我為你感到羞愧;你不去管教他,我替你去!" 聽完孔子的話,柳下季說:"哈哈,此言差矣!倘若做兒子的怎麽都不理父親的訓誡,做弟弟的怎麽都不接受兄長的教導,就算你說得歇斯底裏,說到口幹舌燥,又有什麽用呢?況且,我弟弟蹠的為人你也是知道的,他思想活躍猶如泉水,感情善變就像暴風,他的勇武強悍可抗擊敵人,巧言善辯可掩蓋過失,順從他的心意他就高興,違背他的意願他就發脾氣,他常常用言語侮辱別人。你千萬不要去見他,不然你肯定會自討沒趣的。"
  孔子不聽,讓顔回為他駕車、子貢陪行,去見蹠。
  蹠和他的隊伍駐紮在泰山南麓休息,正拿人的心肝下酒。孔子下車走上前,見了稟報人員,說:"魯國人孔丘聽說蹠將軍剛毅正直,特地趕來拜見。"
  門口站崗的人入內通報,蹠聽說孔子來求見勃然大怒,雙目圓睜亮如明星,頭髮怒起直衝帽頂,說:"天啊,這不就是那個魯國的巧偽之人孔丘嗎?替我告訴他:'你這個偽君子,矯造語言,托偽於文王、武王的主張;你頭上帶着樹杈般的帽子,自以為好看,腰上圍着寬寬的牛皮帶,自以為高貴,滿口鬍言亂語;你自己不種地卻吃得比誰都好,自己不織布卻穿得比誰都講究;你整天就知道搖唇鼓舌,專門製造是非,用你所謂的仁義迷惑天下的諸侯,使天下的讀書人都成了迷路的羊羔,結果滿世界的人都不能返歸自然的本性。現在大傢都虛妄地標榜自己盡孝尊長的主張,都用僥幸的心幻想能得到封侯的賞賜而成為富貴的人。你實在是罪大惡極,快些滾回去,不然,我將把你的心肝挖出來吃了!'" 孔子聽了這番話,再次求見,說:"上天對我不薄啊,我是如此榮幸能跟柳下季相識,現在我同樣懷着這顆感激的心誠懇地希望能再見將軍一面。"
  站崗的人再次通報,蹠說:"叫他進來!"孔子小心翼翼地快步走進帳裏去,又遠離坐席連退數步,嚮蹠深施一禮。蹠一見孔子的模樣舉止就大怒不已,伸開雙腿,按着劍柄怒睜雙眼,怒吼道:"孔丘你站起來說話,如果你所說的話能符合我的心意,就放了你;不然,我就殺了你。"
  孔子說:"報告將軍,我聽說天下人嚮來有三種美德:生來就體形魁梧高大、相貌長得漂亮無雙的,無論是小孩還是老人,無論是高貴的還是卑賤的,一見到他都十分喜歡,這是上等的德行;才智能夠包羅天地,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分辨起各種事物來遊刃有餘,這是中等的德行;勇武、悍、果决、勇敢,能夠聚合衆人統率士兵,這是下一等的德行。任何人衹要有其中一種美德就足以稱王了。而如今將軍您同時具備了上述三種美德,您高大魁梧,身長八尺二寸,面容和雙眼熠熠有光,嘴唇鮮紅猶如朱砂,牙齒整齊好比編貝,聲音洪亮恰似黃鐘,然而在外的名字卻叫盜蹠,我暗暗為將軍感到不值啊!這麽好的人怎麽有如此醜陋的名字呢?如果將軍肯聽從我的勸告,我將嚮南出使吳國越國,嚮北出使齊國魯國,嚮東出使宋國衛國,嚮西出使晉國秦國,為將軍建造數百裏的大城,確立數十萬戶人傢的封邑,尊將軍為諸侯,讓各諸侯國去除過去對將軍的怨恨,將軍也可以棄置武器,休養士卒,收養兄弟,供祭祖先。要知道,這纔是聖人賢士的作為,是天下人的心願啊!" 蹠聞聽此言,大怒道:"孔丘你給我跪下!凡是用利祿來規勸、用言語來扶正的,都是愚昧、淺陋的。我身材高大魁梧,面目英俊美好,人見人愛,這是我的父母給我留下的美德;就算你孔丘不當面吹捧我,我依然還是我,難道我需要你表揚嗎?最讓我受不了的是,我早聽人說了,通常喜好當面誇奬別人的人平時也喜歡在背地裏詆毀別人。如今你提出建造大城、彙聚百姓的想法,無非是用功利來誘惑我,用對待普通俗人那樣的態度來對待我,你覺得我會接受嗎?最大的城池就是天下。看看堯舜他們的報應吧,他們擁有天下,子孫卻沒有立錐之地;商湯與周武王做天子,可後代卻被趕盡殺絶。這難道不是因為他們過於貪心而占有天下的緣故嗎?況且我聽說過,古代禽獸多而人很少,我們的老祖宗白天拾橡子找草根為食,晚上就在樹上築巢而居,以躲避野獸的侵害,他們就是歷史上說的巢氏之民。古代人不知道穿衣,夏天多多存儲柴草,到鼕天就燒火取暖,所以他們被稱做懂得生存的人。到了神農時代,居處是那麽安靜閑暇,行動是那麽優遊自得,人們還衹知道誰是自己的母親,而不知道誰是自己的父親,人們跟麋鹿生活在一起,自己耕種自己吃,自己織布自己穿,從沒有傷害別人的心思,這就是道德鼎盛的時代了。然而,到了黃帝時代就不再是這樣了,黃帝帶着軍隊跟蚩尤在涿鹿的郊野上爭戰,流血幾百幾千裏,染紅了草澤。堯舜稱帝時自作聰明,設置百官,結果商湯放逐了他的君主,武王殺死了紂王。從此以後,世上總是恃強凌弱,相互吞併,依衆侵寡,相互殘殺。從商湯、武王開始,他們算是篡逆叛亂的人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蘇文藝出版社
第1節:無挂無礙,自在而精彩(1)第2節:無挂無礙,自在而精彩(2)第3節:無挂無礙,自在而精彩(3)
第4節:蝶舞翩躚幻亦真(1)第5節:蝶舞翩躚幻亦真(2)第6節:安時處順不為哀樂所睏(1)
第7節:安時處順不為哀樂所睏(2)第8節:行器物之用必遭損殺(1)第9節:行器物之用必遭損殺(2)
第10節:行器物之用必遭損殺(3)第11節:平常心是大智慧(1)第12節:平常心是大智慧(2)
第13節:平常心是大智慧(3)第14節:精神充盈即可坐忘名利生死(1)第15節:精神充盈即可坐忘名利生死(2)
第16節:精神充盈即可坐忘名利生死(3)第17節:不強加於人便是善待自己(1)第18節:不強加於人便是善待自己(2)
第19節:不強加於人便是善待自己(3)第20節:不強加於人便是善待自己(4)第21節:修剪矯作易傷身害命
第22節:管教而不能施暴(1)第23節:管教而不能施暴(2)第24節:智慧在紂即為虐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