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义说部 》 東西晉演義 》
第七十一回 王彌集衆寇洛陽
楊爾增 Yang Erzeng
五月,漢主淵聞勒、彌敗回,復遣王彌引兵二萬寇洛陽。
王彌得令,收集亡散,兵復大振,分遣諸將攻陷郡縣,遂入許昌屯紮。
卻說涼州刺史張軌,乃安定烏氐人,漢趙王張耳十七世孫。
聞漢王遣王彌入寇洛陽,乃使督護北宮純將三萬人入衛京師。
時王彌入軒轅關,與北宮純軍會戰於伊水。北宮純敗走,王彌引兵遂至洛陽。懷帝大驚,急聚文武商議。群臣皆曰:“宜命司徒親督諸軍,可退彌兵。”於是懷帝以王衍為都督,督諸軍出戰。時王衍即出殿,點集三軍。未及出城,王彌之兵攻城,放火燒建春門。北宮純自伊水一敗,乃募勇士五百人,繼後突殺王彌後陣。城中王衍望見彌後軍自亂,亦引軍使左衛將軍王秉為前鋒,殺出城來。兩下夾攻,彌兵大敗,望風遠竄。王秉以軍追至七裏澗,又殺了一陣。彌兵無心戀戰,大敗而走奔平陽,不敢歸國。時北宮純亦引兵還洛陽。漢王淵聞彌敗,羞不敢歸。侍中效迎,且曰:“勝敗乃兵傢常事,卿有何恥,孤親行將軍之館,拂席洗爵敬待,將軍如何逗留?”於是王彌入見,甚慚愧。漢王淵乃拜彌為司隸校尉。
卻說王衍得張軌遣督護北宮純以兵來解洛陽之圍,方殺敗王彌,乃入奏朝廷,懷帝遣使持詔去西涼,封張軌為西平郡公,軌辭不受。時州郡之使無有至者,軌獨貢獻不絶,因是朝廷賞之。
七月,漢王淵與群僚商議遷都於蒲子城中。平陽漁人在汾水打魚,拾得玉璽一顆,獻與漢王劉淵。淵大悅,重賞漁人,以為祥瑞。乃集百官即皇帝大位,國號大漢,改元永鳳元年。
以其子劉聰為大將軍,總領諸軍,以族子劉曜為竜驤大將軍,故北兵威振單於。遣石勒與劉靈寇魏、汲、頓丘三郡。石勒、劉靈率衆來寇三郡,百姓望風降附者五十餘壘,勒皆假壘主將軍都尉印綬,檢其強壯五萬為軍士,其老弱者安堵如故。
卻說蜀成尚書令楊褒卒,成主李雄深痛惜之。楊褒好直言,成主雄初得蜀,用度不足,諸將有以金銀得官者。褒諫曰:“陛下設官爵,當網羅天下豪傑,何有以官賣金耶?”雄謝之,由此天下知名耳。
永嘉己巳三年正月朔,熒惑犯紫微,漢太史令宣於修之以禳變,言於漢王淵曰:“今歲元口熒惑犯紫微,應不出二年,必剋洛陽。今蒲子崎嶇,難以久安,平陽氣象方昌,請陛下徙而都之。”淵即從其請,領百官遷都平陽城。
三月,晉帝詔以山簡都督荊、襄等州諸軍事。簡乃山濤之子也,嗜酒不恤政事。初,荊州寇盜不禁,詔起劉弘子劉璠為順陽內史,江漢間翕然歸之。簡恨之,使人上表稱璠深得衆心,恐百姓劫以為主,為亂不淺。於是,朝廷又詔徵璠為越騎校尉,南州由是遂亂,父老莫不追思劉弘。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一回 王瀎王渾大爭功 | 第二回 罷武備諸鬍兵起 | 第三回 袁甫銜玉於何勖 | 第四回 北魏祖逢天女配 | 第五回 夷夷兵犯沒鹿回 | 第六回 竇竜以謀攻力微 | 第七回 拓跋力微霸長川 | 第八回 束皙誠心祈天雨 | 第九回 劉毅對帝似桓靈 | 第十回 石崇與王愷鬥寶 | 第十一回 劉毅論上中正九品 | 第十二回 武帝托孤立惠帝 | 第十三回 後父楊駿獨秉政 | 第十四回 賈後南風奪朝權 | 第十五回 賈後謀害皇太後 | 第十六回 八王用事相圖害 | 第十七回 司馬亮專權執政 | 第十八回 司馬瑋殺亮奪權 | 第十九回 楚王司馬瑋執政 | 第二十回 帝用華計殺楚王 | 第二十一回 陸雲縣治若神明 | 第二十二回 趙王倫徵鬍三寇 | 第二十三回 周處合兵討氐羌 | 第二十四回 周處戰死在羌陣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