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艳情 歸蓮夢   》 第七回 續閨吟柳林藏麗質      楊慎 Yang Shen

  卻說香雪小姐蒙聖恩釋放出獄,宋純學即將小姐接到私宅。王昌年聞知喜信,即同純學到私宅裏來,拜見小姐。小姐備相見過,先謝了宋純學,便道:“這一位可就是刑部王老爺?”
  昌年見小姐開口這一句勢頭不好,因對小姐道:“嚮承母姨撫養大恩,一心銘刻。衹因異鄉漂泊,不意小姐有些冤陷,幸喜聖明昭雪,小生負罪實深,求小姐凡事海涵,得全舊約,小生死不忘恩了。”
  
  小姐聽了冷笑道:“王爺貴人,還想着當年之事。多謝多謝,請坐了,有言奉告。賤妾名門舊族,從無失節。先父母推念至親,恩同骨肉,也不曾虧負你,你分別以後,一嚮音信杳然,未免貴人多忘,這也罷了。焦氏凌虐賤妾,萬死一生,冤陷解京,孤身無靠,前日承你庭審時作威作福,全不想着當初恩義,卻是何心?賤妾幸邀聖恩,生還故裏,即瞑目九泉,可以無愧。不知你讀書明理、高登黃甲、居然做朝廷臣子,可曉得‘五倫’二字否?賤妾命犯孤辰,自今以後,願削發披緇,拜證空王。且請問尊夫人選擇誰傢,如何才貌,可得一見否?”
  
  昌年被小姐一番責備,頓口無言,不覺珠淚雙流。純學道:“小姐息怒,王年兄的心事,外面雖若可疑,此中實非薄幸,待下官與他剖明,他自中後,時刻想念小姐,至今尚無年嫂,其疏失候問者實有緣故。”便把陝西相遇、一同進京、後來歸傢撞着潘一百、兩邊誤認的話,述了一遍。又道:“王年兄縱使誤認,終無薄情。衹看他中後許多富貴傢要與他結親,他一概謝絶,誓不再娶這條念頭,小姐便可見諒了。”小姐道:“宋爺吩咐,自然不差。但他彼時千裏而歸,既到潘傢,到我傢來不遠數步,若親見面,賤妾有什麽得罪處,也怪不得你。怎麽把虛傳當做實事?就是審同的時節,尚倒不知是你,備陳苦情,為何變起臉來,不分皂白,還是何說?”
  
  小姐說到此處,咬牙切齒,愈加恨極。昌年自己懊悔以前不曾斟酌,衹得行個大禮,跪告道:“小姐在上,昌年一片誠心,惟天可表,倒不敢十分辯白,但求小姐追憶當年分別,也曾把‘婚姻’兩字提起。難道母姨存日如此厚恩到今反有變更?小姐若不見諒,昌年也不願做官,納了印綬,生死相隨,任憑小姐發付罷。”
  
  小姐喚添綉扶起,說道:“賤妾與兄,原是中表兄妹。先母存日,並未聘定,怎麽認真說起婚姻來?”純學道:“年兄不必着忙,小姐已有題目了。今日且告返,容小弟復奏,自有定局。”昌年還要再求小姐,香雪竟退入去,全然不睬。
  
  昌年沒奈何,同純學出來。純學道:“年兄不消多慮,小姐這番責備,原是應該的。但既有本章,她的婚姻也賴不得。待小弟復本進去,批發出來,小弟便與兄先行聘禮,方好選定吉期。是夜,純學便寫了復本,次日早朝奏上。本內說道:
  
  臣部查得王昌年幼時結婚崔氏,近因欽案,未敢議親。今香雪蒙恩昭釋,理應納騁,擇吉成親等語奏復,即奉旨依議。
  
  純學接了復本旨意,又到私宅來對小姐道:“下官復奏已發出了,朝廷着下官與小姐議親,王年兄先令下宮來通知此事,然後行聘。”小姐道:“宋爺,這事不必提起,賤妾初釋沉冤,即要歸傢拜告先父母靈座。昌年前倨後恭,難分真偽,衹求宋爺開論昌年,說賤妾歸傢死守空門,今生决不擇配。若昌年不忘舊情,每年見惠米糧數石,使賤妾無凍餒之纍,晨鐘暮鼓,禮拜如來,鄙懷足矣。至於親事,昌年這般高貴,豈無大族足為秦晉,這條念頭求他息了。”
  
  純學辭了小姐走出私宅。昌年在外邊等候,見了純學就問小姐所言如何。純學搖頭不語。昌年知是小姐怒氣未平,急得心頭火出。說道:“小姐必定深恨小弟,求年兄委麯,玉成好事。”純學道:“不消性急,小姐雖然執意,待小弟先行聘禮,然後再去求她。”遂喚長班買綢緞、兌首飾,整備停妥,即差本部衙役擡了禮物一徑到小姐私宅來,與昌年行聘。宋純學是大媒,親身到宅。小姐始初拒絶,不肯收納。純學再三苦求,小姐暫時收下。
  
  次日,昌年又同純學來見小姐,香雪道:“昨日見賜盛禮,承宋爺臺命,不敢違逆,暫留在此,即當奉璧。但賤妾命切故鄉,急欲歸去。上傢表兄,列職刑曹,羈身都下,凡事保重,後會無期,衹此長別了。”
  
  昌年心上道是行過聘禮,正好擇吉成親,不想小姐說話還有未允,自己不好懇求,衹管催純學周旋。純學道:“年兄不需性急,我昨日聘禮已行,再無不允之理。”又對小姐道:“前日有人寄來扇子一把,要與小姐,下官不敢沉匿。”就在袖裏取出,呈上小姐。
  
  小姐看了說道:“我為這把扇子起了無數風波,如今寄扇的人我倒日日想她,不知宋爺何從認得。”純學道:“下官貧睏時曾受她的大恩,就與王年兄一般。”小姐笑道:“這等說起來,賤妾的藏匿也是應該的。宋爺尚且相知,何況閨中弱息。”純學道:“小姐禁聲,這話不是當耍的,其實此人不惟思慕小姐,抑且鐘愛王兄,故有此顛顛倒倒之事。”小姐聽了,面有喜色。
  
  純學見了便道:“小姐詩詞精絶,真是女中才子。今日下官此來,是為玉成年兄完了淑女好逑之意,擇吉成親,小姐切不可太執。況這事原是令尊令堂許諾,今日衹算完聚了前約罷。”小姐道:“賤妾若放遵先父母之命,怎奈此地不可苟合,且待歸傢,再做道理。若王傢表兄必不忘舊好,也要從妾三件事方可議親。”
  
  昌年忙問道:“什麽三事?小生當奉命。”小姐道:“第一件,傢父陣沒陝中,招魂無處,若尋得遺骨回來,便是大功。第二件,焦氏母子凌虐不堪,須要治她一番,稍消怨氣。第三件,前入贅的人,恩深情重,如能招致得來,再見一面,方了心願。”
  
  昌年聽了三事一時嚇呆,說道:“小姐好難題目。內中衹一事易些,其餘實賣難做。”純學私下扯昌年道:“小姐是要到傢成禮,發此難端。年兄不要慌,且着人送他回去,隨後我與你告假幾月,便到開封成其好事就是。”昌年點頭會意,對小姐道:“謹依尊命。”小姐就同添綉收拾歸裝。純學雇了轎,先送小姐回河南去。
  
  卻說程景道自從辭了大師,提兵出來會合李光祖,也不守定一方,東徵西戰,人馬愈多,糧草不繼。景道想大師前日曾打發強思文、杜二郎兩個在河北開張大店鋪,就差一個將官領一支兵馬到他店鋪,盡數取而用。將官領命,星夜到河北尋着杜、強兩人的店輔,把兵馬紮住,衹隨數人,竟來取糧。杜、強兩人迎接了,拆出文書,驗看令箭,俱是柳林的號令。打算前後本利銀,約有幾萬兩。當下備酒款待。將官想他是一傢,並不提防,衹顧吃酒。吃了一夜酒,早晨打點將糧草運齊,好起身去。誰想杜、強兩人影也不見。將官尋到裏頭,一所空房,並無半人。各處搜尋,也沒有一粒米、一毫銀。將官沒奈何,衹得空手而歸。
  
  原來杜、強兩人領大師的本錢出來任意揮灑,日裏賭錢吃酒,夜裏嫖妓宿娼,開的店鋪,所剩不過一千,哪裏有幾萬。此番要盡數取去,他兩個慌了,沒有支應。想他現統兵馬守候,性命勢必難保,不若金蟬脫殼,走為上着。外面見了將官,歡歡喜喜,騙他吃酒(原書缺七字),裏頭卻收拾裝束,挨到半夜,一道狼煙,不知去嚮了。
  
  將官所領兵馬衹有來的盤纏,沒有去的費用,一路搶掠過去。忽遇(原書缺九字)見幾個人,騎了牲口,擁着兩乘轎,後邊行李甚多,那將官見了(原書缺九字)不覺大喜,便打一個暗號這些兵衆,即圍轉來。衆人見遇了兵寇劫掠,各個丟了牲口行李,四處奔走。衹存那轎子被兵士一把扯開,內中有一美貌女子,又有一個侍女。兵士即將行李並女子獻與將官。
  
  原來大師的軍令,凡遇擄掠女人,必要解與主將,審問明白,可留則留,不可則打發她去。若私下污辱,查出來,無論兵將,有功無功,一概斬首。那將官見這女子十分整齊,但怕軍令,不敢私匿,衹得帶到大營來。
  
  看看到了大營,將官進入稟道:“小將奉命,到強思文杜二郎傢,衹有空房,並無一人。小將訪問,俱說他兩人把店中貨本都花費了,私下逃走,不知去嚮,特此回覆。又小將路上遇着過往女子二名,並行李牲口,帶至本營,候主將爺發付。”
  
  景道與光祖聽了就喚帶來的女子進來中間。兵士即將二個女子押到主將面前。景道見這女子輕盈裊娜,就問道:“嬭是誰傢女子,從何處來?”那女子道:“妾乃河南崔氏,名喚香雪,從京中回傢。丈夫王昌年,現任刑部,與同年宋純學共留京都。妾寧死不辱,惟將軍鑒察。”
  
  景道聞道“宋純學”三字,又曾聞大師說及王昌年的事,便道:“既是一位夫人,且坐了。請問是哪個宋純學?”香雪道:“禮部宋爺,金陵籍貫,與妾的丈夫極其契厚。”景道對光祖道:“原來是宋大哥好友的夫人,這個留她不得。”光祖道:“可解到大師那邊去,聽她發落便了。”景道道:“有理。”即着一將,領一支軍,伏侍王夫人,送進柳林。並稟揭一封,內中先說兵糧缺少並杜、強兩人逃避一事,後說“獲得王昌年妻並侍女一名,專騎解來,伏候大師鈞裁”等語。將士領命,押香雪與添綉解到柳村裏來。
  
  再說大師白從李在柳林整兵之暇,便將天書操演,真個揮劍成河、撒豆成兵,一切呼風喚雨之事,無不驚心駭目。又《白猿經》上有“神鏡降魔”一法,從李依法煉成一面鏡子,將他一照,那些天神來來往往,隨你東西南北四方、百裏之內、山川險要,俱照出來。人有來照的,若是武官,便現出盔甲,若是文官,便現出冠帶,若是軍卒便現出槍刀。衹是從李自傢照面,再不見什麽,衹現出一朵蓮花來,心中不解,就將這鏡子與天書藏在臥室內,時刻不離。
  
  一日,外邊傳報程將軍差官候見大師。從李聽了,叫他進來。差官進見,呈上稟帖。從李將稟帖拆開一看,見說兵糧缺少,杜、強兩人逃走的事,分付差官着景道於各省店鋪中取用,其杜、強兩人,緝獲時即當梟首。又看到後面,說解到昌年妻並侍女,不覺大喜,速喚進來。差官出去,催促小姐進見大師。香雪戰戰兢兢,走進內堂。
  
  從李一見,下堂迎接。小姐不知所以,正要跪下,從李拖住道:“不敢勞動。”兩邊行了平禮。香雪擡頭一看,倒嚇呆了。從李笑道:“小姐想是忘了我麽?”香雪道:“莫非就是入贅寒傢的?”從李道:“然也。”
  
  添綉在旁道:“看大師相貌,好像我傢的李姑爺。”從李道:“添綉妹子還認得我。”香雪道:“嚮日感承大恩,得全貞節。不想是大貴人,多多得罪。”從李道:“小姐說哪裏話。自從別後,日夜挂懷,後差小將候問,知小姐受禍皆因不纔所致。隨即寄信宋純學,着他照顧,不知以後諸事如何。今日怎麽到此?”香雪道:“賤妾冤陷解京,幸遇聖恩釋放,皆宋爺之力。不意歸至途中,逢了貴營軍士。解到此間。”從李又問:“曾與昌年結親否?”香雪道:“未曾。”從李道:“還有一樁喜,報知小姐,令尊也在這裏。”香雪大喜道:“果有這事,願求一見。”
  
  從事即傳諭崔世勳進來。世勳承命進入,看見小姐,兩個抱頭大哭。小姐道:“自從爹爹總戎陝右,傢內傳聞兇信,意謂今生不能見面,豈料反在此處。爹爹可知去後傢中大變,女兒百般睏辱死裏逃生?”世勳道:“我因戰敗被擒,感大師恩德,得保餘生。我兒嬭在傢受纍,我也略略曉得,總因焦氏凌逼嬭。我若回歸必處置她。幸喜嬭表兄高登科第,這便是嬭終身之托了。”香雪又把解京親見昌年並純學行聘等事述了一邊。世勳悲喜交集。從李令人備酒,與小姐接風。
  
  世勳拜謝而出。從李同香雪俱至內房,對坐飲酒。香雪道:“賤妾初會大師,衹道閨房美秀,不想是蓋世英雄。今日重見尊顔,始知天下真有女中丈夫,當今世界,可謂二十四城全無男子矣。”從李道:“小姐過譽,何以剋當。”兩人必說些閑話。從李道:“小姐還記得月下聯詩作《秋閨吟》否?別後常時想念佳句。今夕無事,偶思得幾個好題目,以續秋閨勝事,求小姐援筆賦之。”香雪道:“幽閨俚語,有污清聽。既承盛意,敢不效顰。且請教是何題目?”從李道:“四個佳題。第一是《織女催妝》,第二是《落梧驚寢》,第三是《夢遊廣寒》,第四是《擬長門悠》。”香雪道:“果然好題。”遂提起筆,不用思索,一揮而就,續成《秋閨吟》四道:
  
  織女催妝
  
  經年離別夢猶猜,將近佳期望不來。
  
  星轉王繩方係珮,月虛鸞鏡未安臺。
  
  雙飛釵燕歸時集,小朵簪花剪處開。
  
  又是促人更漏下,千金一刻莫徘徊。
  
  落梧驚寢
  
  萬籟蕭然露未幹,報秋聲入夢初闌。
  
  幽情欲作巫雲化,衰颯偏從宮井寒。
  
  孤枕斷魂徒花蝶,嚮陽疏影不棲鸞。
  
  靜中葉葉凄涼韻,合譜高弦仔細彈。
  
  夢遊廣寒
  
  憑將殘夢訴嫦娥,誰似驚心秋後多。
  
  一麯唐官催玉漏,五更楚館渡銀河。
  
  回鸞恰待歸妝鏡,跨鳳爭疑別綺羅。
  
  依約斷魂應不遠,錯拋情緒聽雲和。
  
  擬長門怨
  
  一入昭陽久閉春,舞腰消盡掌中身。
  
  鳳樓星轉誰當夕,鴛瓦霜明獨嚮晨。
  
  強作笑啼都是假,夢為雲雨卻疑真。
  
  自來不識君王面,總有娥眉也讓人。
  
  小姐吟完,呈與大師。從李看了喜道:“幽情麗句,真個一字千金,小姐真可稱仕女班頭矣。香雪遜謝一回。是夜就同在內房歇了不提。
  
  卻說程景道同李光祖合兵之後,東徵西討,降約許多叛寇,俱奉柳林節制。朝廷聞警,各省招募將纔,糾合士兵,前來抵敵,被景道等一鼓而破,軍勢日盛。
  
  一日,光祖與景道移營到別處,軍馬行到一帶荒山,山中深廣異常,遠遠望見山頂上有個古廟,相離約有二十裏,此時軍士饑甚,景道就令在山溝裏打圍,埋鍋造飯,飯猶未熟,忽見前隊打探的來報:“前面有一支軍馬,各營但且準備。”景道道:“不打緊,吃飽了飯殺完他便了。”光祖道:“程爺你守中營,待小弟先去看看。”就領一隊兵殺進山中。
  
  前面果然有一支兵馬。屯紮在此。光祖引軍直衝過去。衹見那邊軍馬分了五處,把光祖的兵裹在中間。光祖想道:“這分明是五行陣,須從東南方殺出,不可走四北角金水休囚之地。”竟嚮東南盡力廝殺。
  
  可煞作怪,那隊兵將,被光祖刀砍槍搠,殺倒了,又活起來。殺至日晚,四邊昏黑,衹有光祖一騎殺出東南。此時心慌,把馬加鞭,望東而走,走了數裏,但見明月穿林,亂石礙路,前面影影露出數間茅屋。光祖縱馬嚮前,果然一個小村,那茅屋裏透出火光。光祖下馬。自己牽了,行到茅屋之下,把馬拴了,遂輕輕叩門。
  
  內中走出一個老人,開門問道:“客官何來?”光祖道:“偶然迷路,欲藉尊府暫宿一宵。”老人道:“我看客官象個敗將,莫不是從五行陣中逃出來的?”光祖道:“老丈緣何而知?”老人道:“且請裏面坐下,慢慢告明。將軍來路既遠,必定肚饑,不知這鄉村粗飯可用得些?”光祖道:“極好,但攪擾不當。”老人道:“不妨。”就到裏面搬出魚肉酒果,陪光祖同吃。
  
  光祖問道:“此地何處?老丈尊姓大名?”老人道:“此地叫做小柴崗,老人姓鬍號喜翁,傢中衹有一女,乳名空翠。這村中嚮來十分安穩。近日忽到一個道人,住在崗上古廟中,廣通法術,千數裏外,結成一個五行陣,人有犯他的,除了木方,再走不出,不知睏死了多少英雄。這道人每日要村中供給,若不如意,立刻呼風喚雨,把草屋拆毀,所以人都怕他。老人住在村盡頭,又是寒傢,幸喜得不曾侵擾。將軍有福,出得五行陣,也算造化了。”
  
  光祖聞言,不勝疑惑。老人道:“將軍到此,也是天緣。昨夜老夫夢見天上落下一條金竜在門前,像有人斬他的一般,老夫領他藏避,後來忽變了白鶴。老夫不知何故,因此買些魚肉,不意正遇將軍。且寬住在寒傢幾日,再作理會。”光祖道:“在下營務在身,豈能久留,明早就要告別。”老人道:“將軍雖有貴營,也不能即去,那道人四處結陣,見將軍這等英雄,怎肯疏放。不如權住在此。”光祖疑心未决,吃完夜飯,就去睡了。
  
  是夜,景道不見光祖回營,如何尋覓,待下回慢慢說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十大手抄本
第一回 降蓮臺空蓮說法第二回 劫柳寨細柳談兵第三回 假私情兩番尋舊穴
第四回 真美豔一夜做新郎第五回 無情爭似有情癡第六回 有情偏被無情惱
第七回 續閨吟柳林藏麗質第八回 驚館夢桃樹作良緣第九回 妖狐偷鏡喪全真
第十回 老猿索書消勇略第十一回 柳營散處尚留一種癡情第十二回 蓮夢醒時方見三生覺路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