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東西晉演義   》 第六十九回 苟晞火攻汲桑衆      楊爾增 Yang Erzeng

  卻說苟晞與汲桑相持數月,互有勝負。苟晞心為憂悶,夙夜無寐,思得一計,謂諸將佐曰:“賊人與我相持數月,各分八壘,依林避暑,其意怠也。汝等亦宜分作八隊,至夜各持火炬,燒林而攻之,則賊可破也。”衆然之。是夜風清月朗,各分隊伍,二更時分,晞以火炬至營壘放之。須臾,火起入壘,皆灼如同白日。汲桑之兵衆十去其九,屍積肉山,血凝紅土。
  桑單騎奔走,為晉兵所殺,石勒走奔樂平去訖。
  自是苟晞威名大振,朝廷詔加苟晞都督青、兗諸軍事。晞屢破強寇,雄名甚盛,善治繁劇,用法嚴峻。其從母依之,晞奉養甚是恭厚。其子求晞用之為將,晞不許,曰:“吾不能以王法貸人,將無後悔耶!”其子固求之,晞不得已用之為督護。
  後果犯法應殺,從母叩頭求活,晞不聽,竟杖節斬之,而更素服哭之曰:“殺卿者兗州刺史也,哭弟者苟道將也。因此人皆怕犯其法,各效忠心為之用也。
  時鬍部大人張□督等擁衆壁於上黨郡,石勒既走樂平,無處投奔,乃往上黨求見張□督請降漢。張□督從其說,即引石勒去見漢王劉淵。淵奇其壯貌,以勒為輔漢將軍、平晉王。勒大悅,志得行焉。
  十一月,帝以王衍為司徒。衍既為司徒,乃思自全之計,因說太傅司馬越曰:“朝廷危亂,當賴方伯,宜得文武兼資以任之。今王澄、王敦二人智勇俱備,明公何不委之重任,可保國傢,明公亦安也。”越從之,以王衍弟王澄為荊州都督,以王衍族弟王敦為青州刺史。二人領職臨行,王衍語之曰:“荊州有江漢之固,青州有負海之險。卿二人在外而吾居中,足以為三窟矣。若其有不測,可以為救耳。”澄、敦拜辭而去。王澄至鎮,日夜縱酒,不理庶務,雖寇戎交警,不以為懷,民甚憂之。史說王衍,字夷甫,乃王戎之從弟也。衍生得神清目秀,豐安端雅。嘗造山濤,濤嗟嘆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此寧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武帝時聞其名,問戎曰:“夷甫當世誰比?”戎曰:“未見比,當從古人中求之。”帝因以為元城令,後人為黃門侍郎。至此太傅越秉政,以為司徒焉。
  卻說太傅越初與苟晞親善,引晞升堂,結為兄弟。至是威名日盛,司馬藩滔說越曰:“兗州衝要,魏武因之創業,晞有大志,非純臣也,若遷之青州,明公自牧兗州,經緯諸夏,藩衛本朝,此所謂為之未亂者也。”越以為然,乃自領兗州,改苟晞為徵東大將軍、青州刺史。晞雖受詔去青州,而心不悅,由是越與晞有隙。晞至青州,以嚴刻立威,日行斬戮,州人謂之“屠伯”。
  卻說王彌及其黨劉靈因亂招集亡衆,劫掠青、徐,衆弱不能自立,恐藩衆來攻,乃引兵投降於漢。劉淵以二人為左右將軍。而劉靈少貧賤,力製奔牛,走及奔馬,時人雖異之,莫能舉也。靈撫膺嘆曰:“天乎,何當亂也!”及公師藩起,靈亦起,自稱為將軍,寇掠趙、魏,與王彌俱降漢。劉淵用以為將,亦命寇趙、魏。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王瀎王渾大爭功第二回 罷武備諸鬍兵起第三回 袁甫銜玉於何勖第四回 北魏祖逢天女配
第五回 夷夷兵犯沒鹿回第六回 竇竜以謀攻力微第七回 拓跋力微霸長川第八回 束皙誠心祈天雨
第九回 劉毅對帝似桓靈第十回 石崇與王愷鬥寶第十一回 劉毅論上中正九品第十二回 武帝托孤立惠帝
第十三回 後父楊駿獨秉政第十四回 賈後南風奪朝權第十五回 賈後謀害皇太後第十六回 八王用事相圖害
第十七回 司馬亮專權執政第十八回 司馬瑋殺亮奪權第十九回 楚王司馬瑋執政第二十回 帝用華計殺楚王
第二十一回 陸雲縣治若神明第二十二回 趙王倫徵鬍三寇第二十三回 周處合兵討氐羌第二十四回 周處戰死在羌陣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