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歌评论 》 人間詞話典評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三部分-《人間詞話》五十七
衛淇 Wei Qi
【稼軒《賀新郎》詞(送茂嘉十二弟),章法絶妙。且語語有境界,此能品而幾於神者。然非有意為之,故後人不能學也。】
辛棄疾的《賀新郎》(緑樹聽鵜�_)第十一條曾經提到過,老王在這裏說辛棄疾對意境的理解臻於神妙,那就來看看這首“章法絶妙”、“語語有境界”的佳作吧。
賀新郎(送茂嘉十二弟。鵜�_杜鵑實兩種,見《離騷補註》) 辛棄疾
緑樹聽鵜�_。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聲名裂。嚮河梁回頭萬裏,故人長絶。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稼軒之詞,多現炫目之色,發聵之聲,以輔拔峭之言,慷慨之氣。悲歌擊於長空,震人心魂。這是他獨一無二的藝術特色。
“緑樹聽鵜�_。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鵜�_鳴於緑樹,聞之本已讓人心生悲戚。奈何鷓鴣聲剛停,杜鵑凄切之聲又起。杜鵑聲若“不如歸去”,歸去何方,誠然未明,徒增蕭索落拓之意。“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鳥啼聲凄婉,讓芳菲落盡,春歸無處。此句化用《離騷》“恐鵜�`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之意。“算未抵、人間離別。”即便鳥啼聲如此,也比不上人間離別之苦恨綿長。“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馬上琵琶關塞黑,用王昭君出塞之典;長門翠輦辭金闕,用陳後被黜於長門宮辭別漢武帝劉徹之事。“看燕燕,送歸妾。”《詩邶風燕燕》載衛莊薑送戴媯歸陳事。據漢鄭玄解說,此詩是衛莊公夫人莊薑送莊公妾戴媯歸陳時所作。莊薑無子,把戴媯的兒子視如己出。莊公死後,戴媯兒子為衛君州籲所殺,莊薑迫不得已把戴媯送回娘傢陳國。上闕末尾這兩句進一步以史事說明“人間離別”之悲。乍看似寫離別之悲,細究之,昭君、陳後、戴媯均是或遭嫉妒,或受排擠,此處其實是詞人以美人暗喻自己。明寫離別,實為傷己。
“將軍百戰聲名裂。嚮河梁回頭萬裏,故人長絶。”詩人心緒難平,此意直承上闕末兩句而來。將軍,指漢將軍李陵。他身經百戰,功名赫赫。後來為保全部將投降匈奴,卻讓皇帝震怒,身敗名裂。後來同蘇武長別時仍不忘故國。回頭萬裏,故人長絶,無盡悲戚感慨。“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燕國荊軻易水別太子丹西去刺秦,別時悲歌未盡,遠遠聞於蕭蕭西風之中。下闋前四句引壯士之悲,寫自己雖則備受排擠,卻仍有一顆不忘報國的拳拳之心。“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詩人思緒從對歷史和自己遭遇的思索中回來。如果鳥兒們也能明白如此之多的苦恨悲愁,應當不啼清淚而啼血吧?此句亦引杜鵑啼血之典。此悲因鳥啼而起,此處亦以鳥啼做結,既呼應開頭,又使悲意更進一層。“誰共我,醉明月。”最末一句將此愁進一步升華。此時纔讓人恍然明白送別之意。十二弟遠行,此後悲吟還有誰聽取?今夜與我共醉的,是那耳中鳥啼,還是心中往事,抑或是眼中那一輪明月呢?明月如美玉無人識得,孤懸於浩浩天地。也許衹有明月纔是詩人的知己和寄托,才能慰籍詩人心中那難以抹去的傷痕吧。此句讀來有若靈魂在高處,孤獨遠行而不知何歸。
詞中鵜�_聲、鷓鴣聲、杜鵑聲,聲聲如泣血,馬上琵琶悲切聲遠,兼有西風嗚咽,悲歌徹於天際,聲聲相接,撼人心魄;緑樹寒碧之色,關塞黑影、宮闕金輝,衣冠勝雪白,杜鵑泣血赤,種種驚心之色,紛至沓來,讓人如眼見其悲。這既是前面所說的“多現炫目之色,發聵之聲,以輔拔峭之言,慷慨之氣”。真是字字有悲意,兼之境界高遠,情緻深沉,是為“語語有境界”。而詞似不刻意安排而章法自成,意藴流轉,承接呼應,錯落有緻,是為“章法絶妙”。這是稼軒性情所致,不是能學得來的。所以老王纔說:“然非有意為之,故後人不能學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人間詞話典評》作品相關-《人間詞話典評》編輯推薦 | 《人間詞話典評》作品相關-《人間詞話典評》內容簡介 | 《人間詞話典評》作品相關-《人間詞話典評》關於《人間詞話典評》 | 《人間詞話典評》作品相關-《人間詞話典評》人間詞話典評 | | 《人間詞話典評》作品相關-《人間詞話典評》序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之一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之二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之三 |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之四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之五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之六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之七 |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之八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之九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之十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十一 |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十二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十三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十四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十五 |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十六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十七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十八 | 《人間詞話典評》第一部分-《人間詞話》十九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