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绘画 》 古典名畫的深婉麯意:知君用心如日月 》
第66節:桐葉坐題詩(3)
楊紫陌 Yang Zibai
春夜已晚,燭淚紅深,嬌怯怯不肯放人歸。
命如浮萍又奈何生逢亂世,她怕這一別,又是三載,再相見直待何日?衹恐又是分飛兩處,一場離恨,何計再相隨。
他突然之間成了她的全部,可是他還有很多,他仕途遭阻,眼前山河零落,老父身處危疆,他原是這樣無能無力,自己堂堂七尺男兒,沒有一個安排處,卻一身是纍,他似是無心與她作長久打算。像今天這樣,偶然來到她的樓前窗下,她打開門微笑迎出,二人在春日之夜作長久清談,晨曦裏相辭而去,踏花歸來馬蹄留香。這樣大傢互不相拖纍,可好。
第二日公子登舟欲行,小宛早早嚴裝已畢來到船前,衹說是:"隨路相送。"她已料定公子不忍堅辭。
船抵達北固之時,已行二十七日,公子每日勸她登岸回吳門,小宛堅决以身相從,並對浩浩江流起誓說:"妾此身如江水東下,斷不復返吳門。"公子始知她心思鐵定,遂變色拒絶。告她:"期考逼近,父親留滯兵火前沿,老母在堂,我今回去料理傢中一切。你仍歸吳門,等我秋試完畢,中第與否,再考慮你我之事,此時纏綿兩妨無益。"無論小宛怎樣柔腸百結,奈何公子嚴辭,小宛掩面痛哭,失聲而別。
小宛回到吳門以後,其父便過江至吳傢。董父告訴闢疆之妻,小宛回到吳門以後,遂自閉門不出,衹翹首以待公子金陵之約。吳妻最是聰明,她瞭解自己的夫君,也感其小宛誠意,於是她便自作主張,許下董父,等秋試發榜即會娶她過門。闢疆歸傢後,對於妻的相成相許的美意,唯是感激不盡。怎奈秋試發榜,公子再次落第,自此他心意蕭索,冷面鐵心,再無心於納小宛之事,决意與她相別。小宛知他未第後,她從桃葉寓館乘舟相追,一路痛哭,一路誓相隨。可是公子訣別之意已如鐵。其實公子還有一結,就是小宛的吳門脫籍之事,也不是他眼下人力財力所能及,雜沓亂世,仕途無望,萬難所阻,他真的就一點心思也沒有了。那一日他毅然轉身,辜負了小宛的綺夢歡塵,真的就起舟而返了。
憐那小宛百計留春春不住,杜鵑聲裏人漸遠。
時人無不憐憫小宛對公子的摯愛心誠,多指責公子,說他夙稱風義之士,怎可如此有負於一弱女子。也合該小宛命裏有此姻緣,所遇之人皆是可出手相助的貴人。後來小宛閨閣好友柳如是的夫君虞山錢宗伯聽說此事,便親至半塘,為小宛脫籍之事從中斡旋,三日之內便辦妥此事,並樓船張宴攜其妾柳如是為小宛餞行於虎疁,然後買舟將她送至冒傢。
她,董小宛衹是為了愛一個人,過上尋常女子的生活,或許天也憐她,纔籠中放生吧。自古以來江南多風流名士,才子佳人的文化也一脈相傳,人們生在山靈水秀的錦綉繁華地,即是生逢亂世,也不缺失這種好心情。一朝一代外侮劫掠,所劫走的衹是物,劫不走五千年文化所傳承的韻,而此韻常在人心,便足可富貴我們到永遠。
這日,小宛坐於舟中,望着外面河水,畫船煙浦,陽光照於水平如綾如錦,晃晃漾漾的讓人迷醉,再有一個時辰,舟可抵岸,從此可以邁入他冒傢的門檻,儘管這一刻來得如此艱難。她竟不知今夕是何夕,真真是如夢如醒亦真亦幻。
衹是經歷這麽多,她內心深處那可頂天可立地的人,還是不是依舊偉岸如初。她這樣嘔盡心肝、幾欲死而赴君,是不是值得。但願她心依舊明淨如初,如他們相見的那個麯欄花下相會的夜晚一樣,彼此眼中一個是花枝春滿,一個是天心月圓,也了卻了母親的生前心願。母親若九泉有知,也會一路護送小宛平安到冒傢。
江岸之上花初葉嫩,小宛眼裏皆是愛意滿眼,合歡樹上枝連理,雙頭花下,兩同心處,一對化生兒。
記得去年今日事
畫堂深處,燕飛人靜,流年的光陰,一刻一刻握在手中指間,惦量着過。一時一辰,數着玉漏聲聲,卻總嫌它遲遲。可是那堂上欄前苦心的人啊,
衹恐夜深花睡去
衹恐流年驚暗換
衹恐孤心獨處時,憐君君不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前言 衹恐夜深花睡去(1) | 第2節:前言 衹恐夜深花睡去(2) | 第3節:知君用心如日月(1) | 第4節:知君用心如日月(2) | | 第5節:知君用心如日月(3) | 第6節:知君用心如日月(4) | 第7節:爭如我解語花(1) | 第8節:爭如我解語花(2) | | 第9節:爭如我解語花(3) | 第10節:爭如我解語花(4) | 第11節:會嚮瑤臺月下逢(1) | 第12節:會嚮瑤臺月下逢(2) | | 第13節:會嚮瑤臺月下逢(3) | 第14節:繁華事散逐香塵(1) | 第15節:繁華事散逐香塵(2) | 第16節:繁華事散逐香塵(3) | | 第17節:繁華事散逐香塵(4) | 第18節:紅拂夜奔(1) | 第19節:紅拂夜奔(2) | 第20節:紅拂夜奔(3) | | 第21節:紅拂夜奔(4) | 第22節:紅拂夜奔(5) | 第23節:嚦嚦鶯聲花外囀(1) | 第24節:嚦嚦鶯聲花外囀(2)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