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类 》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
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刘绪义 Liu Xuyi
那么《左传》至于是何人何时所作呢?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多的争讼呢?上述说法哪一个更可靠?
首先要知道引起这千古疑案的根源何在。
前面讲过,《春秋》记事为242年,《公羊》、《谷梁》二传所载时间与《春秋》同,独《左传》的记事推延到了哀公十六年"孔子卒"。鲁哀公二十七年之后,又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晋国知伯被杀之事。也就是说《左传》记事的时间要多出了13年。《左传》还"预言"了战国初年的史实。
其二,孔子有"不语怪力乱神"之说,但《左传》则"曰天道、曰鬼神、曰灾祥、曰卜筮、曰梦"。多与孔子思想不合,故"其失也巫"。
其三,据《史记》,《春秋》"感麟而作","当一王之法";"绝笔于获麟","讲义法,重名分"。而《左传》续至"获麟"之后,不在乎获麟不获麟;也不重名分,如《左传》记吴国楚国之国君都自称为王,《春秋》始终坚称为子,而《左传》王、子混称,没有区别。
这些显着的差别,正是引起人们对其作者怀疑的重要因素。这样一来,司马迁所说《左传》作者是左丘明的观点也似乎难以令人信服。因而,现代人更相信《左传》成书于战国中期,非一时一人所作。
工侔造化,思涉鬼神
归根到底,《左传》正是由于历史上有过太多的辉煌与争讼,才使得它既不入二十四史之列,也不如《史记》为大众所熟悉。如今,拨开历史上种种迷雾,平心来看,《左传》在很多方面要比后世的正史高明得多,清代刘熙载说得好:"百世史家,类不出乎此法。"太史公司马迁不过是以文学的手法将其强烈的爱憎情感泼之于笔端,从而造就了一部鸿篇巨制,而无论是从史实与史笔来看,《左传》的价值与地位都不应在《史记》之下。
第一,直书不讳,史识鲜明。
写史,理所当然的是要实录,客观冷静。《左传》发挥的正是古代良史的这一优良传统。不似《史记》作者那样充满了个人的是非爱憎,爱其所爱,悲其所悲,材料取舍服从作者的感情需要。后人津津乐道的,如《史记》专门为失败者项羽立传,固然给后世留下了一个慷慨悲歌、荡气回肠的末路英雄形象,但也显示出作者立传以出奇为胜的"好奇"心理。
其次,人们格外称赞的便是他对大汉开国皇帝与"今上"的尖锐批判。这种批判因为吻合现代人的阶级意识,因而倍增好感。事实上,作为那个时代的史家,是不可能有什么阶级意识的,其爱憎纯是出乎个人的眼光和心理。殊不知,如此书写显然不合作史的规范,历史人物的评价由不得某个人的喜好,尤其是需要时间的考验。太史公如此匆促给历史人物下结论,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直接左右了后人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和评价。这是典型的把个人意见等同于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
《左传》则完全符合实录的良史精神,它的直书不讳,基本上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那就是"礼"与"非礼"。合礼的录,非礼的也照录不误。同时还要直接点出,让后人一看即明。这一标准完全是时代意见,也是历史意见,没有掺合半点个人感情在内。因而,读《左传》给人以一种冷峻之感,同时也让后人深感史笔之可畏。
第二,言简而要,事详而博。
《左传》作为《春秋》的丰富与补充,同样属于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不仅丰富了《春秋》的内涵,也补充了《春秋》记事简略之不足。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评价:"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堪为的论。后人津津乐道《史记》的文学魅力,其实正是发端于《左传》。《左传》记言,那种行人辞令之美,是《史记》所无法可比的;它不仅写出了当时行人辞令的史实,还写出其中的味道与意义。当时诸侯国往来频繁,使臣是否善于辞令,不但关系到个人荣辱,并且关系到国家安危。书中如"阴饴甥答秦伯之问"、"展喜犒齐师"、"烛之武退秦师"、"王孙满论鼎之轻重"、"宾媚人责晋"、"知罃对楚王问"、"戎子驹支责晋于朝"、"子产论毁垣"等,无不曲折缜密,委婉尽致,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左传》记事,尤其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同样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全书描写军事行动400多次,其中尤以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晋楚泌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等五大战役最为出色。作者把每一战役都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写战场交锋多用略笔,而战争之起因、战前的策划及战后的影响则详写,把战争的胜负与参战国的政局、民心的向背、将帅的品格等因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写出了某种历史的必然性。这种史识堪称后无来者。再如那篇选入中学教材的"郑伯克段于鄢",作者按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组织、有层次地加以叙述,文随战机,时紧时缓,几开几合,使情势波澜起伏,跌宕多姿,表现了郑伯的狡诈狠毒、共叔段的野心勃勃、武姜的偏心酿祸,概括了郑国统治集团内部几十年斗争的历史,其中并没有作者任何个人感情和意见在内,但读者读来如临其境如视其人。这些描写或细腻,或夸张,或诙谐风趣,代表着古代文字运用能力的最高水准。后来《史记》中的文学描写无出其右,不脱其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 | 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 第3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3) | 第4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4) | 第5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5) | 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 第7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7) | 第8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1) | 第9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2) | 第10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3) | 第11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4) | 第12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5) | 第13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1) | 第14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2) | 第15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3) | 第16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4) | 第17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5) | 第18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6) | 第19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7) | 第20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8) | 第21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9) | 第22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1) | 第23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2) | 第24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3)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