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唐宋才子的真实生活   》 七、刘禹锡(5)      Min Zeping

  不过,他们不知道刘禹锡偷偷地躲在角落独自伤心了很多次,风干的眼泪没有留下痕迹。九年间,他给很多人发过求救信,给杜佑、李吉甫、程异、李绛等人的信据说是“哀苦之辞,悲伤之情,随处皆是,谁读了都会同情”。为了回到喧闹的首都,刘禹锡甚至低下了他高傲的头颅,给政敌武元衡与窦群都写了信,让他们给自己一个改过自信的机会,但似乎没有什么效果。也不能责怪朝中这些政治家冷漠自私,其实有人认真地努力过,大约在改革失败四、五年后,重用刘禹锡等人的任命就经出台了,只是没有来得及实施就被收回了。
  为什么呢?或许是唐宪宗余怒未消,当初皇帝大人就发话说,他们八个人“纵奉恩赦,不在量移之限”,意思是他们就老老实实地在下面呆着,永远别想着回来,即使遇到喜事大赦天下,也不会考虑这些人。另外的原因,可能是有关领导人余恨未了,从中作梗,传说这个领导人就是武元衡。于是又有传说身为宰相的武元衡,后来被北方军阀李师道派刺客在首都将其脑袋割走,刘禹锡还写了一些诗如《代靖安佳人怨二首》之类,嘲讽他死后只有宠爱过的小妾怀念他。刘禹锡还有一首《飞鸢操》,“操”就是歌、曲的意思,诗篇描写一个吃饱了撑着的飞鸢,停留在枯枝架起的鸟巢内,懒洋洋地晒着太阳,结果被小孩子用弹弓将它射了下来。专家考证说,刘禹锡所写的这只飞鸢,就是影射武元衡,虽然有鹰隼的模样,但内心象蚂蚁一样没有志气。如此说来,刘禹锡似乎不太厚道了。
  3.倔强
  刘禹锡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自孟棨《本事诗》以来,看客们都认为,元和十年(815)正月,刘禹锡一行诸人被召还京师准备启用。这帮人在等待安排工作的时候,异常兴奋,结伴前去玄都观游玩,刘禹锡一时兴起写了这首诗,让当时处理政务的领导人看后很生气,结果这帮人又统统被偏远的地方做刺史。后来《旧唐书》这样说,《新唐书》也这样说,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本来没有那些事,说的人多了就成了事实。孟棨等人还说,十四年后也就是大和二年,刘禹锡由和州刺史任满,又回到中央担任主客郎中。他心中的那口怨气还没有吐出来,于是又游玄都观——看来他誓死要与玄都观抗争到底,又写了一首诗名为《再游玄都观并》:
  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改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
  百亩园中半是苔,桃花尽净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事实是什么?历史真相又是怎样的呢?有人说,所谓的历史只是他看到的或宁愿看到的或假装看到的,与真实无关。读了刘禹锡这么好的诗篇,又有谁不希望真实的情形就是这样的呢?正如伟大的爱情必须伴随一波三折,必须经过重重考验,必须是生死相许的那种。倘若平平淡淡的,又有谁知道这就是爱情呢?当事人不知晓,旁观者不认可。刘禹锡这么精妙的诗篇,必须要有文坛佳话与之匹配,否则就好像一位天仙妹妹横空出世,没有“凌波微步”的情郎相互辉映,显得那样孤独无助,茕茕孑立,楚楚可怜。
  从批评家的立场看来,这样的佳话也给他们提供了指手画脚的机会。比如说,有位唐汝询评论前一首说:第一句写出气焰,第二句可见趋炎附势者比比皆是,第三句用桃花比喻新提拔的宰相提拔的新贵,太直露了,诗歌嘛要含蓄,所以就受到了惩处——让人闻到了幸灾乐祸味道。那位写了《小清华园诗谈》的王寿昌则说得更语重心长:学写诗要先学会做人。你们看刘禹锡心术不正,老想着埋怨别人,没有想到首先要自我反省,写起诗来肆无忌惮,结果呢,就捅下大篓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崇文书局
一、王维(1)一、王维(2)一、王维(3)一、王维(4)一、王维(5)一、王维(6)
二、李白(1)二、李白(2)二、李白(3)二、李白(4)二、李白(5)二、李白(6)
二、李白(7)二、李白(8)二、李白(9)二、李白(10)二、李白(11)二、李白(12)
二、李白(13)二、李白(14)二、李白(15)三、 杜甫(1)三、 杜甫(2)三、 杜甫(3)
No.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