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哈利·波特的“母親”:J.K.羅琳傳   》 羅琳的小說(1)      康尼·安·柯剋 Connie Ann Kirk

  很多人都試圖解釋這本書讓很多孩子着迷的原因,特別是當電影上映之後,越來越多的成年人對羅琳的小說樂此不疲,這讓人有點不解。這個問題大概要花幾年的時間才能完全解釋清楚;當然,從事文學創作和通俗文學研究的作傢、學者們無疑要在這7部書全部出版,故事有了結局之後,才能從整體上對這幾本書的內涵、特質進行分析,才能知道那麽轟動的“哈利·波特現象”是緣何而起的。
  很多分析傢很驚奇地發現在新千年即將到來之際,已經比過去有了更多手段獲取信息及娛樂資源的孩子們仍然嚮大人們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那些鈴鐺、哨子、高速遊戲或者那些帶有技術成分的組裝玩具,都不能取代一個深知如何可以把故事講得惟妙惟肖,並能夠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的故事作傢。
  哈利·波特是個孤兒,他很小的時候就被遺棄在居住在女貞路4號的姨夫弗農·德思禮和姨媽佩妮傢的門口樓梯上,把他放在這裏的人正是霍格沃茨魔法學院的阿不思·鄧布利多教授和麥格教授。哈利·波特的頭上有一條新的霹靂形狀的傷疤,給他留下這道疤的正是小說中的壞人伏地魔,他還殺死了哈利·波特的父母。所以為了他的安全,哈利·波特被送到了他的姨夫傢,一住就是11年。然而,哈利的姨媽夫婦是麻瓜世界裏的人,他們不相信魔力的存在,也不相信有巫師和魔法師。在姨夫傢的這些年裏,哈利忍受着他們的百般虐待,他住在樓梯底下的很窄小的隔間裏,但他的表哥達力·德思禮卻倍受寵愛,所以那個孩子又肥又胖、嬌生慣養。
  小哈利在德思禮傢的生活就像是狄更斯筆下悲劇人物的命運一樣。他從來都沒有收到過生日禮物,而且還被迫穿表哥的舊衣服。然而他11歲生日那天發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由此他一生的命運改變了。從這一天起,他將開始瞭解到自己的身世之謎,而且故事中越來越多的細節會幫助他揭示自己的身份,並指示出他日後會變成什麽樣子,就像孩子們每經歷過一年對自己的瞭解就會越來越多一樣。
  截止到已經出版的幾部書,其中的故事都是以在霍格沃茨學院學習的一年為限,從最初哈利就要去上學前的那個夏天開始,到他回到姨夫傢度暑假為結束。讀者們會好奇,為什麽哈利還要回到那個殘忍的姨夫傢?其實書中早有暗示———這仍然是為了保護哈利;然而,讀者們衹有在讀到最後的幾本書時,才能領悟到這一點。
  第一部書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被一點點揭示出來的哈利的魔法師身份。哈利自己從來也不知道這件事情,直到霍格沃茨學院的看守人海格來接他去學校上一年級。海格長得很高大,雖然外表五大三粗,但內心是個非常和善且充滿愛心的人。對於這樣的一個人物,羅琳曾對在前兩部電影裏扮演這個角色的羅比·考特林說,就把他當作《地獄天使》裏房子後面有個花園的那個開機車的人。後來,小哈利一直受到海格的照顧,並跟他成了至交。
  小說中很多情節都是和哈利及他的同學學習如何成為魔法師有關,比如怎麽念咒語,怎麽用魔杖變出他們想要的東西,還有怎樣才能掌握用魔法適時地達到最好的效果。他第一次乘坐的火車也就是霍格沃茨學院的特快專列,哈利遇到了兩個朋友,他們兩人也是前面4部書裏自始至終和哈利在一起的人。其中一個是羅恩·韋斯萊,羅琳說這個小男孩是基於羅琳在高中時候的一個朋友———希恩·哈裏斯創作的。羅恩傢裏人很多,他有幾個哥哥,其中有一對愛惹事的雙胞胎,兩人對霍格沃茨學院的事十分瞭解,他們一傢人都是紅頭髮。羅恩和他的父母、哥哥、妹妹住在一起,他們一傢人過着安定、快樂的生活,除了那對雙胞胎兄弟總是惹出這樣或者那樣的麻煩外,傢中總是充滿一種關愛的氣氛。羅恩一傢人生活拮据,多數時候羅恩總是穿着不合身的舊衣服,吃着他那快樂、慈愛卻總是很忙的母親給他在傢做的三明治,也就省得他在火車上花錢買東西吃,生長在這樣的一個家庭裏,作為傢中較小的一個孩子,羅恩眼見自己的哥哥們都在某一個方面有所專長。所以,他非常希望找到一種方法能讓自己出名。他是個很有趣、足智多謀的小男孩,對哈利也很崇拜,但是後來在一部書裏他對哈利的嫉妒發展到使得兩人在整部書中都不說話的地步。羅恩的媽媽,莫麗·韋斯萊心地非常好,她看到哈利特別需要營養就總是竭盡所能地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照顧他,甚至還在每年聖誕節時給他送去他們傢傳統的手工禮物———一件毛綫衫。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九州出版社
前言(1)前言(2)哈利·波特狂潮(1)(圖)哈利·波特狂潮(2)(圖)
哈利·波特狂潮(3)(圖)哈利·波特狂潮(4)孩提時代的足跡(1)(圖)孩提時代的足跡(2)(圖)
孩提時代的足跡(3)(圖)孩提時代的足跡(4)(圖)孩提時代的足跡(5)(圖)孩提時代的足跡(6)
孩提時代的足跡(7)孩提時代的足跡(8)孩提時代的足跡(9)學生時代
小學(1)小學(2)小學(3)中學(1)
中學(2)中學(3)中學(4)中學(5)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