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 鲜卑帝国   》 第十章 王敦之乱(3)      文韬 Wen Tao

  王敦的厚颜狠毒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他的豪爽气魄却也非常人所能及。晋武帝司马炎与名流一起谈论歌舞伎艺,众人皆懂得一点,王敦却是一点也不关心,无话可说,脸色也不好看。司马炎问他懂什么,王敦说自己懂得打鼓,司马炎命人取鼓给他,王敦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气概豪迈,旁若无人,举座叹其雄爽。王敦被司马炎看中,把女儿襄城公主嫁给他,成为驸马都尉,官拜太子舍人。王敦风骨确然,太子被贾后废掉,迁往许昌之时,朝廷下诏不许东宫官属相送。王敦与太子洗马江统、潘滔,舍人杜蕤、鲁瑶等人违禁令“于路侧望拜流涕。”作为高门子弟,王敦亦曾一度荒恣于酒色,身体因此很疲惫。身边的人规劝他保重身子,王敦说:“我没感觉怎么样,既然你们这么说,好办1让人把侧门打开,把自己的几十个婢妾全部放出去,听凭她们随便去哪儿,为人果毅如此,时人叹服。王敦自视甚高,自个夸奖自个高朗疏率,学通左传。渡江后,每逢酒后则吟咏曹操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边吟边用如意敲打唾壶,壶口尽缺。
  王敦也有他可爱的一面,在西晋的时候,每次见到周顗总要拿扇子遮住脸,渡江之后就不再这样了,对人说:“不知是我有了长进还是伯仁退步了?”周顗,字伯仁,少有重名,神采秀彻,是以王敦对其非常尊重,象石崇之流,王敦是看不上眼的,就是杀光你所有美人,他也不会皱皱眉头。谁也不会想到,他最尊敬的人日后成为他生死对头。八王之乱中,赵王司马伦篡位,王敦坚定地站在晋惠帝一边,鼓动其叔兖州刺史王彦支持齐王的军队,立有大功。晋惠帝反正,王敦升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侍中。因其族兄王衍的关系,王敦投身司马越一党,得以出镇青州,被任命为广武将军、青州刺史。苟晞改镇青州后,司马越改任他为扬州刺史,为其经营大后方。
  司马睿移镇建业,王敦仍旧镇守扬州,与其弟王导一道“同心翼戴”共同协助司马睿开创江东政权,建立中兴大业。随后,王敦与甘卓等将领一起剿灭华轶、杜弢的割据势力,为平定江南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司马睿称帝,加封侍中、大将军,江州牧。王氏兄弟,一个总领征讨军事,一个把持机要政务,门生子弟各自占据显要的职位,权倾朝野。王敦自恃有功,仰仗强大的宗族势力,越来越骄恣跋扈。司马睿欲想加强皇权自然要从王氏兄弟身上开刀,身居高位的王导首当其冲。
  司马睿开始削弱王导的权力,他任命御史中丞刘隗为侍中兼丹阳尹(京都建业在其辖区),与尚书令刁协一道参与朝廷中枢权力,以分王导之权。二人均主张排抑豪强,加强集权。不仅得罪王氏兄弟,同时也得罪了一大批士族豪门。为防备拥有重兵的王敦有异志,刘隗建议司马睿任命宗室谯王司马承都督湘州,戴渊都督豫州,司马睿同意,并拜刘隗为镇北将军,都督青徐幽平四州军事、假节,加散骑常侍,率兵一万镇守淮阴。三人各据一方,来牵制荆州的王敦。王敦对此果然不满,给刘隗写了一封信劝他:“近来承蒙圣上垂青您,现在国家的大敌未能翦灭,中原鼎沸,我想和您以及周顗等人同心合力辅佐王室,共同平定海内。此事如能行得通,那么国运由此昌拢否则国家便永远没有希望了。”王敦这封信的言外之意说得很明白,我们现在要团结,只有士族豪门团结在一起共同辅佐皇帝,国运才能久远,四海才能平定。刘隗对此持反对态度,他回信说:“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竭股肱之力,效之以忠贞,吾之志也。”刘隗的态度非常鲜明,支持皇权,不惜与故人翻脸,道不同不相为谋,最后坚定地说,对皇帝要竭力效忠!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鲜卑帝国 序言(1)鲜卑帝国 序言(2)鲜卑帝国 序言(3)第一章 大鲜卑山(1)
第一章 大鲜卑山(2)第一章 大鲜卑山(3)第一章 大鲜卑山(4)第一章 大鲜卑山(5)
第二章 天女相思(1)第二章 天女相思(2)第二章 天女相思(3)第二章 天女相思(4)
第二章 天女相思(5)第三章 贾后乱政(1)第三章 贾后乱政(2)第三章 贾后乱政(3)
第三章 贾后乱政(4)第三章 贾后乱政(5)第三章 贾后乱政(6)第三章 贾后乱政(7)
第四章 八王之乱(1)第四章 八王之乱(2)第四章 八王之乱(3)第四章 八王之乱(4)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