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你在今天還在昨天   》 第48節:讀的烙印(2)      梁曉聲 Liang Xiaosheng

  他示意護士離去。
  三十幾年後,當護士回憶這件事時,她寫的一段話是:“我覺得我不是走出病房的,而是像空氣一樣飄出去的,惟恐哪怕是最輕微的腳步聲,也會使那位臨死的老人突然睜開雙眼。我覺得仿佛是上帝將我的身體托離了地面……”
  至今這段話仍印在我的顱骨內面,像釋迦牟尼入禪的身影印在山洞的石壁上。
  夜晚從病房裏收回了黃昏橘色的餘暉。
  年輕的女護士從病房外望見醫生的坐姿那麽的端正,一動不動。
  她知道,那一天是醫生結婚十周年紀念日。他親愛的妻子正等待着他回傢共同慶賀一番。
  黎明了——醫生還坐在病床邊……
  旭日的陽光普照入病房了——醫生仍坐在病床邊……
  因為他覺得握住他手的那衹手,並沒變冷變硬……
  到了下午,那衹手纔變冷變硬。
  而醫生幾乎坐了二十個小時……
  他的手臂早已麻木了,他的雙腿早已僵了,他已不能從椅子上站起來了,是被別人攙扶起來的……
  院長感動地說:“我認為你是很虔誠的基督徒。”
  而醫生平淡地回答:“我不是基督徒。不是上帝要求我的。是我自己要求我的。”
  三十幾年以後,當年年輕的護士變成了一位老護士,在她退休那一天,人們用“天使般的心”贊美她那顆充滿着愛的護士的心時,她講了以上一件使她終身難忘的事……
  最後她也以平淡的語調說:“我也不是基督徒。有時我們自己的心要求我們做的,比上帝用他的信條要求我們做的更情願。仁愛是人間的事而我們有幸是人。所以我們比上帝更需要仁愛,也應比上帝更肯給予。”
  沒有掌聲。
  因為人們都在思考她講的事,和她說的話,忘了鼓掌……
  在我們人間,使我們忘了鼓掌的事已少了;而我們大鼓其掌時真的都是那麽由衷的嗎?
  二
  此事發生在國外一座大城市的一傢小首飾店裏。
  鼕季的傍晚,店外雪花飄舞。
  三名售貨員都是女性。確切地說,是三位年輕的姑娘。其中最年輕的一位纔十八九歲。
  已經到可以下班的時間了,另外兩位姑娘與最年輕的姑娘打過招呼後,一起離開了小店。
  現在,小首飾店裏,衹有最年輕的那位姑娘一人了。
  正是西方諸國經濟連鎖大蕭條的灰色時代。失業的人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到處可見憂鬱的沮喪的面孔。銀行門可羅雀。超市冷清。領取救濟金的人們卻從夜裏就開始排隊了。不管哪裏,衹要一貼出招聘廣告,即使僅招聘一人,也會形成聚衆不散的局面。
  姑娘是在幾天前獲得這一份工作的。
  她感到無比的幸運。
  甚至可以說感到幸福。雖然工資是那麽的低微。
  她輕輕哼着歌,不時望一眼墻上的鐘。
  再過半小時,店主就會來的。她嚮店主匯報了一天的營業情況,也可以下班了。
  姑娘很勤快,不想無所事事地等着。於是她掃地,擦櫃臺。這不見得會受到店主的誇奬。她也不指望受到誇奬。她勤快是由於她心情好。心情好是由於感到幸運和幸福。
  忽然,門吱呀一聲開了,邁進來一個中年男人。
  他一肩雪花。頭上沒戴帽子。雪花在他頭上形成了一頂白帽子。
  姑娘立刻熱情地說:“先生您好!”
  男人點了一下頭。
  姑娘猶豫剎那,掏出手絹,替他撫去頭上的、肩上的雪花。
  接着她走到櫃臺後邊,準備為這一位顧客服務。
  其實她可以對她說:“先生,已過下班時間了,請明天來吧。”
  但她沒這麽說。
  經濟蕭條的時代,光臨首飾店的人太少了,生意慘淡。
  她希望能替老闆多賣出一件首飾。
  雖然纔上了幾天班,她卻養成了一種職業習慣,那就是判斷一個人的身。估計顧客可能對什麽價格的首飾感興趣。
  她發現男人竪起着的大衣領的領邊磨損得已暴露出呢紋了。而且,她看出那件大衣是一件過時貨。當然,她也看出那男人的臉剛颳過,兩頰泛青。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時代文藝出版社
第1節:“手帕人生”上的小人兒第2節:筆第3節:我和橘皮的往事第4節:“過年”的斷想
第5節:我的小學(1)第6節:我的小學(2)第7節:我的小學(3)第8節:我的小學(4)
第9節:我的小學(5)第10節:時間即“上帝”第11節:讓我遲鈍(1)第12節:讓我遲鈍(2)
第13節:我的第一位責任編輯(1)第14節:我的第一位責任編輯(2)第15節:“剋隆”一個我第16節:我與兒子
第17節:我開始告訴兒子第18節:心靈的花園(1)第19節:心靈的花園(2)第20節:體恤兒子
第21節:父親的遺物(1)第22節:父親的遺物(2)第23節:給兒子的留言(1)第24節:給兒子的留言(2)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