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建筑 》 中外建築的文化脈絡:追逐建築 》
魅力(2)
劉元舉 Liu Yuanju
以隨手拈來。
我喜歡讀他的文章,喜歡聆聽他的報告,就是他隨便說上兩句什麽在我聽來也十分精彩。在深圳的這一次由《建築師》雜志主辦的第二屆“建築師杯”的評選活動中,我又一次被他的不同凡響的見地所折服。他面對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幾百個方案,他是這樣說的:“我要接受百花齊放,可是,我還要尋中國花。”“偶爾看到幾朵小花,開得也不燦爛。雖然用了化肥,但是,是中國泥土,中國的品種。
537朵花(指537份參評設計)多是鮮花,多是洋花,種到中國泥土上,就是開了,也有一點殘凋。”
“如果中國跟着西方走,什麽後現代派,什麽解構派、折衷派、復古派,最後中國變成國際主義,不單是中國人不願意,連外國人也不高興,也會反對的。”
“中國現今是過渡時期,免不了有些洋味。這個過渡時期是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的提高,但不能忘記提高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築設計水平。外國的東西要認識,更要瞭解這些東西究竟是怎麽産生的。歐美現代年輕人喜歡穿破爛的牛仔褲,我們中國人穿了那麽多年破褲子,難道我們也隨着西方穿破褲子嗎?中國人現在該穿完整的褲子,解構的褲子還是少穿為好。多穿了,着了涼,對身體也不好。
“中國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中國的國情,過渡時期的百花齊放,我希望不要太長。據說,將要在深圳、廣州、上海接受申請創辦私人建築設計事務所。這種事務所是真正的個體戶,他們將面對市場經濟,自負盈虧,經濟壓力一定相當大。他們對建築設計抱什麽價值觀,抱什麽使命,對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建築設計將舉足輕重。
“我這次評審,是在追求有中國特色的設計,期望以後有大量的中國品種的百花,哪怕開得不那麽燦爛!”
我真想多引一些他的講話,不僅有深刻的見地,而且充滿激情。可惜,他講得太少了,沒有聽夠。鐘華楠先生這種不為浮燥的商品大潮所沒,不被權勢金錢所惑,沉下心來,甘於寂寞,孜孜以求民族文化之底藴,之精髓,僅此一點就高出他的香港某些同仁;而他這種站在東西方文化的相對高度上來把握和參悟民族文化的大的視角,亦使國內建築師望其項背。因而,他的傑出實屬必然。
在我步入建築界時,中外許多建築大師曾令我肅然起敬。我想一個一個地走近他們。我曾寫過《走近賴特》,接下來的就是走近鐘華楠。他聞知之後遂給我一信,言及“走近”什麽人先要遠視之。何況我不能比上賴特。走得太近可能近墨者黑!好一個近墨者黑,真想跟他沾點墨水,黑一點,濃一點,增點份量,否則,豈不蒼白!
鐘華楠不是一座山脈,也談不上一條什麽河流,他大概也夠不上建築巨匠或偉人天才什麽的,但是,他有着藝術傢的氣韻,哲學家的才思,建築師的使命意識與獻身精神。這種多角色多優勢的匯合,便構成了他的獨特的風采。真想再見見他,那悠哉悠哉的煙袋鍋子,那把超然飄逸還帶有幾分生動感的山羊鬍子,那雙全是智慧的小眼睛一閃一閃……
(此文在《建築師》雜志主編楊永生先生的指導與幫助下完成,在此謹表謝意。)
1994年11月23日 於瀋陽牧童居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
|
目錄 | 尋找建築文脈(1) | 尋找建築文脈(2) | 尋找建築文脈(3) | 尋找建築文脈(4) | 尋找建築文脈(5) | 尋找建築文脈(6) | 尋找建築文脈(7) | 尋找建築文脈(8) | 尋找建築文脈(9) | 西方的誘惑(1) | 西方的誘惑(2) | 西方的誘惑(3) | 西方的誘惑(4) | 西方的誘惑(5) | 西方的誘惑(6) | 西方的誘惑(7) | 西方的誘惑(8) | 廣州有個佘俊南 | 張錦秋之於西安(1) | 張錦秋之於西安(2) | 建築學巨擘陳植(1) | 建築學巨擘陳植(2) | 建築學巨擘陳植(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